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自古以來,君王與臣子之間的勾心鬥角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不管是在哪一個朝代,伴隨帝王打天下容易,但是開國元勳能夠善終的人卻寥寥無幾。在楚漢相爭期間,就有一個人,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的半壁江山,幾乎是這個人一手打造的。然而他的結局卻非常悲哀,這個人的名字叫韓信,攻齊國,平燕國,戰趙國,滅楚國,收衛國。戎馬一生,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曾經參與過上百場,但是卻沒有一場失敗。被後人尊稱為一代兵仙。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同時他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擁有王侯將相四大稱號的人,在他功成名就之後,劉邦封他為淮陰侯,同時,為了表達自己對韓信的信任,劉邦還給了韓信一道全能免死符,也就是傳說中大名鼎鼎的五不殺特權。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君不殺,見光不殺,見鐵不殺。從這個特權當中就能夠看出來,在這個世上幾乎沒有能夠殺死韓信的地方,也沒有能夠殺死韓信的人,都沒有能夠殺死韓信的武器。然而最終韓信還是死了。

韓信的死完全是由呂后和蕭何一手策劃而成,許多年前的那一日,呂后下旨招韓信進宮,也許韓信當時的內心已經明白自己此去凶多吉少,為了保全自己一生的名聲,也只能選擇去這個必死之地。到達永樂宮之後,呂后和蕭何設置了第1道陷阱,將周圍所有的窗戶都關閉。韓信走到永樂宮中央的時候,又面臨第2道陷阱,一個巨大的網直接將韓信套住,被掉在了半空當中。幾個宮女,手持金簪,也有人說拿的是木劍,直接把韓信刺成了刺蝟,最終一代兵仙就這樣隕落。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次刺殺,由於是在封閉的永樂宮內,是完全符合見天不殺的特旨,也符合見光不殺,當時韓信又被人吊在半空當中,因此又符合見地不殺。最後殺死韓信的並不是任何鐵器,而是用金簪或者是木劍完成的,這一點又符合見鐵不殺,殺死韓信的人也並不是朝中的大臣,而是宮女,因此又符合見君不殺,呂后和蕭何的這次陰謀,完全就是蓄謀已久,為韓信設計的必死之局。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韓信和呂后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衝突和矛盾,而且與蕭何也屬於莫逆之交,為何呂后就一定要置韓信於死地?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來說第1個原因,呂后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殺死韓信,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劉盈,此人雖然貴為太子,但是性格比較軟弱,即便是將來某一天登上了皇帝,面對開國元勳與韓信,恐怕也沒有力量能夠與韓信爭鬥。當時的韓信被分為懷疑後,雖然兵權已經被繳納,但是他在軍隊中的威望極高,想要做到一呼百應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呂后害怕韓信有謀反的心思,因此選擇早早的將韓信除掉,避免給自己的兒子劉盈帶來危害。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第2個原因是因為劉邦,雖然韓信已經被繳了兵權,但是劉邦對於他並不放心。不同於其他人,在整個劉邦集團當中,大部分開國元勳都是跟著劉邦一起從窮山僻壤裡走出來的。可以說劉邦對於這些人都是知根知底,每一個人不是自己的老鄉,就是自己的朋友。因此他很清楚這些人的胸懷氣質。但是韓信不一樣,韓信屬於半道才加入劉邦集團,雖然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韓信的內心會不會產生一些其他的想法。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第3個原因為了呂后自己,漢朝剛剛建國的時候,劉邦已經步入老年,很多事情上出現了糊塗的分析。呂后抓住這個時機,開始了自己的專政時期。在整個朝廷當中,呂后大力提拔自己的親戚,尤其是一些比較重要的部隊,部分都交給自己的親戚來掌管。在朝廷內部,特別排斥劉邦的一些老臣,用自己現有的手段剷除異己,漢朝開國之初,當初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人,早就已經犧牲的寥寥無幾。剩下活著的人也先後被呂后處死。呂后殺死韓信,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位置更加牢固。

劉邦給他五不殺特權,最終依舊慘死,呂后的目的是什麼

從上面三個原因來看,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韓信都必須死。遺憾的是在韓信生前曾經有數次反叛劉邦的機會,然而他都選擇相信劉邦,只因為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為了這份道義,也為了感恩,韓信可以說是對劉邦忠心耿耿,而最終卻落得個如此下場,實在讓人有些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