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戚家軍在 倭寇必敗

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軍於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

戚家軍因為戚繼光從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

大明戚家軍在 倭寇必敗

明初,日本一些失意的土豪與浪人,在中國沿海地區,武裝走私,搶掠商民,當時稱為“倭寇”,以16世紀中葉最為猖撅,江、浙、閩為害最烈,被殺害的軍民多達數十萬人。倭患肆虐,舉國震動,沿海人民奮起抵抗。可是明朝官軍素質差,缺乏戰鬥力,擾民有餘,抗倭無能,致使沿海倭患日益嚴重。明嘉靖年間,參將戚繼光奉命抗倭,為提高部隊素質,先後幾次來義烏招募數批農民人伍,組建一支新軍。這支軍隊經過嚴格訓練,成為戰鬥力很強的精銳部隊,開赴抗倭前線。由於這支隊伍勇猛善戰,威震敵膽,屢立戰功,在平倭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建立了偉大的功績,被譽為“戚家軍”,又稱“義烏兵”。

公元14—15世紀,日本國內發生戰爭,一些失意的武士與貪婪商,在日本國內取得某種勢力的支持,到中國沿海從事走私、搶掠。他們勾結中國海濱的土豪、奸商、流氓、海盜和山寇,乘東南沿海防務空虛之機,登陸.肆虐。明成祖時,日本將軍足利義滿遣使入貢,受封為“日本國王”,與中國友好,代為拘捕海盜,遣返被倭寇抓去的中國百姓。明世宗即位後,沿海海商宋素卿畏罪潛逃,在日本糾集昔日的海盜。此時足利義滿去世,足利義植即位,王室闇弱,無力制止。海盜就與宋素卿勾結,借入貢為名,大肆搶掠浙東沿海各縣。不久,汪西峰、徐碧溪、毛海峰、彭老生等佔據海島,也聯結倭寇劫掠沿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安徽人王直亡命海上,與徐海、陳東等會合倭寇進犯臺州,自此東南沿海倭患愈演愈烈,尤其浙、閩兩省,由於官兵征剿不力,倭寇出沒無常,如入無人之境,甚至出現“明兵數萬之眾,賊常以矛走之”的情況,引起百姓驚慌和朝廷擔憂。

由於浙江一帶倭寇猖狂,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朝廷調戚繼光任浙江都司僉事,管理屯政。因祖上戚詳的戰功,封其父戚斌為明威將軍,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的父親死後,他就承襲了登州衛指揮僉事,後鎮守薊州。由於總督胡宗憲大力舉薦,戚繼光升任浙江分守參將,鎮守寧(波)、紹(興)、臺(州)。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繼光雖在馳援台州之戰中打了勝仗,但他深感明軍戰鬥力不強,一遇短兵相接,就怯懦不前,甚至臨陣脫逃。因此戚繼光想自己組建一支軍隊。這時,義烏喬亭人馮子明“投筆詣軍門”,晉見胡宗憲,願為朝廷抗倭出力,胡宗憲就把他介紹給戚繼光。戚繼光打算招兵組建新軍,馮子明就義烏有一批青年農民,曾為保護本地銀礦,把處州(今浙江麗水)來搶礦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馮子明自己參加過護礦械鬥,所以說起來十分生動。戚繼光聽後,知道了義烏農民勇猛、不怕死,心想若把這樣的農民招來,經過正規嚴格訓練,戰鬥力一定很強。當時在臺州隨戚繼光打倭寇的義烏人樓楠、丁邦彥、樓大有也都知道此事,贊成去義烏招兵。戚繼光於是提出“簡戎兵、制器具、明部伍、肅堂寨”的主張。胡宗憲同意他罷去所部舊兵,前往義烏招兵。正好此時,義烏縣令趙大河也上書胡宗憲。趙大河愛國心很強,他久聞官軍素質太差,民間流傳著“寧可遇倭賊,毋遇官軍;遇倭可逃,遇兵難逃”的順口溜,建議官府招募義烏民丁當兵,提高官兵素質。於是,胡宗憲又下令趙大河協助威繼光共同辦好這件事。

大明戚家軍在 倭寇必敗

自成軍起,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比較有名的大戰有:嘉靖四十年臺州大捷,經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鬥,十三戰十三捷,斬殺真倭三千餘,燒殺溺斃無算;福建之役,總兵力六千,經橫嶼、牛田、林墩三戰,斬真倭五千餘級,其中橫嶼之戰是一場精彩的步炮協同作戰,先以火炮擊沉倭寇戰船並轟擊倭寇大營,再以突擊隊強行登陸突破倭寇本陣,斬殺倭寇頭領。嘉靖四十二年平海衛,經仙遊、王倉坪、蔡丕嶺四戰,共斬殺真倭兩萬餘,福建倭寇被一掃而空,另於廣東剿滅勾結倭寇的海盜吳平,擊敗吳平手下的海盜三萬餘人,吳平逃亡海上。

大明戚家軍在 倭寇必敗

戚家軍得勝圖

隆慶元年,戚繼光及其老部下(戚家軍)三千人調往京師,督陣薊遼,戚家軍火槍隊易步為騎,成為中國第一支火槍騎兵隊。戚繼光督陣薊遼期間編練車步騎營三萬。隆慶二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突襲董狐狸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關請罪。萬曆三年,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入寇,戚繼光又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十五萬餘,這在日久承平的萬曆中興時期是很恐怖的戰績。

戚家軍的威名並沒有因為戚繼光的去職而低落,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萬曆朝鮮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頭功,其中許多人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將吳惟忠。

戚家軍百戰不敗的原因在於戚繼光的治軍思想極為先進,以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部隊,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發熕,還有鳥銃、倭刀、鐵甲,戚家軍的裝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

要知道三十年之後的日本最強悍的領先世界同列的薩摩兵團,全軍有兩萬只火槍,卻只有兩門輕炮,全日本到了江戶時代才開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現。而戚家軍作為一支地方軍隊,其火器的先進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機營。

戚家軍的紀律嚴明也是聞名天下,但凡出征時有擾民行為的一律斬首示眾,作戰驍勇、善待百姓,所以戚家軍無論在哪裡作戰都能夠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苗瑤等少數民族都為之誓死效命。

歷史評價

戚繼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豈無材勇?誠得浙士三千,親行訓練,比及三年,足堪禦敵!

胡宗憲:身經百戰,勇冠三軍,持廉秉公而士心鹹服,令行禁止而軍容整齊。執銳披堅,見賊則輕身先進;絕甘同苦,遇士則推腹不疑。白水能以寡而敵多,黎庶免荼毒之苦;花街乃以全而取勝,城隅獲安堵之休。隨旌麾之所指,即捷報之連聞。臺民共倚為長城,東浙實資其保障。

大明戚家軍在 倭寇必敗

戚繼光(嘉靖七年1528年—萬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調往浙江,招募新軍進行訓練,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橫嶼、平海衛、仙遊等戰役的勝利,基本蕩除東南沿海倭患。隆慶二年(1568年)調往薊州,加高加厚長城,修建空心敵臺,創立步、騎、車、輜 重諸營,邊境得以安寧。萬曆十一年(1583年)調往廣東,後罷歸登州,不久病卒。

戚繼光以捍衛邊疆為己任,屢克強敵,戰功卓著, 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等書傳世。

我是搖光

敬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一個什麼都發的公眾號

我與你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