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健康之城 齊力方能打造

(記者 付莉榮)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刊發的“從我做起 不隨口吐痰”系列報道持續受到市民和網友的關注。搖下車窗隨意吐痰,在有些駕駛人的眼中可能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頂多會被說成“懶”、“不講文明”,然而,在創建文明城市和共同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隨口吐痰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行為了。

對於隨口吐痰的行為,很多市民持不同態度,但是大部分人的意見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環境保護和文明創建面前,我們依然需要學習和提高,需要宣傳和管理,4月22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和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聽聽他們的看法。

“隨口吐痰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容易造成人際矛盾。”市民李琳表示,之前自己就遇到過這麼一件事,她開著車在市區等紅燈,旁邊車道上的一輛出租車駕駛員趁紅燈等待的時間裡,搖下窗戶就朝外吐了一口痰,直接吐在了她的車門上,她還沒來得及埋怨,交通信號燈已經跳到綠燈,出租車揚長而去,李琳看著愛車車門一片汙漬,只能把火氣往肚子裡咽。

李琳說,隨口吐痰的人缺少責任心和公德心,他們不考慮會不會汙染環境,會不會給環衛工人的工作增加負擔,也不考慮會不會吐到別人身上和車上造成矛盾,“可想而知,一旦遇上暴脾氣,必然會發生口角和矛盾。所以我覺得,這部分駕駛員需要學習,不但要學習責任心,更要學習公德心。”

“對於出租車駕駛員來說,學習應當是一個持續的行為,我們的駕駛員在進行安全培訓的同時,更要進行道德培訓。”淮南市市運旅遊出租公司負責人潘士輩表示,雖然這一次的隨口吐痰事件是一個個例,但卻給了廣大出租車駕駛員和出租車管理公司一個警醒,那就是健康文明的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這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職業形象的體現。

潘士輩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公司共有600多名駕駛員,定期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培訓需要加強教育,宣傳正能量,“最重要的是,要維護我們城市的形象。”潘士輩說,“我們定期向駕駛員宣傳,為了衛生與和諧,你們應當在車中多備一些抽紙和溼紙巾,將垃圾或者痰包裹在溼紙巾中,扔進垃圾桶裡,能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汙染。”他表示,如果發現駕駛員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等影響城市形象的情況出現,他們必然會第一時間進行談話和警告,正面引導,禁止抹黑城市的行為發生。

採訪中,淮南市二汽出租車公司黨支部書記劉善永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自從創建文明城市以來,他們持續通過QQ群和微信群每天進行宣傳,要求駕駛員注重衣著整潔、語言文明,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一旦發現有這些情況存在,立刻談話、批評並處罰。“出租車的車容車貌和駕駛員的行為舉止都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我們需要加大宣傳和管理力度,杜絕不文明行為發生。”劉善永說。

“我聽說有的城市已經將駕駛人行車途中向窗外吐痰和其他車窗拋物行為一同歸類為影響環境衛生、道路運行安全的不文明舉止或違法行為,違規駕駛人將受到‘罰款200元記2分’的處罰。”市民陳先生表示,除了個人自覺提高素質外,駕駛員所屬公司以及相關部門應該有一些適當的處罰條例,來規範和約束出租車駕駛員的行為。“因為,一個城市的健康和文明,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