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李 佛 蓮等

鮮食葡萄因其鮮甜可口、味美多汁、香氣宜人和極高的營養價值而備受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雲南葡萄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優質早熟的鮮食葡萄更受廣大市場消費者的歡迎,佔據市場優勢。雲南地處低緯高原,立體氣候多樣,光熱資源豐富,有效積溫高,無霜期長,是優質早熟鮮食葡萄生長的“天然溫室”,有利於栽種的鮮食葡萄提早至3月上市。該研究對雲南優質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梳理和總結,以期為早熟鮮食葡萄綠色生產技術提供參考依據。[青錢柳頭條號網絡首發]

1  促早品種

適宜品種的選擇是葡萄促早栽培中極其關鍵的一環,促早熟栽培的葡萄品種具有可短枝修剪、需冷量少 、休眠期短、生長勢強、芽眼萌發率高、適應性強、豐產性強等優點。根據雲南獨特的氣候環境,適宜雲南促早熟栽培的葡萄品種有‘無核白雞心’‘夏黑’‘紅地球’‘陽光玫瑰’和‘克倫森’。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2  栽培區域和方式

雲南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區,受熱帶印度洋西南季風和太平洋東南季風以及青藏高原氣團的影響,加之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極大的海拔高差,形成了類型豐富且多樣的立體氣候 。

其中較適宜發展促早栽培的主要為亞熱帶地區,因此其具有春夏乾燥、空氣相對溼度低、日照充足、熱量豐沛、降水少、有效積溫高的特點 。這一區域的地理範圍主要包括南亞熱帶區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區的元謀、永仁、賓川、華坪、東川等,中亞熱帶區的玉溪、紅河、彌勒、建水、蒙自、開遠、石屏等,北亞熱帶區的楚雄、雙柏、富民等。

在栽培區域需要選擇地勢平坦、水力資源豐富、便於灌溉、土壤肥沃透氣性好的沙壤土地區,園區走向以保持空氣流暢,光照充足為基礎建園。栽培以搭建簡易小拱棚和避雨棚的方式,以單幹“ Y ”整形和“ V ”型架模式為主。雲南內部山嶽高聳、河谷深嵌,地貌結構十分複雜,地勢險峻,具備良好的自然隔離條件,病蟲害的傳播和發生相對少,有利於培養和發展綠色無公害的優質早熟葡萄產業。

3  促早栽培技術

3.1  冬剪

早熟葡萄的冬剪切不可盲目趕早,否則會導致樹勢衰弱、花芽分化不良、萌芽不齊等現象的產生 。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具體應根據當年的氣候情況並結合葡萄品種特性來判斷。如早熟產區元謀栽培的‘無核白雞心’通常在10月中下旬開始剪,‘紅地球’在11月中下旬剪。同時產區會出現葡萄後期不落葉的現象,可以在冬剪前15~20d噴施乙烯利、脫落酸、硫酸鋅或磷酸二氫鉀+尿素使葡萄落葉。這不僅有助於葡萄養分迴流,促使花芽萌發,還有助於冬芽破眠,提高萌芽率。管理上冬剪前注意適當控肥控水,園區通風降溫,噴施4°Bé石硫合劑或5°Bé防控病蟲害。剪後及時徹底清園,降低明年病蟲基數。並注意園區基礎設施、排灌系統的檢修更換,做好明年葡萄生產的準備工作。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3.2  破眠促萌

因氣候特點雲南早熟葡萄產區葡萄的休眠時間和需冷量不足,促早栽培中需利用破眠劑補充部分需冷量,進而解除休眠提高萌芽率和萌芽整齊度。通常根據當年的氣候情況,在休眠末期,冬剪傷流5~7d後,在持續3~5d均為晴天時用50%的單氰胺(多美滋、榮芽)加入清水成20~25倍液點芽,點芽後22~25d發芽。同時做好萌芽水、催芽肥的灌溉,生根促萌。點芽後1~2d ,以澆透不積水為原則全園灌溉給予葡萄萌芽水;之後1~2周補充催芽肥,以高氮型速效水溶肥為主,同時適當加施腐殖酸類(如黃腐酸鉀)可有效提高葡萄的抗凍抗逆能力。

3.3  保溫調溼

針對葡萄不同生長髮育時期,適宜的溫溼度能有效促進葡萄的健康生長和成熟,是葡萄促早熟栽培的關鍵因素之一。雲南促早葡萄生長髮育集中在12 月至翌年 2 月,這時期氣候乾燥溼度小,早晚溫差大,伴有氣溫驟降的天氣變化。根據當地具體氣候變化,常採用“簡易連棟式小拱棚促早栽培法” 保溫,在12月中上旬,當夜間氣溫持續 3~5d降至 7℃及以下時,及時扣上小拱棚膜,並澆萌芽水後覆地膜,以保證新生根系旺盛生長。

葡萄根系活力的高低嚴重影響著葡萄對養分的吸收進而影響葡萄的生長髮育,而合理的溫溼度是保證根系生長旺盛的重要條件。其中萌芽吐綠前保持白天溫度在 26~30℃ ,夜間地溫在18~20℃ ;空氣相對溼度在90%以上以促使萌發。吐綠後至花序分離期保持白天溫度在25~29℃ ,夜間地溫在15~18 ℃ ,空氣相對溼度前期在80%左右,後期在60%~70% 。花期保持白天溫度在20~25℃ ,夜間地溫在18~22℃ ,空氣相對溼度在50%左右。漿果快速膨大期保持白天溫度在25~28℃ ,夜間地溫在20~22℃ ,空氣相對溼度在60%~70% ;漿果著色成熟期溫度保持與前期相同,園內的相對溼度在50%~60% 。此外,合理的溫溼度調控可有效預防凍害和逆溫,在花序分離和新梢生長期要注意關注氣候變化,謹防倒春寒。寒流來臨前1d澆水可有效預防凍害的發生 。

3.4  花果管理

3.4.1  花序管理

花序管理主要是根據不同早熟葡萄的品種特性和當年預期的產質產量進行疏花序、花序整形以及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花序(拉花序、無核化)。疏花序:當展葉至4~6片葉時遵循“壯二中一弱不留”方法,強壯果枝留1~2穗中庸果枝留1穗

弱果枝不留穗。通常每667m2產量控制在1 800~2 500kg ,花序留2 000~2 500個。花序整形:以果穗呈圓錐形為參照,去副穗、畸形穗、分枝、掐除佔花序全長1 / 5~1 / 4的序尖,使花序分離展開,至開花前長至10~12cm 。對於花序小而緊湊、坐果好、果穗緊緻的葡萄品種‘夏黑’‘紅地球’和‘克倫森’在疏花前花序分離期進行拉花處理。通常優先考慮水肥促長拉花,如‘陽光玫瑰’一般注意花前肥的施肥,利用高氮肥追肥促長以促使花序生長拉長。也可用含20% GA 3 的奇寶處 理 拉 花,‘陽 光 玫 瑰’適 用 濃 度 為 0.5~1.0mg · L-1 ;‘夏 黑 ’適 用 濃 度 為 5 ~6mg · L-1 ; ‘紅 地 球 ’ 適 用 濃 度 為5mg · L-1 ,可有效促使花序伸長。第 1 次無核化處理:在開花前2~3d ,對有核品種的花序進行赤黴酸和氯吡脲噴溼或浸溼花序處理,‘紅地球’適用濃度為 25mg · L-1  GA3 ,‘陽光玫瑰’適用25mg. L-1 的 GA3 +2mg · L-1CPPU處理 。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3.4.2  果穗管理

控制產量、合理負載是促進葡萄早熟的另一關鍵措施。只注重產量盲目地使樹體負載過重既不利於葡萄的正常成熟,還會損傷樹體影響明年的花芽分化,不利於明年持續的豐產穩產 。在自然的生理落果結束後,疏除畸形、帶病、發育不良的小粒果,並根據不同葡萄品種的果型、質量等商品性質標準進行疏果,疏除坐果較密或稀疏的果粒和副穗,保證果粒生長空間。通常‘夏黑’留60~80粒,果穗質量為500~800g ;‘紅地球’留80~100粒,果穗質量為800~1 200g ;‘陽光玫瑰’留50~60粒,果穗質量為350~500g 。坐穩果,疏果後,在晴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保果膨大和二次無核化 鞏 固,如 ‘夏 黑’利 用50mg · L-1GA 3 +5mg · L-1CPPU 浸蘸果穗 ,‘紅地球’‘陽光玫瑰’用25 mg · L-1  GA3 +2 mg · L-1CPPU 處理 ,注意浸果後輕彈第2根鐵絲彈掉多餘藥液以防誘發藥害和形成藥斑。

3.5  肥水管理

3.5.1  促萌促長肥

葡萄從萌芽至新梢生長期這一階段施肥以提苗促萌促長為主,遵循高氮中磷補鈣原則,使用含硝態氮的水溶肥結合補充鈣元素促進花芽分化,實踐證明促早熟葡萄每667m2施硝酸銨鈣5kg+尿素2kg、磷酸二氫銨8kg+海藻酸2kg ,有較好的促萌促長效果。對葡萄長勢相對弱的添加適量黃腐酸鉀以增強樹勢,提高抵抗力。水肥以滴灌為主,施肥前1d澆1次清水,第2天給肥水。遵循5~7d給肥水1次,具體視當年的氣候和地塊來調整。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3.5.2  控長促花肥

新梢生長後期花序開始分離伸展,經過花序分離、花朵分離、開花過程,這一階段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對營養的爭奪時期。開花前做好花前肥的補充和調節,注意控氮補磷。在滴灌平衡型水溶肥的同時視樹勢的強弱配施氨基酸、海藻酸或磷酸二氫鉀來鞏固樹勢。在開花前2d至始花期葉面噴施鋅硼葉面肥(0.3%的硼砂+磷酸二氫鉀),有利於促進花序養分積累,形成花粉,並促進花粉管伸長以提高坐果率,減少大小果的形成。

3.5.3  穩產提質肥

進入果期水肥管理分3個階段。第1階段是幼果發育期,生長較為快速,氮磷鉀需求量均提高,以高氮低磷中鉀為基礎,平衡型水溶肥配施硝酸鉀和中微量元素,後期補硝酸銨鈣提高果實硬度,減少裂果發生,水肥遵循3~4d施1次。第2階段硬核至著色期,以高鉀中磷低氮為基礎,補施鎂、鋅、硼等微量元素以促進光合作用,加強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幹物質的積累。第3階段漿果著色成熟期,水肥調控上掌握“三控兩補”,即控氮、控水、控溼;補鉀、補中微量元素肥以促進上粉著色、增加果實甜度。


雲南高效鮮食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

3.6  樹體管護和病蟲害防控

園區要根據樹形培養和預期產量,合理分佈結果枝與營養枝的比例,雲南促早熟葡萄品種通常以“ V ”型架勢栽培,結果枝與營養枝的比例為2∶1 。去除多餘的營養枝、花序瘦小或過密的結果枝,並對結果母枝和新稍進行抹芽、定梢、摘心、副梢處理和引綁工作,以保證養分的集中有效利用。還要以利於通風透光為目的構建合理的葉幕層,‘紅地球’和‘陽光玫瑰’容易發生日灼,前期的葉幕管理要注意留葉遮擋陽光。

從展葉期開始採用物理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葡萄的病蟲害防控。在園子裡懸掛黃藍板、適當位置安裝殺蟲燈,並選用低濃度的廣譜殺菌殺蟲劑進行預防。如萌芽生長初期每8~10d 噴施 1 次 2 000 倍的 50% 保倍福美雙 +5 000倍的60%吡蟲啉、2 500倍的40%腈菌唑或500倍的50%多菌靈預防白粉病、灰黴病、白粉蝨、蚜蟲、綠盲蝽等。每次疏花疏果後要及時用50%多菌靈、25%保倍嘧菌酯、40%嘧黴胺、 10%苯醚甲環唑等殺菌劑進行剪後傷口消毒,預防病原菌侵染,儘量避免花期果期感病。發生病蟲害時視嚴重情況適當提高用藥濃度並選擇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如40% 苯醚甲環唑+20%噻蟲嗪可以治療白粉病、白粉蝨、蚜蟲等。

採果結束後注意保持水肥營養,營養樹體,恢復樹勢。雲南促早熟葡萄在3 — 6月均有上市,採果後氣候正值炎熱隨後進入雨季,這時期最易誘發白粉病和霜黴病,病害的發生會嚴重損傷葡萄樹體樹勢進而影響翌年葡萄的生產,病蟲害的防控不可馬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