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無悔》:基層幹部原來可以這麼“接地氣”

2020-04-14 14:04

近年來,以時代楷模、英雄烈士的先進事蹟為原型拍出的影視作品不少,大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播出後引發巨大反響。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一諾無悔》也是這樣一部品質佳作。該劇將鏡頭對準了當代基層黨員幹部、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導演歐陽奮強用樸素的色彩進行濃烈的精神表達,以“接地氣”的方式,塑造了一個心繫群眾,工作忘我的楷模形象。

以身作則——一位黨員幹部的自我修養

“基層幹部忙”!這是人們對基層幹部的一句評價。

忙到什麼程度呢?電視劇《一諾無悔》中給出了答案。劇中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身先士卒,事必躬親,始終秉承“群眾的事情、人民的事情無小事”這一信念。大到縣委省委的重大決策,比如建設開發區、申請豐洋橋建橋項目等等;小到村莊山區的開發改造、解決同事的生活問題,比如幫助乾東鎮古宅修復申請資金、幫助上訪的池小妹趕走不法開發商、幫助犯了錯的錢科長照顧得了絕症的父親等等,廖俊波時刻奔忙在為人民造福的路上,生動詮釋了“芝麻官、千鈞擔”這句話。

從前十九集來看,最讓觀眾佩服廖俊波的並不是“建設經濟開發區”、“開辦小胳大賽”這樣比較大的決策舉動,而是廖俊波不經意間的細心和暖心。

在石硯村和上屯村幫助村民清理垃圾和汙水,幫忙抬大雨沖壞的大樹,他只透露自己是一個過路的人而並未把自己當成縣委書記。

他上任後就叮囑門衛老沈,對待上訪的群眾要客氣,只要有群眾找他,無論他在幹什麼,都會立刻趕回縣委大院。

豐洋橋重建,為了搶測洪峰流量的數據,廖俊波親自步入河心幫忙,測出了最準確的數據,卻一腳蹬空險些出危險。

在《一諾無悔》中,廖俊波低下身子、放下架子,以真心換真情,以務實求踏實,被觀眾稱為“最接地氣的縣委書記”。從廖俊波身上完全看不出“官架子”,他知道自己是人民公僕,做官也不為私只為民,作為新時代的基層黨員幹部,他始終保持對自己的清醒認知和公僕情懷,這就是一位黨員幹部的自我修養。

精神感染——“紅花配綠葉”的集體力量

《一諾無悔》以細節支撐人物,使得廖俊波這一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立體、“接地氣”。而除了廖俊波本身,圍繞在他身邊的同事、合作伙伴等人物形象同樣深入人心。

一直跟隨廖俊波的司機兼秘書曹明宇;剛開始對廖俊波保持懷疑態度,到後來同他成為知心朋友的丁副書記;和廖俊波一見如故的“老農民”洪武功;工作嚴謹,思維縝密,工作雷厲風行,始終與廖俊波並肩作戰的董秋雲;一心實幹卻犯錯誤,被廖俊波“解救”的乾東鎮代理鎮長羅強;本想棄政從商,卻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成為廖俊波得力搭檔的熊一光……

紅花還需綠葉配。《一諾無悔》除了致敬時代楷模廖俊波,還展現了基層幹部群體是如何被廖俊波精神感染的過程。

廖俊波低下身子,以身作則,他的同事們也是如此。在昨天的劇情中,廖俊波拿著一沓資料前往發改委找沈廳長卻碰壁,他選擇在車裡湊合一晚,第二天一早繼續等沈廳長;而丁峰為了等橋樑設計院的常院長,甚至在長椅上坐著睡著;廖俊波為了省下縣裡的住宿費,常常在自己後備箱備上枕頭和被子;而熊一光抱著招不到商就不回來的想法,帶著一年四季的所有裝備,為了給縣裡省錢,定下全程火車硬座,住宿標準一天一百,飯補一天三十的標準。不知不覺間,他們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有觀眾表示,“他們似乎都成為了另一個‘廖俊波’”、“瞭解了基層幹部是怎樣工作後,對他們更加敬佩”。

在基層幹部和人民群眾的努力下,整個開發區建設完畢,充分體現出“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的道理。在招商過程中他們會遇到什麼難題?廖俊波將怎樣應對陳一年和童半壁的破壞計劃?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一諾無悔》。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