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最近,微信上,朋友圈裡刷爆了一則學生口號:"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據說是來自一學校運動會上的歡樂創意,但在豆爸看來,在口號之後折射出來的問題,讓人不吐不快。

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學習是快樂的嗎?顯然,豆爸看到的是,沒有幾個孩子覺得學習是快樂的。普遍是“學習好累”的哀嚎,包括一些成績很好的“雞娃”,和看似學習自覺性很好的“自雞娃”。有一次,我看見一個長期雄踞班級第一的學神級娃娃在過馬路,當時就問了他一句:“你成績怎麼這麼好?該娃非常嚴肅的對我說:“如果不是大量的刷題,怎麼可能有這個成績”,眼神之堅定,童真童趣蕩然無存。孩子這麼小就“懂事”了,我還成幼稚了。開個家長會,老師的板書上寫了必須告訴孩子的真相:“學習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樣”。好吧,咱也不能和老師唱反調啊,看來教孩子學會苦中作樂,那是比分數更要的事情。

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學習為什麼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為什麼全家就快樂?爸爸去哪了?這幾個問題一直在豆爸心頭縈繞。母親是家庭和孩子天然的守護神沒錯,出於母性的細膩包容等特質,媽媽在孩子的教育中佔據主導地位無可厚非。然而在孩子的口號中,隱含著媽媽是焦慮不安的。豆爸見過不少這樣的媽媽,她們的焦慮多來源於:1.孩子不愛學習。2.爸爸不管。在孩子看來,媽媽是因為自己的學習而不快樂,媽媽會因此責備爸爸,孩子痛恨學習的理由很簡單,學習就是全家不快樂的罪魁禍首。學習成了家庭不和睦的替罪羊。爸爸去哪了呢?其實爸爸一直都在啊,爸爸工作忙啊,爸爸是人型的付費二維碼。“喪偶式育兒”一詞,更多是指爸爸不管孩子。焦慮的母親+缺席的父親=問題孩子,這是心理學的一個公式,網絡可以查證。想要孩子愛學習,這個公式呈現的問題首先要重視起來,然後才是學習成績提高的問題。

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學習是誰的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就是自己的事。學習的重要性已不需要再強調,看看學校周邊以販賣學習焦慮來招生的機構,你就能明白,焦慮無處不在。可很多孩子偏偏不愛學習了,家長能不急嗎?孩子可以破解家裡的wifa密碼,就可以證明智力絕對沒有問題。玩遊戲,看動畫片能坐一個小時,就不會是注意力有問題。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是才父母應著重培養的。學習使我媽快樂這種反諷戲謔口號,學習主體錯位,學習體驗錯位,放大了學習的焦慮感,讓人一笑過後,不免感到一種沉重。

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要讓豆爸說,學習和你媽有什麼關係,愛學不學吧,不學拉倒。別拿你媽說事。

對此,各位讀者您怎麼看?歡迎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