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你是不是常常對著鏡子衡量自己的身材,嫌棄自己的肥肉;是不是每次在穿著之前的衣服,都感嘆自己又長胖,之前的衣服也穿不下了;是不是也經常對著體重秤嘆氣,是不是也一直喊著要減肥,與贅肉鬥爭,卻總是以失敗收場,最後對減肥失去信心,一邊默默羨慕他人的苗條身材。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很多人說減肥很難,好不容易減肥成功了,過了一段時間又反彈回來,真是讓人苦惱。

減肥是一個普遍的話題,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瞭解它。減肥不只是飲食,運動,更多的是情緒,是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減肥要應對的是吃背後隱藏的情緒和心理衝突,減肥要面對的是減肥過程中的內心衝突,維持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態是保持體重的重要因素

長胖的人看起來是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方式造成,但根源卻是內在的空虛感、不安全感,以及挫敗、愛的飢渴或是缺少歸屬感等。食物作為美好的東西,卻被我們瘋狂濫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因為焦慮,緊張,憤怒,孤獨,寂寞,等等負面情緒進食,而不是生理性飢餓。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超級減肥王的參加者最美女胖子——及偉佳在魔鬼訓練中成功減肥72斤,然而《超級減肥王》的總決賽過去兩年,體重又成為及偉佳煩惱的事情,她體重又反彈到了192斤。減肥一直成為了及偉佳生活的重點,然而當每次不計代價的減肥下去,結果又反彈回來,後來,她在心理訪談節目表露了自己的心聲,原來在她小時候,弟弟還沒出生時候,她還享受著父母的愛,當弟弟出生後,父母無暇照顧她,她初一便開始了住宿生活,父母很少看望她,她孤獨,無助,焦慮,討厭媽媽,覺得媽媽不愛自己,然而這種情緒卻在吃東西的時候消失不見,於是食物成為她情緒的宣洩,替代了她父母的愛,於是她對食物有了強烈的慾望,也因為這種飲食習慣,她始終無法瘦身成功。

很多人都想減肥,但減肥成功的卻只有少數,既然減肥怎麼困難,不妨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減肥方面的心理學知識,讓我們多瞭解一下吧。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 給自己設定切實可行的減肥目標

目標是人行動的開始,但是很多減肥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最初就給自己定太大的目標,導致短時間內自己沒辦法完成這個目標,最終放棄。所以做任何事,我們想更快的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一定要制定下階段性目標。並在目標完成時給予自己積極的反饋,獎勵一下自己,促進減肥的動力。

  • 你真的餓了嗎?不要急,測試一下

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有想吃東西的慾望,但是你確定這個時候我們是因為餓了才想吃東西嗎?

其實,我們感到無聊,甚至口渴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吃東西。

那我們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餓了?

心理學家Goodson發現了一個方法,當你想吃東西時: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你可以問自己,『是否可以吃一個蘋果?』,如果答案是“是”,那你可以吃點你想吃的東西,你可能是真的餓了,如果答案是“不”,那你可能不是真餓,也許只是口渴,或者無聊嘴饞了,你大可以喝一杯水,試試。很多時候一杯水就可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

  • 專心致志吃東西,有助於我們控制飲食量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飯時都不是專注於食物的,一邊吃飯一邊看視頻,玩手機,和朋友聊天,這已經成為常態。

為什麼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長輩總要提醒我們吃飯要專心致志其實是有原因的,吃飯的過程若是不集中注意,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口感的判斷,我們無法充分享受食物帶來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在不知不覺間吃下更多的食物,撐大我們的胃,長期以往,我們的體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上漲。因此。我們要做到食不言,集中注意力在飲食上。

  • 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減肥成功

根據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人的心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三層次,意識是人可以體會到的部分,心理系統的表層部分,意識直接支配人們的言行。潛意識是心理系統的基礎層次,主要是和生理過程直接關聯的內心慾望。潛意識則是自己無法意識到的部分,也不能被自己所察覺的,但是卻對我們有巨大的影響,我們的潛意識影響我們的一生。因為潛意識不辨真偽,所以我們在腦海裡輸入什麼信息,大腦都會照常接收;所以我們可以在心中反覆默唸,每天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潛意識接收到這種暗示,我們的身體也會跟著影響,我們的行為會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這就是所謂的言行一致,相信自己可以減肥成功,我們的行為也會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我真棒,我能行 ,我相信 類似這樣的話要經常對自己說,每天要給自己自我鼓勵是提升自己信念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我們需要在腦海幻想自己瘦身成功的樣子,只有當你認為自己是瘦的,並且開始接受這個現實時,你才會真的變瘦。

  • 減肥過程容易出現厭倦心理,飲食習慣和運動方式要經常更換

減肥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成功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堅持,付出行動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理想的體重。

任何一種事情做久了都容易會產生疲倦心理,因為大腦已經習慣了。所以,我們在減肥的過程中同樣會出現這種心理,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更新,刺激我們自己的大腦,讓自己持續堅持。可以是飲食上的變換,可以試著學做健康的飲食餐,嘗試之前沒有吃過的美食,運動上可以尋找更有趣,新鮮的,喜歡的運動,不只是單一的運動方式。

  • 說出你的減肥宣言,讓大家知道你減肥的想法,減肥成功率更高

你不必默默減肥,可以讓你身邊的人都知道你在減肥,說出你的目標。

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為什麼喜歡發朋友圈,愛做飯的曬美食,愛運動的曬運動,健身房,跑步軌跡等等,因為我們的分享可以給我們帶來成就感,我們都渴望被關注,被認可。

當我們在朋友或親人面前當中宣誓的時候,我們更加容易兌現諾言,實現目標。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宣言自己要做成某件事,讓大家見證,很多明星也樂於公開自己在減肥的事情。

被監督,有人關注,這導致我們更加自律,因為我們不想言而無信,更加不想丟臉。

  • 保證足夠的睡眠,缺少睡眠容易導致變胖

睡眠不足,會影響人體內的荷爾蒙平衡,導致你的食量增加、脂肪儲存增多

芝加哥大學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讓一組人每天睡5個半小時,另一組人每天睡8個半小時,錄兩組人進食的狀況。結果,睡眠時間少的那組人每天平均多攝入221卡熱量。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兩週以後,這些熱量會轉化為大約1斤的脂肪!原來,當我們缺乏睡眠,體內一種叫做ghrelin的生長激素會激增,這種激素會讓人食慾大增;而同時體內的一種叫做leptin的“瘦素”水平會下降,這種“瘦素”負責給人發送“飽腹”信號,它的減少意味著你對是否已經吃飽的感知度會降低,容易進食過量。此外,當你缺乏睡眠的時候,因為缺少睡眠會擾亂你的大腦,讓你的大腦無法分辨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所以你不僅僅是想吃東西,而且很想吃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

  • 每次吃東西都用小碗,小盤子裝食物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康奈爾大學的一個研究發現,用小盤代替大盤子,大碗碟進食可以讓進食者少攝入很多食物,這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如果你用一個小盤子來裝食物,那麼你的大腦就告訴你,你正吃一盤很滿的食物,並不再加食物了。這個會欺騙你的大腦認為你有很多吃的。

用小碗,把食物裝到滿滿,這樣可以欺騙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會誤以為我們吃的很多,會下指令提示我們已經吃飽了,我們的食量會在不知不覺減少很多

所以,嘗試改變你的環境吧,開始使用更小的碗盤,將蘋果、番茄等健康食物放在廚房或冰箱中最顯眼的部分,把那些垃圾食品藏起來或者扔掉吧。

  • 更換碗碟的顏色可以影響我們的食慾

也許大家不知道,其實,有研究顯示,我們的食慾會受到碗碟顏色的影響

如果你想控制食量,那儘量別用白色的碗,它可讓我們食慾變好。可以用紅色或藍色的碗碟。紅色讓我們容易有飽足感的現象,藍色有助於降低我們的食慾。

  • 肥胖具有社會傳染性——近胖者胖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進行研究發現,肥胖是存在“社會傳染性”,這種傳染可以通過模仿和從眾行為,達到思想和行為模式的傳播。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的朋友發胖,那麼這個人發胖的幾率會上升57%;如果他的兄弟姐妹發胖,他發胖的幾率會增加40%;如果配偶發胖,他發胖的幾率則會增加37%。

研究人員認為,這並不只是幾個飲食和鍛鍊習慣相似的人總呆在一起造成的,可能是因為親朋好友發胖會改變一個人對於“可接受體重”的概念。

看來,減肥成功與否同身邊的人有很大關係。

  • 節食容易反彈,食慾壓抑最終將導致爆發

說起減肥,很多人會想起節食和運動,運動如此辛苦,因此很多人選擇節食,控制自己的食量。但,節食真的這麼容易嗎?不是的,節食減肥不僅難以堅持而且對身體有害,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嘗試節食。

但有這樣一位腦神經科學家 Sandra Aamodt 曾經也嘗試通過節食減肥,她從 13 歲時就開始嘗試節食減肥,但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無論她怎麼努力,減去的體重總會一次次反彈回來。

這是為什麼?其實,科學解釋是,當我們通過控制飲食餓瘦下來,也是短暫的,我們的大腦一旦接收到脂肪含量、血糖水平等給出的信號,就會自動調節我們的身體。在基礎代謝率降低+身體吸收轉變脂肪能力增加+肌肉量流失+食慾大增的作用下,反彈是一定的。

後來,她決定不再節食。結果這次反而真正瘦了下來,而且一口氣瘦了十斤。

節食減肥是非常不科學的減肥方法,非常容易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進食障礙:厭食症,暴食症等,還可能導致腸道機能損失,生理調節紊亂)。

節食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變慢,讓減肥更困難。在減肥過程中,往往一開始體重下降得很快,但也只是減掉水分。再往後,體重基本不會再往下掉了。

節食,意味著改變原有的飲食習慣,而改變飲食習慣能否成功取決於你的意志力,取決於你是否可以長期堅持,與自己的食慾做鬥爭。人們在剛開始的時候通常信心滿滿,看到前期減少的體重也有成就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對著體重的不變,會感到壓力,意志力也會漸漸地消磨殆盡。

另外,節食還意味著要避免很多社交,職場中的吃飯邀請,這很大程度上會讓我們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不被理解,缺乏建立足夠的社交,也讓我們在節食路上難以堅持。

科學也已經證實,禁止進食某種食物會增加人對這種食物的慾望。這種反彈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你越是想避開某種食物,你的腦海裡就越會充斥這種食物。

節食總是難以堅持。因此,我們不必過度節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逐漸地減少飲食量,只要堅持下來,飯量肯定會減少。逐漸減少飲食量既不喪失飲食的樂趣,也不影響食慾,能減少節食的痛苦。每頓飯少吃幾口,長期下來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一段時間以後,每到剩下幾口飯的時候,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使你感覺已經吃飽了,就不想再吃了。

  • 肥胖者的食慾旺盛,可能是飢餓素的調節存在問題

我們平常飲食是通過什麼感覺到飽的呢,又是什麼讓我們覺得餓了?其實,我們飢餓和飽的感覺主要是由身體的激素調節的。這類激素有好幾種,其中一種重要的激素是Ghrelin(飢餓素)—— 當我們攝入的熱量少又或者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進食的時候,我們的胃就會釋放飢餓素,讓我們產生飢餓的感覺。當我們攝入了一定的熱量後,飢餓素的水平就會降低,我們的食慾就會減小並且產生飽的感覺。研究表明,肥胖的人飢餓素的調節可能存在問題,於是,當瘦子已經感覺吃飽並且停止進食的時候,胖子可能還感覺飢餓並且不停地進食。

  • 恐懼和悲傷情緒影響我們進食量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有恐懼或悲傷的情緒時,食量會加大,因此我們也許應該考慮減少看恐怖片的次數,減少看帶有悲劇色彩的影視劇。

  • 不用糾結體重秤上的數字,體型可以告訴我們結果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很多人在減肥的過程喜歡每天上體重秤,看看自己的體重有沒有變化,其實,這樣不是很好,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被體重秤的數字所影響,而且減肥不是看數字而已,最終我們還是看體型是否改變,畢竟同等體積的肌肉是比肥肉還重的,正視自己,才能快樂的減肥。也許你發現自己體重重了,然而體型卻越來越好了,這也是一個好消息。

減肥心理學:瞭解減肥的那些心理學技巧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小編在這裡祝閱讀文章的各位都可以瘦身成功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