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城市規模快步邁向“雙300”


達州城市規模快步邁向“雙300”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達城濱河遊園洲河花園段,經過數月施工建設正式對外開放。美麗的州河畔再添新風景。

  一方面,加強基礎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業環境;另一方面,拉大城市框架,拓展發展空間,增強區域引領輻射能力。2019年,達州綜合交通項目投資逾120億元,位列全省第四。今年,達州將加快建設成南達萬高鐵、開梁高速、達宣快速通道、達州機場大道等重點項目,區域交通樞紐地位將更加穩固。

  內練宜居真功,外強吸附能力,達州朝著城市規模達到“雙300”、建成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奮力奔跑。

  建設“雙300” 達州有基礎、有條件

  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核心支撐是經濟總量和城市規模。市委明確提出到2035年城市規模要達到“雙300”(即中心城區建成面積達3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00萬)。這對達州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達州地處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和四川省“一軸三帶、四群一區”城鎮化發展格局中的達南內宜城鎮發展帶;同時,在成渝城市群內,達州與萬州共同構成“達萬城鎮密集區”雙支點。達州只有加快自身建設,開闢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新平臺、新渠道,發揮城市集中、集聚、集約配置資源的作用,提高城市綜合實力,才能擔負起引領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責任,才能在愈發激烈的城市競爭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

  同時,從戰略佈局看,作為成渝城市群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達州在空間佈局和機遇稟賦上的優勢明顯;從綜合條件看,達州是全省重要經濟體,有利於支撐城市做大做強,穩定的經濟高位運行狀態,是城市發展最有利的機遇,也催生城市經濟持續加快發展;從基礎狀況看,達州是“雙百”城市,有利於促進城市升級擴張,從2016年起,達州以年增加15平方公里和15萬人的勢頭,用2年時間達到“雙百”城市規模,目前繼續保持這樣的增勢,再用15年的時間,達州完全有能力建成“雙300”城市;從動力要素看,達州是紅色革命老區,有利於凝聚幹事創業激情,勤勞奮進的達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了達州城市建設的壯美篇章,達州人民普遍支持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隨著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佈局,達州對周邊城市的吸附能力將逐步增強,能夠更好地集聚要素、配置資源、輻射發展。

  建設“雙300”

  達州精準施策奮力衝刺

  城市競爭猶如逆水行舟,進則“海闊天空”,退即“喪失良機”。達州緊盯建設雙“300”目標、精準施策,快馬加鞭、奮力衝刺。

  強化規劃引領。圍繞2035年“建成雙300”城市奮鬥目標,高質量編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構建由新一輪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形成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為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的空間保障和充足的環境容量。加快推進城市立體空間統籌規劃和開發利用,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質量。注重借智借力,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權威人士,就全市規劃編制、建築設計、綠化景觀等進行全方位策劃指導,提升城市規劃設計的檔次和水平,保持規劃的科學性、延續性和法定性。

  拓展主城空間。堅持“南拓、北聯、西跨、東進”城市發展戰略,依託正在建設的達宣、達開和規劃建設的達竹、達石四條快速通道,連接宣漢、開江、大竹縣城和第二工業園區,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輻射宣漢、開江、大竹縣城的半小時都市圈。城市南向以達州新機場、高鐵站為核心,形成空鐵產業新城;城市北向將宣漢靠近主城區部分鄉鎮納入中心城區統一規劃,縱深聯結宣漢縣城;城市西向加快第二工業園區和石梯、石橋等城鎮配套建設,迅速形成產城融合新城。城市東向向亭子方向延伸,規劃建設亭子生態宜居新城。總體形成“一中心三組團”(“一中心”為主城區,“三組團”為空鐵產業新城、第二工業園區產城融合新城、亭子生態宜居新城)的“雙300”城市空間格局。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到2025年突破200平方公里、2035年突破300平方公里。

  聚集城市人口。緊抓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契機,以“招引人才、聚集人口、提升人氣”為主線,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打造創業就業平臺,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吸引周邊市(區)人口來達州定居、創業就業。大力實施“人才新政十條”,推動更多的高層次、高學歷、高技能型人才落戶並長期定居達州。落實達州市促進返鄉下鄉創業各項政策,吸引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制定流動人口入城落戶優惠政策,吸引流動人口長期定居達州。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推動在城市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促進中心城區人口加快集聚。中心城區人口到2025年突破200萬人、2035年突破300萬人。

  達州堅持把“宜居”放在首位,堅持以“四城同創”引領城市發展,做強城市功能、做優城市服務、做綠城市生態,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品質城市。加快推進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嚴格“三山兩湖一河多點”生態空間格局規劃,構築生態走廊,打造綠色空間,構建“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生態格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有“溫度”的達州,對周邊城市的吸附能力顯著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