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攔著,他就殺到日本本土了

四川

在中華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裡,近代有一段我們不願忘卻的回憶——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清朝末年至新中國成立,多少有識之士、多少革命先烈、多少普通百姓的血肉之軀才換回了這不易的勝利。

風起於浮萍之末,其實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時,當時清廷的許多朝臣提出過救國之策,其中有一人提出的策略只差最後一步,他上書給清廷,認為日本"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當時的日本彈丸之地缺少足夠的物資儲備,傾舉國之力侵入中國,國內必定空虛,國內普通民眾生活困頓,難以為繼。

如果此時能進攻日本國內,必定是釜底抽薪,讓侵華的日軍不得不返國支援,返程的日軍師老兵疲,本土作戰又會進一步影響國內生產及物資供給。這可謂是一個良計,那麼如此良計是何人提出的呢?

四川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宋育仁,1857年生於四川富順,卒於1931年,日本侵華戰爭抗戰開始的一年。他是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重慶維新運動倡導者,被譽為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時人稱譽"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著作等身,名滿天下"。

宋育仁1886年中進士,隨後授官翰林院庶吉士。潛心研究五年後,他完成了《時務論》的撰寫,其內完備的闡述了維新變法的主張。復三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在國外著重學習了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

回國後,負責主持四川的商務工作,掌管商務局,參加維新組織"強學會",主講"中國自強之學",在職期間積極興辦各種實業經濟。但因對商務事務並不熟悉,也鬧出過"用煤提煉煤油"的笑話。在重慶囤積大宗煤炭,甚至致使當地百姓用煤緊張,險些因此激起過民變。

由此可見,人無完人,宋育仁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卻並不知悉理化的奧秘。

四川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宋育仁一心想著救國,在國外積極謀略,但當時清廷已決定採取綏靖政策,宋育仁此舉被他當時的上司清廷駐英公使龔照瑗報回國內後,慈禧認為"妄生事端",緊急召其回國

宋育仁功虧一簣,在歸國途中寫下《借籌記》,詳細記錄了籌謀的事情。

一年後,清廷投降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當時社會半殖民化。

戰後清廷本想處置宋育仁,但宋育仁在謀劃時獲取了眾多朝廷重臣及國外人士,此事牽扯甚廣而影響頗大。最終宋育仁未被深究,只是由出使外國時賞賜的二品頂戴降回四品原職,仍供職於翰林院。此時的宋育仁,雖然也深感壯志未酬,還是仍積極活躍在政治舞臺。直到四年後另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

1898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宋育仁的政治主張和同道好友葬送於此。此事對他的打擊甚大,他因此慢慢退出了政治舞臺。從此以後,著書立說,不問世事。

時至今日,提到歷史上"著名的遺憾"、戰爭中出奇制勝的戰術,宋育仁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之初的謀劃仍會被列舉,那麼,他到底當時準備怎麼奇襲日本呢?

奇思妙想

時至今日,我們無法知曉宋育仁當日的謀劃如果順利執行下去是否真的能夠成功,能夠挽回當時業已腐敗的清廷,能夠給當時的普通百姓多一份安寧,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如果當時的清廷能團結眾多有識之士,有抗擊的決心,歷史的進程一定會大不一樣。

宋育仁當時的具體舉措其實是以公使身份貸款購買英國的軍艦,招募澳大利亞的水兵,趁日軍侵華之際攻打日本國內,圍魏救趙。

四川

他當時報批清廷;獲取兩江總督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支持;積極與外國人士協商,備齊了槍支彈藥與參戰的水軍,物色了前北洋水師總教習、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統領,進攻時假託這支水軍是護航商隊。

日本當時國力並不強盛,只能"以戰養戰"。對於日方來說,一旦戰爭不能迅速勝利,必定會引起國內民眾的反彈,外憂內患之下,清廷便能直接脫困。

至於其中需要支付的費用,與其在戰敗後把這筆錢賠給入侵國,不如用來抵禦外侵。畢竟一旦戰敗,處於劣勢地位的清廷,只能對日本聽之任之,而如果提前向西方國家購買武器、僱傭軍隊,還尚且能處於平等的地位,有商討的餘地。

事後看來,這支武裝水軍其實未必能順利達成所願。當時的西方列強本就將矛頭指向清廷,不斷戰敗的清廷才更好剝削。

然而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清廷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保守政策,一次又一次被不戰而敗,才使得在晚期戰爭中全線失敗,國力不斷衰退,最終走向滅亡。如果清廷能傾盡全力去支持這次反擊,也未償不會成功。這一設想較之一戰時期協約國計劃登陸德國本土作戰早了二十年。

懷古論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住歷史的教訓才能更好的前行。守土有責,是每個人都應擔負的責任。"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城門",當時的清廷沒有做到守護一方領土的責任,最終這個封建王朝潰敗如蟻穴。

四川

宋育仁的一生,年少時寒窗苦讀,進士及第;"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隨後在清廷任職,不斷學習西方思想;在兵荒馬亂、風雨飄搖之際,四處奔波,以期救國;最終理想破滅,沉迷學術,留下了思維的火花,照亮後人。

他的一生看似傳奇,實則坎坷不斷。他的奇思妙想未被採納,已慢慢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只會在後世點評中作為軼聞被提及。然而對於宋育仁來說,終身不斷的追索,不斷的研習學問,終究也使他在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中擁有了立足之地。

而也正是因為有這麼一群人不斷的探索,終究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新式思維與舊式思維相撞,我們迎來了新的時代。"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