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樂善好施,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新時代,慈善公益事業如雨後春筍,無數新生代企業家勇扛社會責任,他們引領企業奉獻愛心,慷慨助人,

成為同行業做慈善公益的翹楚。其中,榆林市通達路橋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餘亞雲,就是80後青年做慈善公益的代表。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與人為善,父母是榜樣

上世紀80年代,餘亞雲出生在塞上榆林一個叫餘興莊的偏僻農村。那時的榆林市,還是一個欠發達地區。

“父母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師,他們是我走上慈善這條路的領路人。”餘亞雲說,小時候,他的家庭並不富裕,但每當鄉鄰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都會看見淳樸善良、為人厚道的父母伸出援助之手,盡力去幫助。父母的樂善好施,給年幼的餘亞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滋養著他“心宜善”的性格。

小學時的餘亞雲,看到身邊的許多小夥伴,因貧困而無法上學,即便能走進校園的,經常也是捱餓挨凍,隨時都有失學的危險,這種現象司空見慣。

“每每看著那些捱餓的小夥伴,我的心裡就很難受。這時,我就想起了父母幫助鄉鄰的情景,就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食物與小夥伴們分食”,餘亞雲激動地說。善良的餘亞雲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然而,正在長身體的他,本身也時常吃不飽。

“ 再後來,在父母的努力拼搏下,我們家經濟逐漸好了起來。每次去學校的時候,我都會瞞著父母給書包偷偷塞滿吃的東西,到校後分給那些吃不飽飯的同學。”想起童年往事,餘亞雲釋懷地笑著,“我的這些舉動,怎能瞞得過父母。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我患了什麼病呢!”

“後來,父母從側面知道後,每次在我去學校的時候,都會偷偷地往我的書包裡多塞些食物。那個時候人們生活得太苦了”,餘亞雲憨厚地笑道:“那時我幫助了很多貧困學生,究竟有多少,我也記不清了。”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內外兼修,“惡補”知識

1997年,餘亞雲自願參軍入伍。在部隊期間,他嚴於律己,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刻苦訓練,並經常伸出援手,為戰友解決急難,為駐地附近的困難群眾分憂。特別是1998年在武漢的抗洪搶險過程中,因餘亞雲的突出表現,先後榮獲“抗洪三等功”、“優秀士兵”等榮譽稱號。1999年,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幾年的部隊生活,磨練了他敢闖敢拼的意志,增長了他開拓奮進的才幹。

“退伍後,我覺得自己大腦空空,文化知識欠缺,在社會上做許多事情差強人意,與想象中的現實差距很大。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下定決心,趕快趁年輕惡補知識。”說到這裡,餘亞雲滿是信心。

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這是餘亞雲的人生格言。參加工作後,一有機會,餘亞雲就報名參加各種學習班,不斷為自己“充電”。1999年至2020年,他先後在經濟貿易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清華大學研究學院企業總裁工商管理班、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廈門大學金融理財高級研修班等大學培訓班研修學習,並取得結業證書。學習培訓,培訓學習⋯⋯餘亞雲一直在路上。刻苦勤奮,他不斷地充實知識,提升自己。

餘亞雲頭腦靈活,善於鑽研,每次,他都會將所學知識,結合工作本身,運用到工作和實踐中去。每解決一件事,他都會進行思考總結。他說:“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如果硬要找捷徑的話,努力學習實踐,不斷提高自己是唯一的捷徑。”

壯大企業,用質量、誠信服務社會80後的餘亞雲,不管面對什麼事情,身上都有著一股年輕人敢想敢做的衝勁、敢作敢為的幹勁。

擔任榆林通達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後,他堅持“誠信、創新、務實、求效”的經營理念,立足榆林本地市場,積極拓展周邊省、市、區及縣級市場。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先後承建並以全優的成績完成了多個路基和場平土建安裝工程項目。同時,公司還先後投資開發了榆林市多個商住樓等房地產項目。

由余亞雲負責承建的大型工程,均以優良質量竣工交驗,多次受到省、市和有關部門的認可和表彰,並分別授予公司“重合同、守信譽”企業,被市、區政府授予“年度百萬元納稅大戶”企業、被陝西省慈善協會評為“陝西慈善明星單位”榮譽稱號。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的提出和傳統文化的迴歸,硬實力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需求,企業發展了,企業文化也不能掉隊。”嗅覺敏銳的餘亞雲笑著說。為了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榆林文化大市,做企業的餘亞雲決定投身於公益文化事業,扛起振興中華文化和建設文化榆林的大旗。說做就做,他結合榆林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始著手發掘傳統文化、本地文化、企業文化三者間的聯繫和內涵,來填補榆林文化的短板和空缺。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在餘亞雲的努力下,陝西觀止文化藝術博物館開館了,博物館歷史與藝術並重,是集收藏、展覽、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展廳分為三個部分:中共中央轉戰陝北紀念館,陝北民俗生活藝術館,觀止多功能文創中心。該館共有展陳面積3500餘平方米,陳列品5萬餘件,館內展品內容豐富、品種多樣,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觀賞和研究價值,填補了榆林市文化藝術博物館的空白。建館至今,共接待3萬餘人次參觀,作為學習教育基地,有30家單位和集體給博物館授權掛牌。

同時,餘亞雲在現有博物館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做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的挖掘,他將優質歷史、文化、藝術範疇做加法,建立紅色愛國教育基地,發揮了博物館的德育功能,同時也為社會默默地做著文化慈善。餘亞雲高度的文化自覺,“文物藏品+教育基地”的文化戰略思維,極大地豐富了博物館的文化內涵,在宣揚陝北文化的同時,彰顯著新時代陝北人的文化自信。

餘亞雲:做公益,我們年輕人要挺身在前

學會感恩,用行動回報社會

多年來,餘亞雲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在公司開疆擴土的同時,在創業致富的路上,他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不忘父老鄉親,懷揣著振興家鄉、造福家鄉的淳樸願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

“賺錢就是要花的,但要花得有意義。只要是做慈善,我從來不心疼錢,只要在我能力範圍內,需要多少我就給多少。文化教育是一個社會走向進步和繁榮的重要基因,我們工商業者應該用實際行動去支持。每當看到那些失學孩子們重新走進教室,我比他們還高興。”關於慈善教育,餘亞雲有他自己的想法。

尊師重教、捐資助學是教育興國的一種實際行動。於是,作為幹實業者的餘亞雲,自覺履行社會職責,自2005年起,他就開始了慈善助學。其中,2011年,在榆林市慈善協會設立1000萬“餘亞雲愛心助學基金”並捐款50萬元;同年,在陝西省慈善協會建立600萬元“陝西省通達大愛基金”並捐款30萬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餘亞雲在第一時間為抗擊疫情捐助了價值20萬元的防疫物資,有效緩解了定邊和佳縣的物資緊缺壓力,為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還為優秀貧困大學生資助了10萬元,為家鄉文化建設、修路、引水捐資40多萬元等。

公益是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的一項公益事業,也是彰顯一個人的修養和智慧。餘亞雲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自2010年以來,公司和他個人為慈善公益累計捐資1800多萬元。

餘亞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他的慈善之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先後榮獲“愛心資助貧困大學生”“捐資助學楷模”“愛心資助貧困大學生特殊貢獻獎”“捐資助學楷模”“陝西省慈善之星”“扶貧先進個人獎”“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陝西省傑出青年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儘管餘亞雲在慈善事業上做了很多事,但他為人謙卑,做事低調,不願張揚。面對榮譽和朋友們的誇獎,他時常笑著說:“做公益,我們年輕人應挺身在前,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談及做慈善的感受,他動情地說:“幫助人後會收穫難於言表的快樂與滿足,沒有做過慈善的人很難體會。比如逢年過節我會收到我所資助的孩子們發來的祝福短信,就讓我特別感動和滿足,旁人是無法和我分享的。”

餘亞雲是既敢想又敢幹的青年企業家,他不僅自己做慈善,而且將慈善納入公司的發展戰略。他認為,凡事若都能懂得捨得,便能有所收穫。餘亞雲是眾多青年的代表,他的慈善之心將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去陽光和希望。

個人簡介

餘亞雲,陝西省榆林市人,工程師,新一代榆商企業家。

現任榆林市通達路橋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陝西觀止文化藝術博物館理事長,榆林市政協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慈善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慈善協會《善天下》雜誌社副理事長。

來源:《善天下》雜誌2020年第11期

編輯 | 黃帥 審核 | 吳秋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