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火鍋展覽會之旅,讓我們打開眼界。瞬間顛覆了三觀。

1.原來火鍋店裡的絕大多數食材都是真空包裝,不是新鮮的。比如鴨血、毛肚、魚肉、玉米棒、山楂汁......這些都是從外省的批發商手中統一進貨,保質期能有一年。

2.現在有些火鍋店甚至都沒有廚房,底料加開水融一下就行了,食材直接買真空包裝的解凍擺盤,以後去火鍋店別催菜了,直接上包裝袋自己撕吧。

3. 連扯麵都是真空包裝的.店主信誓旦旦地向我們保證:“我們的扯麵不用接受專業訓練也能扯,掃碼跟著視頻學就行!”

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4.現場連鱷魚肉都有,並且店家還在旁邊擺放了一個鱷魚模型以供想象。注:經現場諮詢,獲得許可證的人工養殖鱷魚肉用於食用是合法的。

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5.現在鍋底料的形狀花樣百出,元寶形,愛心形,貓咪形等等,但嚐了一口,還是熟悉的味道。

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6.發現跨界思維已經蔓延到了火鍋行業,賣果汁兒的大哥指著對面賣蘸料的攤位以及旁邊賣底料的攤位意氣風發:那也是我們家的,你們嚐嚐?

7. 詢問“辣椒梅酒”這種奇葩聯名的靈感是怎麼得到的,店主回答:胡搞的。

火鍋店原來是這樣搞的!我的三觀被重塑了。

8.現場有位年輕人給我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前幾年在工體附近開了一家火鍋店,前期投入可能也就八百萬左右吧。一兩年差不多也就回本了。火鍋店最貴的不是食材,而是租金和人力,一月下來成本就要五六十萬。幾年開下來,我還有了幾家小分店,當時跟著我的店員們也都能當個小店長。他們運氣好,專科一畢業就跟著我,現在店裡端盤子的可都有985畢業生了。

9.儘管已經提前有了思想準備,但火鍋店的利潤空間之大還是超出了編輯們的想象。比如上面提到的火鍋扯麵每根平均成本不到一塊錢,但是在店裡售價可以達到16塊,整整翻了16倍。

10.wow,看了這麼多之後感覺實現財務自由的方式就是開火鍋店了。但隨後據現場瞭解,平均開一家海底撈需要700-800萬,宣稱6個月即可回本;開一家大龍焱需要400-500萬,18個月回本;呷浦呷浦需要230萬,14個月回本......我查看了一下銀行餘額……dbq,打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