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商道酬信

组诗赏析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老宅

破瓦泥墙春梦存,长街风暖老宅门。

沿途草缝虫声远,近水石苔乡味浑。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耳边挂满搬迁事,醉我全凭酒一樽。

谷雨

谷雨登台绿色新,自凭雅兴踏芳尘。

放开田野欣迎夏,守住雄安欲别春。

风去浮华星伴月,愁来老酒梦催晨。

和君说起昨天事,这碗清茶也醉人。

闲吟

岁月无情戏老翁,心闲瘦笔自跟风。

苦牵诗句群中混,笑引春华纸上融。

试手才知今日浅,摇头不管几时红。

街边底事何堪问,直把闲云扣砚中。

送春

送走芳菲人影单,无眠倦体伴花残。

榆钱落地行囊瘦,野草偷生夜梦宽。

春去多添三夏苦,秋来空对一川寒。

浮尘寂寂朦胧困,欲别东风不忍看。

半笠翁说诗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半笠翁说诗 情真语真话君诗

酬信兄老来酷爱经典诗词,并勤于创作。在群里常見到他的大作,每次读来,都会给人带来一种艺海拾贝的喜悦。但我发现酬信兄的诗学实践,只写标准七律,少見七绝,绝无词曲杂类。看出酬信兄真有一番“抱瓮灌园",纯朴守拙,无所刻意用机的雅兴。

因为勤于创作,选的开发面又不宽,所以看他一首首的七律诗确是已渐入佳境,个中已能品出诗家之三昧。

首先是他已牢牢的抓住了诗的抒情的本质。

都说"诗言志"是中国诗词的"开山纲领“,这"志"指的就是主观情志和情感体验。这种感情体验应该是对客观外物的一种反应。只有这种反应,才是诗要表现的终极对象。所以,诗的本质是抒情。抓住了抒情,就是抓住了诗的本质。他的一首题为《老宅》的七律:

破瓦泥墙春梦存,长街风暖老宅门。

沿途草缝虫声远,近水石苔乡味浑。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耳边挂满搬迁事,醉我全凭酒一樽。

老宅 --- 商道酬信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前边的"破瓦泥墙""长街“"老宅""草缝虫声''等都是为以景引情,蕴情于景所作的铺垫。到"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痕。"才合盘做出了自己做为一个老年人的怀旧之情。

确实,作为一个一生在农村度过的老年人,面对雄安新区的从天而降,他心头产生的不只是奔向新生活的喜悦,更主要的是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如,在下面这首诗中他是这样写的;

谷雨登台绿色新,自凭雅兴踏芳尘。

放开田野欣迎夏,守住雄安欲别春。

风去浮华星伴月,愁来老酒梦催晨。

和君说起昨天事,这碗清茶也醉人。

谷雨 --- 商道酬信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谷雨到了,芳春即逝,老友趁兴踏芳,这是情理中的事。可他却别有一番情怀;"放开田野欣迎夏,守住雄安欲别春”。对春之将逝,他没有那些文人雅士的惜春留春的闲情逸致。他对夏天的到来是欢迎的,因为只有夏天的炙热才能换来秋天的丰收。可他又说要"守住新安欲别春。"欢迎“夏",又说"守“住"春",这不是矛盾的吗?可别忘了,这句中还有"雄安欲别"四字。此春非气侯之春,而是雄安新区将要催"别"的故乡热土。后边一句

"和君说起昨天事,这碗清茶也醉人。"中的"昨天事"是什么事,当然是几十年来生我养我的故乡发生的故事。这碗"清茶"里已溶入了太浓太多的恋旧之情,饮之即令人陶醉。

还有就是对自已"野草"人生的感叹。

榆钱落地行囊瘦,野草偷生夜梦宽。

人家"送春"是对芳菲百卉的婉别,而他提到是"榆钱"。榆钱,在这里是利用谐音创造的一个意象,借指的是"钱",是财富,"榆錢落地",而不是"榆钱"归手,在一个"野草“人生的路上,"榆钱"一路"落地"是常事,所以,只能落得是"行囊瘦"了。这看来是个遗憾,但是它换来的是一辈子心情坦然,达观豁达,晚上睡觉蹋实,连作起梦来也心"宽"。

这种"野草”人生情怀,还体现在他对田间劳做和收获的感叹上。

春去多添三夏苦,秋来空对一川寒。

眼看春天将要过去,他马上想到的是又累又热的三夏农田的大忙季马上就要到来了,而忙累一夏,到了秋天收获是什么呢?往往是非常微薄的,只能"空对一川寒“。

都知道,诗是语言文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所谓诗的语言,就是诗化的语言,就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作诗如下一盘围棋,语言就是棋枰上棋子,无论是哪个棋手下棋,都是极力的想用最少的棋子围出最大的"地"来。这就是说,诗的语言一定要有"张力"。

异质冲撞是语言"张力"的一个主要产生因素。

把具体的和抽象的,逻辑的和非逻辑的等不同类的词语扭合在一起,让它们互相磨擦,互相拱劲,互相斗争,终于冲破了语言的理性枷锁,释放出诗意的"张力"。这种语言现象在酬信兄的七律诗中也时有出现。如《闲吟》一诗中说道:

岁月无情戏老翁,心闲瘦笔自跟风。

苦牵诗句群中混,笑引春华纸上融。

试手才知今日浅,摇头不管几时红。

街边底事何堪问,直把闲云扣砚中。

闲吟 --- 商道酬信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首句的"岁月"本是一个表述时间的抽象概念,可诗人却怪它没有只有人才能有的"情",可是它却有只有人才会的"戏‘'弄玩法。更何况它"戏‘"的是有血有肉的“老翁"。把有生命的具象的词和无生命的抽象的词硬是扭合在一起,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奇特的审美视角。岁月的流失,和老翁的无奈,形成了一个必然的反差。这个反差是人人司空见惯的,可用这种手法表现出来,就给了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苦牵诗句群中混"这一颔联的上句是最能体现诗句"张力"的佳构。"诗句"是一种诗词的构成部分,它随然可以是奥妙的,绮丽的,但绝不会是有生命的,绝不会是可以像狗一样随便"牵"着走的。而且说的还是"苦牵"。这说明这条"狗"还是不太驯服,不太听话的,所以老翁牵着它才费力,才“苦"。"牵"放在正常语境里是对付狗羊之类的动物的动词,"诗句"和他是异质不搭边的。牵着"诗句"走是不付合逻辑的,是不可能的。但想到老人家不怕学诗之难,吟句之苦,始终如一,不锲不舍,一直坚持学过来,这又是合情合理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从诗的要求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理的可能較好。"这种违反逻辑的不可能和合情合理的交汇点正是诗句"张力"的发生点。比如郑谷的《少华甘露寺》中有句:"上楼僧踏一梯云",本来梯在楼内,不可能为云所到,更不可能为僧所踏。可是甘露寺就埋藏在云中,满寺云雾,这样,"僧踏云"也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把"梯“与"云"扭合与一处,这就使人产生很多联想,也就是使句中存有很大的张力。诗翁"苦牵"着“诗句"那里去,不是去赶集,不是去走亲戚,而是要在诗群里去"混"。这个"混"字用的好!不是故作姿态的说是去学习,不是目空一切的去显摆,而是说自己在群里"混"。这个"混"字,在这是掺杂在一起的意思,是鱼龙混杂的意思。在这里表现出了这位自称"野草"的老诗人的一种高贵的自歉情怀,他把群里的诗友们都推许为"龙",而自己是"鱼"。读至此,眼前不由你不生出一幅漫画;一个须发皆白戴眼镜的小老头,费力的牵着一条名叫"诗句“的不听话的狗,在诗人群里转悠……。把本是庄重的内容,以诙谐风趣的笔调来表述,亦庄亦谐,寓庄于谐,达到庄与谐的完美统一,使人产生另外一种遐想,这也是诗句“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酬信兄自知自己苦苦劳累一生,早年并没能打下深厚的文学底子,也并不想追求在诗词创作上夺标拔筹,飞紫走红。他只是在自己开垦出来的这块诗田上默默耕耘。 尾联,街头巷尾的俗事闲语对他来说是不足以挂耳的。有敢飞过来的,对付它,诗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把闲云扣砚中"。这无疑又是一次非逻辑的异质扭合,异质冲撞。街头巷尾的俗事闲言,是看得见,听得到,却抓不住的,所以老诗人才把它说成是"闲云",既使是“闲云"了,也终归是"云",老诗人却有办法“直"把它“扣硯中"。硯虽是沉重的,但也扣不住"云"呀。进一步思索才悟到,原来"硯"也是另有所指的;"砚"是诗人写诗创作,磨墨沾笔之硯,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为"诗词创作"。通过一番异质扭合的不可能,却产生了合情合理的结果。这就是酬信兄诗词语言艺术引发了读者的联想,焕发出来的张力。 统观酬信兄的七律诸诗风格,我欲把它比曹操的古风,显然它比曹公少了些英雄气慨。欲把它比作李白的五古,他又比诗仙少了些浪漫放诞的豪气。他只写七律,而杜甫也是以七律成名,奠定了七律千年发展的基础,他们总该有很多相似之处了吧?但他比之杜诗又总显的太平淡,就如泉水之与酒。浓郁的酒刺激虽大,但过一会儿就过,反是水能解渴润谁人滋养人身。他的诗与诸大家比,都明显的感觉到太平淡,然而平淡中有张力,有韵味,就有可能臻于文学的高层境界。平淡的几近白色,而白色的日光,竞是七色光合成,真是越简单越神秘!酬信兄一生住在农村,白洋淀的沃土碧水滋育了他纯真率直的性格,体现于他创作的诗中就是天然去雕饰,不用拐弯抹角,说真话,抒真情,"真"字才是对酬信兄七律诗最恰当的评语。

沁芳诗词赏析 ‖ 眼底唯存今日景,心头难忘旧时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