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作為寧波人,我以前對江北區的印象一直就是:廠多,灰多,倉庫多,鐵路多。所以那時除了辦事,很少到江北區去玩的。後來,廠區和倉庫大量搬遷,很多鐵路也被拆除,隨之而來的是高樓大廈、各種商業廣場和綠化。城市的開發和建設讓江北煥然一新,我到江北閒逛也成為常態。

自以為自己是老寧波,對江北區的街道小巷比較瞭解,殊不知在白沙街道的弄堂裡還藏著一個歷史悠久的德記巷,細一思忖,也許是當初裡面巷道太過窄小凌亂,房屋又顯陳舊,所以經過而未加留意。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現在的德記巷已經經過改造和修建,並且把隔壁泗洲街等小巷裡的幾幢還未修復的老宅一起歸屬為德記巷建築群。

德記巷建築群以清末民初的建築為主,建築群的形成和寧波老外灘的開埠息息相關。清政府在《南京條約》簽署之後,被迫開放了包括寧波在內的5個通商港口,在19世紀中葉,外國僑民和本地富商紛紛在江北老外灘附近建立自己的居留之所,其中德記巷成為本地富商主要居住之地。

德記巷長約2百多米,從人民路走進已經改造好的巷口,一條悠長悠長的小巷出現在眼前,一眼望去,有中式的青磚黑瓦,有西洋的白色壁牆和浮雕,有地道清式花格窗欞,儼然是典型的晚清建築和民國建築。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邁步向前走去,你可以看到門牌號為德記巷12號的中西合璧建築,這是嚴信厚之子嚴子均的宅院,是德記巷建築群裡面最有名氣的房主,也應該是最富有的房主。嚴子均子承父業經商,家底雄厚,思想開明,曾任上海總商會會董,資助過孫中山革命,也出資捐銀過私立南開中學堂建校,周恩來曾就讀此校。他是寧波幫早期的開拓者。

他的宅子門口為大型傳統磚雕門樓,門樓上正反兩名刻有”長安永康““安居達吉”,並有梅蘭竹菊浮雕,很是雅緻。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從德記巷口一直走到巷尾,寂靜幽深,整條小巷每次來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單獨徜徉,再無其他遊人。可見此處是一處被人遺忘的景點,它在落寞中靜靜沉睡。巷內很多宅院都閉門無法進入,個別的已租給單位使用,也有個別的尚有住戶居住。

到德記巷末繼續繞行,可以到泗洲街,這裡也有好幾幢民國建築,以章宅、徐宅、嚴宅為主,外牆斑駁破爛,歐式門洞上的浮雕依稀可見,底層門窗已經被磚刻意封死,以防外人進入。這裡應該是德記巷建築群二期修復區域,估計等待修復還需時日。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如果您是寧波人,可否知道那個老巷:寧波江北德記巷

整個德記巷建築群雖然總面積不大,但等周圍拆遷完畢,這裡將打造為德記巷歷史文化街區,集休閒、旅遊、歷史、文化於一體。這些老建築的保存是值得慶幸的,也為後代留下了一筆歷史文化財富。當初碶石街、藥行街等大量老房子被拆是一種遺憾,適當的保留一個城市的歷史街區更凸顯城市文化的底蘊。

以上文章和圖片為頭條號作者東海之長城原創,轉載請授權,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