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孝順不孝順,飯桌上就能看出所有,可惜媽媽都在自欺欺人

國人不管是做什麼,都可以用一頓飯解決,工作可以在飯桌上進行,交朋友可以通過吃飯,有矛盾了也能通過一頓飯來化解。這是一種文化特色,也是人們的習慣,所以吃一頓飯能得到的信息有很多。在飯桌文化上,不僅透露著人們之間的關係,也傳達著每個人的性格,以及教養。

在孩子的養育中,飯桌文化是一項必須要進行的教育,因為一切規矩都始於吃飯。在古時候,吃飯是很講究的事情,上桌就餐都有著不同的規矩需要遵守。現在的家庭已經不太注重這一點,但是依舊還是可以看出來孩子的養育成果。孩子孝順不孝順,飯桌上就能看出所有,可惜媽媽都在自欺欺人。

孩子孝順不孝順,飯桌上就能看出所有,可惜媽媽都在自欺欺人


不等父母上桌,先動筷吃飯,吃完碗一推就走

之前在老家去親戚那走親戚,雖然關係都比較近,沒什麼講究的,但是吃飯上還是覺得她們家的孩子非常沒有禮貌。這孩子上了初中,飯前一直在打遊戲,餓了就開始催著喊,然後飯一做好立馬就上了桌,拿起筷子就開始吃,也不等大人入席。全程孩子的媽媽都是忙裡忙外,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反而說了一聲,看來是餓壞了,一點都沒有意識到行為有什麼不妥當。

等到這孩子吃完飯之後,也不說一聲,直接把碗一推就繼續打遊戲了。其實這並不能直接證明孩子將來對父母肯定不孝順,但是被父母養成了理所當然享受,還沒禮貌不知感恩的樣子,也不用抱太大指望。因為孩子不知道感恩,大多都是被父母這樣養出來的,大人不可能不明白,但是依舊縱容嬌慣。

孩子孝順不孝順,飯桌上就能看出所有,可惜媽媽都在自欺欺人


專門要求做自己愛吃的,不給父母分享,也不在意父母口味

有的孩子就是專門點菜,要做自己喜歡吃的菜,如果沒有就要發脾氣,如果有了就會在桌上埋頭吃飯,把好吃的都挪到自己的面前。但要說起父母喜歡吃什麼,很多孩子說不出來,因為平時太在意自己的食物,只顧著自己吃飽吃夠,根本沒留意過父母的口味。

孝順的孩子首先就是會跟父母分享,不管是自己喜歡的,還是看到了父母喜歡的,這表示心裡面總念著父母,有父母的位置。如果什麼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學不會分享,將來更不會為了父母反過來做付出的一方。

孩子孝順不孝順,飯桌上就能看出所有,可惜媽媽都在自欺欺人


吃飯是很好的親子教育活動

孝順的孩子都是從飯桌上開始表現得,吃飯也是親子教育的方式,在飯前飯後都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飯前讓孩子幫忙擺盤,端菜,飯後讓孩子去刷碗,收拾餐桌。吃飯的時候交流飯菜的味道,不知不覺中就達成了教育目的,也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只有參與勞動了,才知道父母的付出。

如果孩子在飯桌上表現不佳,那麼父母要反思的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沒有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