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度。植桑養蠶、績麻織布,對於人們,不僅僅是溫飽的必需品,更是美化生活的載體。布帛,作為技術與靈感結合的產物,更承載著每個時代的衣冠儀禮、時尚潮流的文化。因此,相較於其他工藝美術門類,織繡能更直接、更及時地反映歷朝歷代的工藝水平、經濟狀況和審美取向。今天的我們,就循著那經緯交錯間的絲光錦色,去體會下華夏民族的悠遠流長~~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首都博物館-—錦繡中華展覽

首博此次展覽,分為六個篇章:先秦的禮儀之備 、秦漢的漢韻胡風、盛唐的大國氣象、兩宋遼金的南雅北逸、元代的精麗華貴、明清的文章錦繡。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最早的對襟——䋺(qiū)衣 戰國

䋺衣,屬於陪葬明器,無實際穿著功能,出土時附有墨書"䋺衣"的標籤,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對襟服裝。雖然是非實用的模型,但仍然有"衣作繡,錦為緣"的基本特徵。衣服兩肩及背後刺繡鳳鳥逐蛇紋樣。

秦皇一統後,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輪",開啟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各地文化、工藝面貌趨向一體。漢朝興盛後,又打通了絲綢之路,使中原與西域的文化再次融合。從而在兩千年前的布帛絲縷之中,展示著漢韻胡風。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複製品) 原件 漢晉

此錦上雲氣紋呈山狀,可能與漢代流行的神仙思想中的仙山有關。錦上雲氣之間秀有禽鳥、有翼獨角獸、虎、羽人,其中有翼動物形象源於西亞,東西合璧的形象更顯漢韻胡風的時代氣息。漢隸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與同墓出土的"討南羌"錦可以拼合完整的緯向循環對稱構圖,推測整塊完整織錦的文字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根據《史記·天宮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的記載,這件錦應為記錄吉祥天象之意。(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盛唐之時,萬國來朝,商旅不絕於途,東西文化交流空前。在此期間,織繡與其他工藝美術門類一道發生了變革,從先秦兩漢神秘的雲中龍獸,轉向花開富貴的人間之趣,呈現出雍容華貴之氣,並開創了影響直至明清的花草裝飾之風。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褐地對鳥對羊燈樹紋錦 北朝晚期至唐初

與這件平紋經錦同樣題材的織錦在吐魯番出土多例,頸部繫有波斯綬帶的山羊形象與中國圖案中的綿羊形象有明顯不同。羊上方是樹形燈,燈之間有兩對鳥。這類紋樣是中亞地區流行的裝飾元素。

宋遼金夏時代,花卉紋成為多民族共有的服飾紋樣。在民族融合向多元一體發展的大趨勢下,南北民族生活習俗、社會審美的差異又使裝飾紋樣表現出不同的特色,呈現出兩宋裝飾雅緻,遼金西夏則充滿野逸之趣的面貌。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緙(刻)絲人物軸 宋

宋代以前緙(刻)絲主要用於衣帶等服飾之用,宋代文人審美盛行,繪畫性裝飾流行於世,緙(刻)絲開始用於摹畫書畫作品或表現人物形象。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絲織品。緙絲工藝自漢代就已產生。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

因緙絲織造過程極其細緻,摹緙常勝於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極為稀少,是當今織繡收藏、拍賣的亮點。常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盛名。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最早的織金羅--湖藍色雲紋織金羅 遼

這是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織金羅實物,可能是帶襴羅織物的剩餘材料製成的裝飾,織金所用片金為羊皮背面貼金箔。

織金就是用金絲織出圖案,織金技術據傳是由古波斯傳入中國的。一般是先製成金箔,經過褙金,砑光和切箔把金箔捻成金線。在紡織時把金線纏在織梭上,作為緯線的一種。成本比較高,但華麗大氣,深受貴族階層喜愛。

元代在蒙古族西征後,重新將東西方聯繫起來。將宋代幾乎消失的西方織金錦再次復興,使精麗華貴的服飾風格風靡於世。

穿越2000年的時光,在首博《錦繡中華》展,去看那些中國服飾之美

顧繡 達摩像繡片 明

白緞地上繡一達摩像,靜坐蒲團,前置一葫蘆。蒲團採用格景繡。人物刻畫落筆簡練,逼真傳神。引首題"一葦渡江,九年面壁。露香園繡。"朱印"皇明顧繡。"

顧繡,俗稱"畫繡",是一種"畫"與"繡"相結合的繡藝。

明嘉靖年間,上海城裡有"三大名園",分別是露香園、豫園、日涉園。

據傳,明嘉靖年間卸任道州太守顧名儒,購得城北黑山橋地塊,共計九畝,蓋起了萬竹山房。其弟顧名世在萬竹山房北開闢曠地,鑿池得石,上有"露香池"三字,據說還是趙孟頫的手跡,便稱此園"露香園",這個地方也俗稱"九畝地"。

顧明世系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進士,曾在宮廷中擔任寶物總管的職務,晚年退居於上海。顧繡為其子顧匯海之妾繆氏所創。繆氏早年學得內庭宋繡技藝,更將這種源於唐代發繡的針法推陳出新。她擘絲如發,針刺如毫,配色別具匠心,所繡花鳥山水佛像人物,氣韻生動,燦爛奪目,得者無不珍惜珍藏。她的《八駿圖》曾被書畫大家董其昌贊為"雖趙子昂用筆也未必能"。

又有顧名世之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善丹青,深通六法。工刺繡,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以脫俗高難的宋元名畫為藍本,將松江書畫派畫法與刺繡手法相結合,半繡半繪。所繡山水人物花鳥,深淺濃淡,無不如意,亦無針痕線跡,使人不辨為繡為畫。繡品意境高遠,精工巧奪。

韓希孟將"書、畫、詩、文、印"這些傳統書畫藝術的要素都融入了顧繡之中,同儕不能望其項背。明代松江畫派大書畫家董其昌,對其畫繡極為讚賞,譽其為"針聖"。

因其為顧壽潛之妻,從夫姓,因而稱為"顧繡";且顧家有露香園,故又稱其刺繡為露香園繡。

顧繡的特點:半繪半繡,畫繡結合;針法多變,時創新意;間色暈色,補色套色。

韓希孟之後,顧氏家道中落,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設幔授徒,顧繡針法得以外傳,顧繡之名也震溢天下。

20世紀初,松江曾出現松筠女子職校的顧繡班,現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為該班學生,她是近半個世紀顧繡在松江的代表性傳承人,著有《顧繡針法初探》一書。2006年5月20日,顧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顧繡是民間繡藝與文人畫結合的產物,因此對從業人員素養要求很高,很難普及。民間顧繡藝人是用一根線劈成36根絲進行刺繡,畫繡結合、以畫輔繡。往往一個下午的時間,只能繡好一隻鳥身上的一根羽毛,極為精細。所以製作費時耗工,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更難找到願意從事這門技藝的接班人了。

受現代工業的影響,大量顧繡仿製品湧入衝擊了市場。顧繡之名雖盛而真得"畫繡"真諦者在上海幾不可尋,因此這一傳統繡藝亟待搶救、保護、整理、挖掘,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