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廣東臺山人,12歲開始臨摹古畫,17歲移居香港,21歲在廣州首次舉辦個人畫展,22歲留學日本京都堂本美術學校,25歲回國。出版畫冊多種。創作中西兼取,注重寫生。饒宗頤評價其動物畫時說,“善深所寫的走獸禽鳥,不單在今日可稱獨步,即使古人之中,亦難數出幾個有這樣的造詣。”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師承——不是“二高”的學生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楊善深是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中,唯一與“二高”沒有形式上師承的人,如何理解?

黃大德(廣東美術史學者):從資料上看,當時不少有名氣的畫家被高劍父拉入春睡弟子之列,如司徒奇在1930年因吳子復撰文“攻擊”高氏而力勸吳氏“不要這樣對黨員吃黨爭先人太過苛刻”而被高氏邀盟加入;又如被視為嶺南派的楊善深,到晚年才吐露箇中內情:自己是被高劍父硬拉在春睡弟子的註冊本簽上名字的,並聲明自己不屬嶺南派。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梁照堂(楊善深晚年弟子,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關山月、黎雄才是高劍父的弟子,趙少昂是高奇峰的弟子,而楊善深儘管曾隨高劍父學畫,並受到高劍父的鼓勵到日本京都堂本美術專科學校學習,但是,楊善深並沒有向高劍父施拜師禮,他們之間也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並非高劍父嚴格意義上的學生。從這一點來看,楊善深與“二高”沒有形式上師承。不過,楊善深注重寫生,遊歷世界,勤於寫生,他還在動物畫中,將撞水、撞粉這一嶺南畫派主要藝術表現方法發揮到了極致。當然,楊善深也打破了折衷的侷限,不斷地吸收好的藝術養分。我曾聽他描述,有一次展覽,主辦方介紹他曾留學日本時,他糾正說,自己去過日本,並沒有留學,而是自學,在楊善深的一生中,他一直強調在學習中摸索道路,擺脫束縛,不斷成長。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風格——把折衷派先天的直白變成含蓄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早期嶺南派畫家因為不滿保守主義而強調“革新”,大幅度把外來因素引用過來,“折衷”的結果是傳統顯得薄弱甚至幾乎消失了,東洋和西方的造型方法佔了絕對優勢。給人的感覺是意境過於直接,開門見山式的形象完全排斥了含蓄,而筆墨被逼肖真實生活的色彩和追求“科學”的技法代替了,這就形成了形似或火爆有餘,深厚純粹不足之感。如果說嶺南派第一代畫家或後繼者早期存在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那麼,第二代畫家當中有人想到:如果按照二高時代嶺南派的固定程序、並頑強地鞏固這種畫風,並非嶺南派之福,而楊善深正是改變這種缺點的畫家之一,對此您有何看法?

張素娥(廣州藝博院保管部主任,《楊善深傳》著者):在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中,楊善深在繪畫的題材上涉獵極廣,擅花鳥,又兼家禽、魚類及昆蟲等動物畫,並且都取得了公認的藝術成就。他出自嶺南,但敢於大膽突破前輩的束縛,取材全面,用筆沉著深厚,尤其是山水畫和走獸畫的突破,給嶺南畫派開闢了更廣闊的道路,他走的不是一般的“由巧至俗”或“神乎其技”的路線,除有文人寫意技法外,兼融入東洋畫特有的古拙與幽玄韻味,無論楊善深的花鳥、人物、走獸、山水等,均不落前人窠臼。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動物畫——善繪前人少畫之動物

記者:楊善深的動物畫也是頗具特色,所畫動物門類之廣,在當時的畫家之中並不多見,對於他的動物畫如何評價?

陳偉安(廣州藝博院院長):對動物的描繪,貫穿了楊善深的一生。在近現代畫壇擅畫動物的畫家不少,著名的有以畫馬聞名的徐悲鴻,以畫獅著稱的李可染、高奇峰,然後,當代動物畫壇中,像楊善深這樣畫過如此多種類動物的畫家則寥寥無幾。楊善深筆下的動物無不栩栩如生,他在注重動物造型姿態的真實性外,更側重研究其性情特點的顯露。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如此喜愛描繪動物,除了個人的喜好及高劍父的薰陶因素外,應該和他的留日學習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楊善深在日本留學兩年,隨堂本印象學畫,堂本印象屬於竹內棲鳳一派,竹內棲鳳以畫飛禽走獸著名,楊善深毋庸置疑地受到了他的影響,這也應該是他致力於描繪動物的一個誘因。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書法——行草的飛揚、金石的酣醉

記者:在楊善深的作品中,書法作品也佔了一定比例,並且備受時人推崇,如何評價他在書法上的成就?

梁照堂:楊善深的書法在嶺南畫派的畫家中尤其出眾,他的書法訓練注重臨碑帖,古樸稚拙,既傳統,又是非常現代的,查遍中國的書家,沒有人像他那麼寫的,他是書法作品具有獨特個性的畫家。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張素娥:楊善深常喜以禿筆書草篆題跋,跋書有行草的飛揚,又有金石的酣醉。作為畫家的楊善深,與一般書家所不同的是,大膽地運用了繪畫用筆的中鋒、側鋒、破鋒、逆鋒來書寫,且善於安排書面,講求造型,喜歡用深淺、乾溼、徐疾等變化。他的字使人感到逆、拙、重、厚,沉,是他按主觀意圖把漢碑的造型、結構加以創造使然。如高劍父《湖邊碟影》一畫,“湖邊碟影”四個字是楊善深題寫的,如果將題字遮去,單看原畫,會有缺失之感,此為題跋價值所在。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後人訪談——

楊天頤:字畫之外的事,父親完全沒興趣,我一直希望擺脫父親的影響

記者:在楊善深先生的8個子女中,你是唯一延續家學、投身繪畫的,聽說楊老並不支持子女習畫,是這樣嗎?

楊天頤(楊善深兒子,畫家):是的,在我年幼時,父親就一直跟我們講,學畫畫是可以,但是不能靠畫畫為生,切不要將畫畫當飯吃,那樣的話,日子會過得很苦。我後來成為一名畫家,主要還是自己喜愛畫畫,我會主動去看父親寫字、作畫,在旁邊偷偷學,父親寫字,我就為他準備紙張,給他研墨,以此得到偷師的機會。當時家中也掛有很多大師的作品,都是父親所藏,其中就有齊白石、黃屏虹、張大千、徐悲鴻等名家的作品,這對我的藝術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記者:楊老對你的繪畫是否會有一些指導?你在偷師中,得到了一些什麼收穫?

楊天頤:實際上,我在學畫早期和父親的交流並不多,父親在家中很嚴厲,很少和家中兄弟姊妹們聊天,他將全部心思都花在了畫畫、寫字上,在他看來,世界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似乎都和他沒有關係,在他的一生中,從來沒有停過筆,一輩子都非常勤奮。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我和他在藝術上的交流,還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當時他已經八十多歲,有時間了,他也喜歡來北京,住在家中,和我聊聊寫字作畫的事。跟我爸爸聊天,字畫之外的事情,他完全沒興趣。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我也會拿些我的畫給他看,父親都會給我一些指點,怎樣用筆,如何用水和墨。我父親是極好的老師,他對學生從來沒什麼保留,在這方面,我印象很深刻。儘管父親有不少弟子,但是,他也一直跟大家講,不一定要學他,把基本功打好了,多練習和琢磨,就會有自己的風格,跟老師學得越像,也就等於畫得越失敗。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我其實還是受到了父親很大的影響,我一直希望擺脫父親對我的影響。當然,父親的勤奮是叫我謹記的。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精品大多在港臺藏家手中

記者:楊老所說的畫畫是“苦事情”應該和他的勤奮有很大的關係吧?

楊天頤:畫畫確實是“苦事情”,在我家中,可以見到紙片、石頭上面都是一些字畫,這都是父親畫的,他一生愛好遊歷,也會帶回來一些什物,這也成為了他創作的材料。父親在藝術上下的苦功,我在後來整理他的遺物時,更是深有感觸。父親去世後,我將他的碑帖都運到了北京,從他收藏的碑帖數量來看,確實可以看出他下的苦功夫。和他同時期的畫家相比,父親的創作題材之廣,在書畫領域的成就,都和他的勤奮分不開,當然,其中也有父親對藝術的強烈感情。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記者:楊老去世已有5年,對他的作品的整理和研究情況是怎樣的?

楊天頤:我在北京也經常有人向我提到這一問題,也有出版社希望出版父親的作品。但是,由於目前父親的作品在國內流傳的比較少,大多集中於港臺的十幾位藏家手中,市場上很少見,即使市場上出現的父親的拍品,精品和大尺度的作品均不多見,這當然不是好事,因為研究者看到父親原作的機會很少,對他的作品的傳播也不太好,但是,這也沒辦法,家人也控制不了。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父親離世時,家中也沒有剩下多少作品,甚至可以說家人手中沒有多少父親的代表作,父親生前一直就期望自己的作品流傳到社會,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捐贈給了一些機構。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趣聞逸事——

愛穿長衫,不苟言笑

2004年離世的楊善深,廣州畫界中人對其依然有著很清晰的記憶,“楊老總是一身灰色長衫,言語不多,去世前兩個月,還曾在廣州出席一個展覽開幕式,身體健朗,步速依然很快”。張素娥因為籌備楊善深藝術館以及後來寫作《楊善深傳》一書,與晚年的楊先生接觸較多,楊曾解釋其愛穿長衫的原因:“我穿長袍,一來為了方便;二來,我是一箇中國畫家,穿長袍更適合我的身份。”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在盧延光的印象中,楊善深則“像老農般木訥”。“他不善言語,所有的言語都放於畫上,題於紙上,我十多次與先生同一飯局,他都沒有炫耀偉大,閃爍成就,指點江山,從不背議他人,激揚清俗,顧左右而言他”,盧延光感嘆,在他所見的文化人中,最不善言辭、拙於表達的,要算楊善深了。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喜歡遊歷,重視寫生

張素娥還記得,楊善深先生經常揹著一個軍用挎包,裡面塞有乾糧以及可以摺疊的畫架,以便於隨處寫生。楊善深一生頗喜遊歷,梁照堂先生說,在他所瞭解的畫家中,楊善深先生是最熱衷遊歷名山大川的,其眼界也與其他畫家有所不同。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重寫生是嶺南畫派之特點,談到寫生的意義時,楊善深先生就認為,“長期寫生使畫家的生活面寬廣了,對生活的瞭解逐步深入了,對生活感受自然就豐富了。現在有些畫家喜歡以拍照片代替寫生,其實細分之下,兩者的箇中感受是不同的,畫家因為面對真實景物而引發的感受,正是從事藝術創作的原動力。”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堅持冬泳,畫壇“健者”

楊善深被稱為“嶺南畫壇之健者”,梁照堂認為,“健”不僅指楊善深筆力蒼勁,實際上也指楊善深先生身體之康健。楊善深晚年身體並無大礙,奔波於各地,有時看一場展覽,經常站立兩三個小時,張素娥說,在她所見過的前輩畫家中,楊善深看展覽相當認真和仔細,並無捧場、報到、走人的應酬之意。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以91歲高齡卒於香港半山寶珊道寓所,值得注意的是,嶺南四傑均非常長壽,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享齡分別為88歲、91歲、93歲,他們的高壽證實了繪畫有延年益壽之用。不過,張素娥也發現,楊善深有冬泳的習慣,平素也堅持冷水浴,或許,楊善深一生擁有健康體魄、飽滿的精神和其熱衷鍛鍊有著一定的關係。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畫論——

論善深師的“筆筆用筆,筆筆重”

國畫家描繪物象的表達方式,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以神寫形,例如八大山人、金冬心、齊白石、關良等;第二類,以形寫神,例如郎世寧、徐悲鴻、黃胄、劉奎齡、劉繼卣,以及所有嶺南畫派畫家,高劍父、高奇峰、黎雄才、司徒奇、趙少昂、黃少強、關山月等等。善深師身為嶺南派的大師,也不例外,也是以形寫神的代表畫家之一。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國畫家在筆墨、用筆多寡方面有兩大極端追求:一是筆墨繁複,一心追求達到“加無可加”的境界;一是筆墨尚簡,以少勝繁,以追求“減無可減”為其畫畫目標,楊善深老師就是這類畫家的代表之一。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善深師這種“以形寫神”,筆墨簡練,用筆減無可減的表達方式,在他的動物畫中特別明顯,例如他寫的松鶴、小鳥、昆蟲、人物等等都無不簡練。善深師寫畫總是在畫面上某一地方留一點空間來“表演”他那獨特、乾澀卻強而有力的線條。可以說他保留了中國畫傳統優點,不像有些時下嶺南畫派畫家,只重渲染,線條用筆都較為忽略。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在這些簡潔、幹、淡、白的線條後面,他往往喜歡用濃或較濃墨色繪畫另一層次,以造成前後對比。通過這種方法他巧妙地避免像西洋畫那樣用層層疊疊的光彩、陰影來表達前後。例如他喜歡用幹筆線條形式畫竹或草,但在幹、淡、白的竹、草線條後面,配以重色或重墨的鸚鵡、小鳥或動物。這樣的畫法簡潔而有效,是善深師經常採用的。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善深師崇尚“減無可減”,追求“以形寫神”,他主張繪畫重用筆及用“重筆”,他主張“筆筆用筆,筆筆重”。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基於以上因素,善深師的繪畫語言落筆肯定,簡潔明朗,形神具備,無多餘筆墨,就像他個人性格,木訥寡言,但藝術追求目標清晰明確,意志沉雄堅定。善深師是真的人如其畫,畫如其人!(司徒乃鍾)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楊善深 70幅走獸禽鳥欣賞


(圖片來自網絡,觀者自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