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李 佛 莲等

鲜食葡萄因其鲜甜可口、味美多汁、香气宜人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云南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优质早熟的鲜食葡萄更受广大市场消费者的欢迎,占据市场优势。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积温高,无霜期长,是优质早熟鲜食葡萄生长的“天然温室”,有利于栽种的鲜食葡萄提早至3月上市。该研究对云南优质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早熟鲜食葡萄绿色生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青钱柳头条号网络首发]

1  促早品种

适宜品种的选择是葡萄促早栽培中极其关键的一环,促早熟栽培的葡萄品种具有可短枝修剪、需冷量少 、休眠期短、生长势强、芽眼萌发率高、适应性强、丰产性强等优点。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环境,适宜云南促早熟栽培的葡萄品种有‘无核白鸡心’‘夏黑’‘红地球’‘阳光玫瑰’和‘克伦森’。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2  栽培区域和方式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受热带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以及青藏高原气团的影响,加之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极大的海拔高差,形成了类型丰富且多样的立体气候 。

其中较适宜发展促早栽培的主要为亚热带地区,因此其具有春夏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低、日照充足、热量丰沛、降水少、有效积温高的特点 。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南亚热带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元谋、永仁、宾川、华坪、东川等,中亚热带区的玉溪、红河、弥勒、建水、蒙自、开远、石屏等,北亚热带区的楚雄、双柏、富民等。

在栽培区域需要选择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丰富、便于灌溉、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沙壤土地区,园区走向以保持空气流畅,光照充足为基础建园。栽培以搭建简易小拱棚和避雨棚的方式,以单干“ Y ”整形和“ V ”型架模式为主。云南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地势险峻,具备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相对少,有利于培养和发展绿色无公害的优质早熟葡萄产业。

3  促早栽培技术

3.1  冬剪

早熟葡萄的冬剪切不可盲目赶早,否则会导致树势衰弱、花芽分化不良、萌芽不齐等现象的产生 。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具体应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并结合葡萄品种特性来判断。如早熟产区元谋栽培的‘无核白鸡心’通常在10月中下旬开始剪,‘红地球’在11月中下旬剪。同时产区会出现葡萄后期不落叶的现象,可以在冬剪前15~20d喷施乙烯利、脱落酸、硫酸锌或磷酸二氢钾+尿素使葡萄落叶。这不仅有助于葡萄养分回流,促使花芽萌发,还有助于冬芽破眠,提高萌芽率。管理上冬剪前注意适当控肥控水,园区通风降温,喷施4°Bé石硫合剂或5°Bé防控病虫害。剪后及时彻底清园,降低明年病虫基数。并注意园区基础设施、排灌系统的检修更换,做好明年葡萄生产的准备工作。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3.2  破眠促萌

因气候特点云南早熟葡萄产区葡萄的休眠时间和需冷量不足,促早栽培中需利用破眠剂补充部分需冷量,进而解除休眠提高萌芽率和萌芽整齐度。通常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在休眠末期,冬剪伤流5~7d后,在持续3~5d均为晴天时用50%的单氰胺(多美滋、荣芽)加入清水成20~25倍液点芽,点芽后22~25d发芽。同时做好萌芽水、催芽肥的灌溉,生根促萌。点芽后1~2d ,以浇透不积水为原则全园灌溉给予葡萄萌芽水;之后1~2周补充催芽肥,以高氮型速效水溶肥为主,同时适当加施腐殖酸类(如黄腐酸钾)可有效提高葡萄的抗冻抗逆能力。

3.3  保温调湿

针对葡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适宜的温湿度能有效促进葡萄的健康生长和成熟,是葡萄促早熟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促早葡萄生长发育集中在12 月至翌年 2 月,这时期气候干燥湿度小,早晚温差大,伴有气温骤降的天气变化。根据当地具体气候变化,常采用“简易连栋式小拱棚促早栽培法” 保温,在12月中上旬,当夜间气温持续 3~5d降至 7℃及以下时,及时扣上小拱棚膜,并浇萌芽水后覆地膜,以保证新生根系旺盛生长。

葡萄根系活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葡萄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而合理的温湿度是保证根系生长旺盛的重要条件。其中萌芽吐绿前保持白天温度在 26~30℃ ,夜间地温在18~20℃ ;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促使萌发。吐绿后至花序分离期保持白天温度在25~29℃ ,夜间地温在15~18 ℃ ,空气相对湿度前期在80%左右,后期在60%~70% 。花期保持白天温度在20~25℃ ,夜间地温在18~22℃ ,空气相对湿度在50%左右。浆果快速膨大期保持白天温度在25~28℃ ,夜间地温在20~22℃ ,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 ;浆果着色成熟期温度保持与前期相同,园内的相对湿度在50%~60% 。此外,合理的温湿度调控可有效预防冻害和逆温,在花序分离和新梢生长期要注意关注气候变化,谨防倒春寒。寒流来临前1d浇水可有效预防冻害的发生 。

3.4  花果管理

3.4.1  花序管理

花序管理主要是根据不同早熟葡萄的品种特性和当年预期的产质产量进行疏花序、花序整形以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序(拉花序、无核化)。疏花序:当展叶至4~6片叶时遵循“壮二中一弱不留”方法,强壮果枝留1~2穗中庸果枝留1穗

弱果枝不留穗。通常每667m2产量控制在1 800~2 500kg ,花序留2 000~2 500个。花序整形:以果穗呈圆锥形为参照,去副穗、畸形穗、分枝、掐除占花序全长1 / 5~1 / 4的序尖,使花序分离展开,至开花前长至10~12cm 。对于花序小而紧凑、坐果好、果穗紧致的葡萄品种‘夏黑’‘红地球’和‘克伦森’在疏花前花序分离期进行拉花处理。通常优先考虑水肥促长拉花,如‘阳光玫瑰’一般注意花前肥的施肥,利用高氮肥追肥促长以促使花序生长拉长。也可用含20% GA 3 的奇宝处 理 拉 花,‘阳 光 玫 瑰’适 用 浓 度 为 0.5~1.0mg · L-1 ;‘夏 黑 ’适 用 浓 度 为 5 ~6mg · L-1 ; ‘红 地 球 ’ 适 用 浓 度 为5mg · L-1 ,可有效促使花序伸长。第 1 次无核化处理:在开花前2~3d ,对有核品种的花序进行赤霉酸和氯吡脲喷湿或浸湿花序处理,‘红地球’适用浓度为 25mg · L-1  GA3 ,‘阳光玫瑰’适用25mg. L-1 的 GA3 +2mg · L-1CPPU处理 。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3.4.2  果穗管理

控制产量、合理负载是促进葡萄早熟的另一关键措施。只注重产量盲目地使树体负载过重既不利于葡萄的正常成熟,还会损伤树体影响明年的花芽分化,不利于明年持续的丰产稳产 。在自然的生理落果结束后,疏除畸形、带病、发育不良的小粒果,并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的果型、质量等商品性质标准进行疏果,疏除坐果较密或稀疏的果粒和副穗,保证果粒生长空间。通常‘夏黑’留60~80粒,果穗质量为500~800g ;‘红地球’留80~100粒,果穗质量为800~1 200g ;‘阳光玫瑰’留50~60粒,果穗质量为350~500g 。坐稳果,疏果后,在晴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保果膨大和二次无核化 巩 固,如 ‘夏 黑’利 用50mg · L-1GA 3 +5mg · L-1CPPU 浸蘸果穗 ,‘红地球’‘阳光玫瑰’用25 mg · L-1  GA3 +2 mg · L-1CPPU 处理 ,注意浸果后轻弹第2根铁丝弹掉多余药液以防诱发药害和形成药斑。

3.5  肥水管理

3.5.1  促萌促长肥

葡萄从萌芽至新梢生长期这一阶段施肥以提苗促萌促长为主,遵循高氮中磷补钙原则,使用含硝态氮的水溶肥结合补充钙元素促进花芽分化,实践证明促早熟葡萄每667m2施硝酸铵钙5kg+尿素2kg、磷酸二氢铵8kg+海藻酸2kg ,有较好的促萌促长效果。对葡萄长势相对弱的添加适量黄腐酸钾以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水肥以滴灌为主,施肥前1d浇1次清水,第2天给肥水。遵循5~7d给肥水1次,具体视当年的气候和地块来调整。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3.5.2  控长促花肥

新梢生长后期花序开始分离伸展,经过花序分离、花朵分离、开花过程,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营养的争夺时期。开花前做好花前肥的补充和调节,注意控氮补磷。在滴灌平衡型水溶肥的同时视树势的强弱配施氨基酸、海藻酸或磷酸二氢钾来巩固树势。在开花前2d至始花期叶面喷施锌硼叶面肥(0.3%的硼砂+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促进花序养分积累,形成花粉,并促进花粉管伸长以提高坐果率,减少大小果的形成。

3.5.3  稳产提质肥

进入果期水肥管理分3个阶段。第1阶段是幼果发育期,生长较为快速,氮磷钾需求量均提高,以高氮低磷中钾为基础,平衡型水溶肥配施硝酸钾和中微量元素,后期补硝酸铵钙提高果实硬度,减少裂果发生,水肥遵循3~4d施1次。第2阶段硬核至着色期,以高钾中磷低氮为基础,补施镁、锌、硼等微量元素以促进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干物质的积累。第3阶段浆果着色成熟期,水肥调控上掌握“三控两补”,即控氮、控水、控湿;补钾、补中微量元素肥以促进上粉着色、增加果实甜度。


云南高效鲜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术

3.6  树体管护和病虫害防控

园区要根据树形培养和预期产量,合理分布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云南促早熟葡萄品种通常以“ V ”型架势栽培,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为2∶1 。去除多余的营养枝、花序瘦小或过密的结果枝,并对结果母枝和新稍进行抹芽、定梢、摘心、副梢处理和引绑工作,以保证养分的集中有效利用。还要以利于通风透光为目的构建合理的叶幕层,‘红地球’和‘阳光玫瑰’容易发生日灼,前期的叶幕管理要注意留叶遮挡阳光。

从展叶期开始采用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葡萄的病虫害防控。在园子里悬挂黄蓝板、适当位置安装杀虫灯,并选用低浓度的广谱杀菌杀虫剂进行预防。如萌芽生长初期每8~10d 喷施 1 次 2 000 倍的 50% 保倍福美双 +5 000倍的60%吡虫啉、2 500倍的40%腈菌唑或500倍的50%多菌灵预防白粉病、灰霉病、白粉虱、蚜虫、绿盲蝽等。每次疏花疏果后要及时用50%多菌灵、25%保倍嘧菌酯、40%嘧霉胺、 10%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剪后伤口消毒,预防病原菌侵染,尽量避免花期果期感病。发生病虫害时视严重情况适当提高用药浓度并选择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如40% 苯醚甲环唑+20%噻虫嗪可以治疗白粉病、白粉虱、蚜虫等。

采果结束后注意保持水肥营养,营养树体,恢复树势。云南促早熟葡萄在3 — 6月均有上市,采果后气候正值炎热随后进入雨季,这时期最易诱发白粉病和霜霉病,病害的发生会严重损伤葡萄树体树势进而影响翌年葡萄的生产,病虫害的防控不可马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