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縣長直播“帶貨”江華苦茶香飄四溢

江華:縣長直播“帶貨”江華苦茶香飄四溢
江華:縣長直播“帶貨”江華苦茶香飄四溢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王輝 黃春華)“江華苦茶,瑤山好茶”。4月17日,一場精彩絢麗的直播活動在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的牛牯嶺萬畝生態茶場舉行,江華縣委副書記、縣長龍飛鳳化身“直播達人”,通過芒果扶貧雲超市平臺向廣大網友和觀眾介紹當地特色茶葉品種——“江華苦茶”。在短短90分鐘的直播中,吸引了超過56萬人在線觀看。

本次直播活動由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聯袂湖南省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湖南電臺新聞綜合頻道共同打造。活動以“政府+媒體+特色產品+網絡直播+電商”的融媒體宣傳形式,為推介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奉獻一份力量。

本次活動將著重圍繞讓江華苦茶產業搭上“電商快車”渠道為著力點,將電商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緊密聯繫,藉助“互聯網+媒介+渠道+消費者”的方式,形成脫貧攻堅的“組合拳”,推動當地“一縣一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使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品牌生金的發展優勢,讓苦茶真正變成大產業,實現特色農產品消費端“最後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的無縫連接。通過現場直播,觀眾們不僅能感受美麗的瑤山風景,瞭解當下茶業產業發展的春天,還能通過手機下單,直接購買茶產品,為“江華苦茶”產業發展助力。

江華是湖南省茶葉主要產地之一,同時是全省規劃的優質茶優質產業區域之一,是湖南省33個茶葉產業發展重點縣之一,先後獲湖南茶葉“十強生態產茶縣”,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強縣等榮譽,茶葉產業成為江華種植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富民產業。

按照瑤家人的語言發音,“苦”其實是“好”的意思,所以“江華苦茶”指的就是“江華好茶”。江華苦茶是湖南省一個古老的珍貴茶樹品種,生長在綿延不絕、雲霧繚繞的大瑤山之中,處於最適宜種植適制紅茶茶樹品種黃金線上(即北緯25度線上)。

茶葉具有“古”“苦”“長”“早”的特點,其茶多酚含量全省最高,據湖南省茶葉研究所檢測,江華苦茶水浸出物總量48.5%,多酚類含量39.21%,氨基酸含量164mg/100g,是製作紅茶的優質原料。2016年“江華苦茶”成功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江華首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6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審定地理標誌產品“江華苦茶”的品牌價值為1.86億元。2019年評估價值1.91億元。

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步子越邁越快、越邁越好,為全面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近年來,江華堅持產業引領,將“苦茶”作為“一縣一特”的主導特色產業進行培育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同時通過對域內野生古茶樹的保護利用,既塑造了品牌,又讓昔日種在深山只能“自飲自樂”的瑤山“樹葉”,就地化身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黃金葉”。截至目前,江華現有茶園面積7萬畝,預計茶葉綜合總產值2.3億元,比2010年2.41萬畝,面積增長2.5倍,茶葉綜合產值增長10倍,建成了千畝茶園9個,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80%,涉茶產業從業人員3萬人,年加工能力1萬噸。培育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高新茶葉企業2家,工商登記註冊茶葉加工企業20家,專業合作社28家。通過不同合作模式發展茶葉產業的貧困戶354戶,茶產業帶動貧困人口6900人,茶企或合作社招收貧困戶用工帶動貧困人口5600人。每年有10萬農民受益,農民收入增加1億元以上,戶均增收3000元,產業扶貧成效顯著,成為江華瑤山地區農戶快速脫貧、穩定致富的重要渠道,為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勁有力的發展支撐和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