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今天2號了,你的工資條呢?”

“不要再騙我了,我已經問過你的同事小悅阿姨了,昨天就到賬了,你就不給我是不是?”

“(工資)怎麼扣這麼多?”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聽聽,如此叩擊靈魂的“三連問”,是哪個妻子向丈夫索要工資條的真實戲碼?

還有下面這句酸溜溜中透著絲絲委屈的賭氣話:

“你現在翅膀也硬了,罵也罵不動,說也說不聽,我的口水還不如留給自己,養肝養肺好了。”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如此家長裡短的對話,並非出自成人之口,實則是9歲男孩天天模仿家長語氣,對著老爸狂懟的一次“超級模仿秀”。

小網紅天天來自福建,曾以高度復刻“口紅一哥”李佳琪的賣貨精髓,在網絡上推銷學習用品而一炮走紅。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據說,他的每一次出場都是活脫脫的戲精附身。

什麼鴨舌綠色的尺子“好看到爆”,失血白色的橡皮“太順滑”,還有最新爛番茄色的新華字典,全球限量僅20本。

大家笑得前仰後合,為天天的可愛風趣點贊,同時也十分好奇:什麼樣的父母能養出這麼一個“戲精”娃?

其實,天天這“無處安放”的表演天賦,得益於爸爸的“無底線”陪玩。

天天爸爸一手承包了寫臺本、錄視頻、剪視頻,甚至有時還犧牲小我配合孩子出鏡,當起了逗比配角。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當代哲學家周國平說,真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有幸福童年,為一生幸福打好基礎,而最好的做法之一就是,捨得花時間陪孩子共度歡樂時光。

陪玩,是親子關係的紐帶,是家庭教育的啟蒙力量。

認真陪玩的好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01

陪玩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成長軌跡

日本綜藝《跟去你家可以嗎》,講述了一位鍾愛搖滾樂的14歲少年和他父親的故事。

節目剛開始,大家就被唱片店中少年自信開朗的狀態深深吸引。

相比學業重壓下面色冷漠的中學生,這位少年一副披頭士打扮,神情靈動鮮活,他談起剛買的舊唱片滔滔不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瘋狂熱愛。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少年如此優秀,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栽培。

和眾多不苟言笑、缺席家庭的日本父親相比,做建築師的爸爸儘管忙碌,但仍會花費一下午時間,不厭其煩、充滿樂趣地陪著兒子一起淘唱片。

孩子酷愛搖滾樂,他就放下身段,陪著孩子一起玩樂隊錄唱片四處巡演;

孩子熱衷電車旅行,他就和孩子共同繪製線路圖,一路玩轉全國。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在這個家裡,沒有青春期孩子的冷漠叛逆,沒有中年父親的尷尬無奈,有的只是父子之間的溫馨互動,以及孩子可以預見的大好明天。

“遊戲力”理念提出者,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認為:遊戲就是孩子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們學習的最好方式。

父母陪著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將會收穫一段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以及一條輕鬆好走的養育之路。

當我們真正看到孩子,給足他們愛和陪伴,孩子的未來一定坦途一片。

當每一次的用心陪玩,通通化作推動孩子前行的動力時,孩子就擁有了一飛沖天的潛力。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02

不陪玩的父母,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

電視劇《複合大師》中,閆妮飾演的網紅烘焙師顧小意事業有成,為了追求更好的收視效果,她在一次直播中,帶著5歲的女兒蔣甜甜一起做蛋糕。

甜甜在她的引導下,化身能幹的小廚娘引得大家交口稱讚,可就在閆妮忙於烘焙的視線之外,孩子神情落寞地呢喃道:

“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蛋糕。要是我媽媽不做蛋糕了的話,她就有時間陪我玩了。”

原來,甜甜在直播中看似非常配合媽媽,其實不過是她為了能和媽媽多相處一會兒。

所以,當閆妮將做好的蛋糕端給孩子並請她吹滅蠟燭時,甜甜寧肯蠟燭燃盡,也要顫著聲音追問:“媽媽,你是不是做完這個蛋糕就不理我了?媽媽你別走!”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聲稱最重視孩子的中國父母,實際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太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生活條件,拼了命的工作,顧不上管孩子。

然而,孩子們需要的從不是什麼錦衣玉食,僅僅一次用心陪玩就足夠慰籍他們的心。

那些不認真陪玩的父母,不尊重孩子情感意願,枉顧孩子內心訴求,他們終將在和孩子比肩的路上,漸行漸遠。

這世間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大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孩子卻因你的忽視缺席,在成長路上留下深深遺憾。

別讓忙碌成為我們疏遠孩子,不陪伴他們歡樂成長的藉口。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03

高質量的陪玩,該怎麼做?

陪玩的形式千千萬萬,唯一的準則就是:用心。

No.1

陪玩前先明確誰是主角和配角

美國插畫師Mica的女兒,有一次突發奇想,想為媽媽繪製的人物頭像加上一個身體。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這樣的做法有點異想天開,可看著女兒殷切的目光,Mica決定勇敢放手。

她鼓勵孩子當主角,在她的畫作上天馬行空地隨意塗畫,而她則安分地扮演著幫女兒潤色的配角。

最終,母女完美配合下的作品,風格獨特,贏得很多人的喜愛。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父母陪玩,既要有一顆陪孩子瘋玩的心,也要有明確的主角配角之分。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把決定權和主動權讓位給孩子。

愛孩子,就給他們和天性共同成長的機會,在不著痕跡、其樂融融的陪玩中,激發孩子的潛能,收穫擁抱未來的力量。

No.2

真正的陪玩是陪,不是教

閨蜜林子前段時間出了5天差,出於對女兒的愧疚,她特意買了孩子最愛的芭比娃娃陪她一起玩。

可沒過幾分鐘,林子就忍不住對孩子指手畫腳起來。

“雯雯,這個深膚色的娃娃穿黑色衣服不好看,你應該給她選一件亮色的。”

“雯雯,這雙高跟鞋更適合穿長裙的娃娃。”

面對媽媽的指指點點,雯雯的小臉漲得越來越紅,最後,她啪地一聲丟開娃娃,衝著媽媽大叫:“你走開,再也不要你陪我玩了!”

其實,在玩耍中,孩子和大人一樣需要專屬自己的時間和精神領域。

真正的陪玩是陪,不是管教。

給予孩子安靜的陪伴和耐心守候,就是孩子最期盼的陪玩形式。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No.3

在陪玩中化解教育難題

遊戲,一直以來都是困擾中國父母和孩子的無解難題。

當綜藝節目《折射點》提問“父母是否同意打遊戲”時,幾乎所有孩子的回答中都透著無奈和些許不甘心。

而一位孩子的另類回答,羨煞了一眾人,她說:“我爸爸和我約定一起打遊戲,沒爸爸一起玩,我也不會玩遊戲,因為遊戲很無聊。”

萬萬沒想到,別人面前的世紀難題,在這位爸爸的陪玩中竟然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堵不如疏,與其嘮嘮叨叨講大道理,不如放下身段,陪著孩子痛快玩一場。

陪玩,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打打鬧鬧,更是一次深層次的心靈之旅,它拉近了親子距離,又能讓父母設身處地從孩子視角看待問題,從而找尋出更有效的解決對策。

美國《發育與精神病理學》研究顯示:父母多與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於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後的心理健康,減少他們出現人格障礙的風險。

在嬉笑玩鬧中,培育孩子的情智雙商;在親子時光中,構建孩子的人生藍圖。

9歲男孩質問老爸要工資:認真陪玩的父母,勝過10個補習班

玩樂中蘊藏教育,是最高效的教育方式。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指出,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金錢,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

與其費盡心思給孩子編織完美未來,不如陪他們在嬉笑玩耍中,攜手奔向遠方。

父母的用心陪玩,是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

願我們每位父母,都能真正享受陪伴孩子玩鬧的樂趣,在為孩子童年留下一抹珍貴回憶的同時,也能在盡情歡笑中找回真正的自己。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畫荻教子(hoedu03),轉載授權請聯繫後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