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关注】中国东北角脱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韩宇、李建平、强勇、闫睿

这里是中国东北的东北角。

曾经,原始、荒凉与贫穷如魔咒般纠缠、禁锢着这片旷远苍茫的大地。

今天,一群顽强、乐观、奉献的勇士,誓与贫困搏斗,书写壮丽史诗。

2020年,中国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中国东极”迎来“全面小康”的新曙光,“中国北极”在脱贫攻坚中找到了“北”,“高寒禁区”里的鄂伦春人告别苦寒大步迈向小康。

春已至,贫正去。随着黑龙江省宣布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东北角脱贫攻坚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中国东极”迎来“全面小康”新曙光

当新年阳光照射“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的大地,这里已甩掉贫困“旧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光景。

清晨5点,70岁大娘屈晶开启新一天劳作,烧水起灶,赶制粉皮。水汽升腾中,日子的热乎劲儿,让人忘记了屋外还是乍暖还寒。“现在一天能做50来张粉皮,往超市里送。”她说。

患病老伴给家庭带来的贫困,曾让屈晶丧失了天伦之乐。她十几年如一日,笑对日子的艰难。

无论多难,屈晶都没向命运低过头。她起早贪黑,推自行车送粉皮,腿落下了病根,如今稍微多走些路,就得吃去痛片。

随着脱贫攻坚好政策照亮“东极”,屈晶迎来幸福曙光。从住房、医疗到发展边贸、光伏发电等产业,抚远的脱贫政策让她看到希望,干劲儿更足。

“比以前强天地啊。”柴火正旺,暖意融融,住在崭新彩钢房内的屈晶在灶旁娓娓道来,她去年收入了24513元,这有她做粉皮、种小菜园的收获,还有公益性岗位和享受国家、地方好政策的补助。

每一分钱,她都记得仔细,花得精细。腊月里赶集,屈晶一口气买了猪前槽肉、猪手和5斤牛肉,“过年了,孩子想吃牛肉。”屈晶说,只要还能劳动,她就要坚持干下去。

疫情来袭,驻村工作队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仍然惦记着屈晶的生活,还给她带来了又一个好政策,“我们带资入木耳种植企业,风险不担,一年下来还能再收入千八百元。这几天合同都已经签了。”屈晶说。

如今在抚远,脱贫户“想干事、要干事、干成事”的信心特别足。他们说,国家政策好,没有理由不往前奔。

“供一饥,不能向人家要百饱。”在脱贫户康丽艳家中,她跟记者盘算过去一年的收入,“2019年养了8头猪,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帮着找销路,卖了4万多元。”

康丽艳家从前的日子并不如意。她和丈夫身体欠佳,靠打工赚钱,日子过得紧巴巴,想买豆油都得左右掏兜、前思后想。“那时候挣点钱光打针吃药了,就寻思混一天少一天吧。”康丽艳神情中透出苦涩。

村干部起初动员康丽艳养猪,她怯怯地没底气,寻思“养不好可咋整”。几经开导,她在2017年养了3头猪。

“小猪崽儿刚抱回来时20多斤,卖的时候400多斤。”康丽艳笑得合不拢嘴。一旁的村干部搭话道:“那猪养得跟年画里一样,圆滚滚的,邻居们都来学。”摸出门路后,康丽艳开始扩大养殖规模。

就这样,好日子一串一串地来了。康丽艳一家搬出住了30多年的小草房,住进新的彩钢房,还置办了大衣柜。“结婚都没有大衣柜。”康丽艳说,“有新房了,生活顺了,养上小猪和家禽,这日子就转起来了。”

从眉角向下到嘴角上扬,康丽艳家墙上的几幅照片,记录着生活的变化。康丽艳说:“你再看看我这门帘上的挂贴。”

(看齐整理自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