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纽约时间1月23日晚间,位于纽约唐人街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的藏品仓库遭遇大火。近8.5万件记录美国华人移民史的珍贵藏品很可能在救援过程中被水浸,难以修复。这家博物馆搜集并记录了华人近200年在美国大量的生活片段以及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包括19世纪华人赴美以来极为珍贵的信件、照片、报纸、身份证件及1882年排华法案文件等。今天,我们跟随摄影师一起来看看80年代的唐人街影像,了解那些镜头下的人和事。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月23日晚火灾现场

纽约时间1月23日晚间,位于纽约唐人街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的藏品仓库遭遇大火。近8.5万件记录美国华人移民史的珍贵藏品很可能在救援过程中被水浸,难以修复。

这些文物被消防水浸泡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它们带到了洛克兰郡一家工厂的冷冻空间中,用以拯救这些藏品。

3月底,在经历了2个月的干燥处理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以进入冷冻空间,整理、筛选这些档案。虽然部分文物有幸保存,但例如《中美时报》等报刊的处境则较为糟糕。直到1970年代前,这些报刊记载了纽约华人的生活、文化和政治。

目前,博物馆方面已准备好步入重建复原之路,正在为修复文物发起筹款,而着火原因依旧在调查。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美国华人博物馆

据了解,华人博物馆的主馆与档案馆分设两地,此次起火的是茂比利街70号大楼的四、五层,博物馆的档案馆位于二楼,惨遭殃及。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博物馆-主馆外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博物馆-主馆内

1980年,美国华人博物馆成立于曼哈顿唐人街,前身是由历史学家John Kuo Wei Tchen以及Charles Lai发起的纽约唐人街历史项目,其目的是增进对华人历史和身份的了解,并解决“如果没有口述历史,没有照片记录,没有任何研究和收藏,老一辈的历史将被人遗忘”的问题。

2005年,在当时纽约市市长Michael Bloomberg的捐赠下,博物馆获得了Carnegie Corporation 2000万美元的部分基金款。

2009年,博物馆迁至中心街215号,主馆设计师为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林徽因的侄女。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林璎接受采访

华人博物馆搜集并记录了华人近200年在美国大量的生活片段以及各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包括19世纪华人赴美以来极为珍贵的信件、照片、报纸、身份证件及1882年排华法案文件等。在巩固华裔一步一脚印的奋斗史的同时,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和交流教育活动,不断鼓励参访者参与到当代议题及历史的对话之中。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会聚:收集和记录美国华人历史”展览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档案馆内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档案馆内

80年代的唐人街影像

1980年代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来自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移民大量涌入纽约,这波移民潮为唐人街带来了新的生活。

刚成立的华人博物馆,委托摄影师巴德·格里克(Bud Glick)记录唐人街在邻里发生的主要变化,包括街头生活、人和家庭场景。

在巴德的镜头下,不带猎奇,我们看到的是30多年前唐人街的真实生活。农历新年街上散落的爆竹衣,纽约某制衣工厂坐在堆起的布料中劳作的女工,还有“光棍公寓”里吃饭的男子等等。这个拍摄计划记录下了唐人街所经历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比张干琦拍摄美国纽约唐人街的要早十多年。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4年,纽约唐人街农历新年。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4年,纽约摆也街(Bayard St)上的农历新年。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1年,纽约加萨林街27号,Frankie Wong站在他的杂货店前。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显利街。

在加萨林街和显利街交界,Frankie Wong拥有一间海鲜店。显利街(望到东曼哈顿大桥),店外员工在街道上的海鲜进行分类和搬运工作。Frankie的儿子,Freeman告诉Bud,正在吸烟及搬运一袋带子的男子是他一位叔叔,已身故的Yee Lam Chan。Yee Lam的儿子Tseuk (Joe) Chan,在图中右边望向箱子里。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3年,中央街202号3楼Geolan运动服装厂。

Bud在单身公寓遇上的Mo Sze Keung,叫他到工厂找他,工厂主人开门时对Bud相当怀疑。但Mo在为Bud说话后,厂主向Bud展示微笑,邀请他进去拍摄。工厂于90年代关闭。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3年,Geolan 运动服装厂,Mo Sze Keung。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1年,纽约加萨林街27号,Frankie与朋友的店铺的后方打麻雀。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摆也街单身公寓内,68岁的吴先生。

因为种族歧视及排华法案,一群男士会在单身公寓中一起居住。

Bud在长者中心的一次活动中,遇上吴先生。他不懂得说英语,但不知怎地,他们安排到让Bud为他拍照,他与3位男士居住在这间公寓内。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柏也街单身公寓。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1年,纽约,赵太太在她的公寓中。

Bud在唐人街长者中心遇上赵太太。由于美国移民法律原因,她与丈夫的婚姻大部分时间也是分隔两地。在她移民不久之后,他离世了。她独自在Pearl街的公寓内生活。

Bud在长者中心为她拍了几张照片,印制了出来送给她,问她可否在她的家中拍摄,她同意了。她家中设有一个丈夫的神位。她把Bud拍摄的照片,放置在丈夫神位旁边。Bud记得,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3年,纽约爱烈治街9号,Kam Ho Lee与他的外孙Vincent Lee。

Vincent记得他的爷爷来自古巴:「他说西班牙语,他在一间餐馆工作,在1965年来到纽约。来到纽约后他退休了,在我们年幼时,每当父母出外工作,他便照顾我们。」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柏也街,一位货物经销商人。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PS1游乐场。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肯莫街41号。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1年,纽约鲍德温 ,周生与周太太。

“周先生是活泼、擅于说话的男士。他在一间旧式手洗洗衣店打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讨厌。他对自己在这个国家的经验感到痛苦,因为他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在中国),30多年来没有再见到她。最终,他妻子成功申请来到美国与他团聚。当他们再遇之时,已不认得对方。这是个悲惨的人生,但他慢慢已学会了承受它。他对他太太很好。对他们来说,每天在一起已是最珍贵的事情。” 口述历史学者Yuet-fung Ho说。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茂比利街46号,Wah Nan公司。

在店铺的后方,这是一群男子的社交聚会地点,在这里Bud拍摄了更多照片。人们会把信件放在这里,有人说,店主会为不懂写字的人们写信。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Rebecca与她的孩子在厨房里。

Bud在位于44号东百老汇大道,即他们办公室楼上的唐人街员工及工人协会(Chinatown Staff and Workers Association)办公室遇见Rebecca与她的丈夫。其后Bud到他们的公寓拍摄。

对Bud来说,这张照片对这个拍摄计划非常重要。大批年轻家庭来到,唐人街正在经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这张照片有助诉说出这个故事。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布朗克斯,Sam Wah洗衣店。

钱女士的丈夫Quock,在1981年12月29日,于Creston大道的一宗洗衣店抢劫案中丧生,时间点正是Bud拍摄这张照片的几个星期前。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2年,纽约摆也街单身公寓。

带你看看被大火“毁”掉的美国华人博物馆里,80年代唐人街的影像

1983年,纽约东百老汇大街2号三文治店。

据悉,纽约市政府已经在市府所有的建筑内为已经或即将修复的藏品确保贮藏空间,同时也在联系其他文化机构为博物馆提供帮助。博物馆近日也发起了修复档案文物的筹款活动。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学术价值而言,华人博物馆意义重大。官方决定重建的消息令人欣慰,希望能有更多文物可以修复成功,也希望博物馆能够早日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