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避坑小指南

1.避免銷售坑


不要被銷售員誇大保險責任或不專業解說而迷惑,最重要的是瞭解合同條款責任。


2.避免健康告知坑


做好投保時的健康告知,懂得哪些需要告知,哪些則不需要告知。隱瞞健康問題有風險,理賠時會有既往症拒賠,也有追溯過往病史拒賠的案例。


3.避免價格坑


重疾險定價很大的關係:在於該保險公司在核定價格時所計算在內的成本和目前公司所處發展階段的盈利標準。相同的保額有的保費重則翻一倍,其實跟保險條款責任沒多大關係。


4.避免返還坑


本來可以花1塊錢就能買到,最後卻花2-3塊甚至更多的錢,然後保險公司承諾返還1快錢,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迷信返還型重疾。性價比和保障條款有待考量。重疾保障責任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重疾險也沒有消費型的概念,除非買的是一年期的產品,如果是定期或終身保障的重疾險都不算消費型,因為合同有現金價值,也有身故責任,都能保障到自己的利益。


5.避免附加險坑


很多保險產品一個主險搭一大堆的附加險,但其實很多附加險的保障不高,性價比低,但是保費卻不低,而且只要主險賠了以後附加險很多都終止了責任,也就拿不到附加險的理賠款。如果把每一種責任分開來買,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6.避免短期坑


一年期的重疾險首先如果出險了就再也無法買到保險,而且一年期的產品每年費率都會增加,一旦停售也無法續保。雖然看著一年期重疾很便宜,但是放在終身的時間長河裡,劃下來保費的費率更貴。最大的風險是:出險了就再也無法續保也無法買到別的重疾險了。


7.避免理賠次數坑


有些產品用理賠次數很多做噱頭,其實理賠是根據條款責任來定的。比如定義疾病責任條件跟苛刻那就有可能理賠不到;還有疾病分組不合理,把高發常發的疾病都放在同一個組別,賠了這個就賠不到另一個;而且對於人體健康來說,再多次數基本也用不上,按很多公司理賠案例來說,賠三次的概率都很低,更別說更多次數了。


8.避免輕症中症坑


輕症中症定義非常關鍵的,有些產品把可以列入中症的放在輕症,重症的放在輕症或中症,這就直接導致理賠款變少了。本來可以賠20萬,最後卻只有6萬,這就是疾病定義責任不合理了。


沒有完美的產品,也沒有完美的重疾險!

根據自己的需求,瞭解合同條款責任,把風險降到最低,還可以選擇組合搭配重疾險,做到風險保障更全!


保險買對了,才是真的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