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讀不完《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至少可以讀完這70條精華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

比爾·柏奈特 戴夫·伊萬斯

全文7051字

預計閱讀10分鐘

點評:★★★★☆

只要你多花一點兒時間,多付出一些努力,生活就會更美好。你應多多運用設計思維,不要思慮過度,不要糾結,不要悔恨,不要總是哀嘆“我原本能夠……”這樣才會擁有更多幸福。人生設計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會改變你如何看待生活,以及如何生活的方法。精心設計美好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你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不虛度此生。

1、不要堅持初心,而是重新定義問題

2、真正好的人生狀態是:我發現了很多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且決定從某個選擇開始先試試看。

3、人生設計課則提供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思路:當你沒有真的推進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困難。互聯網公司的做法是進行AB測試,而最聰明的人生設計方法,是做一個“AB人生原型”,然後開始小範圍試錯。

4、我用了這麼多諸如“興奮、喜歡、感覺、看看、體驗、觀察”的詞,因為人生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持續觀察和體驗的過程。

5、 真正的高手懂得花很長時間列出選擇,摸清情況,體驗感受,找到以後身心如一、全力以赴的方向;而大部分人更熱衷於儘快動手,以消解自己的選擇焦慮。其實,選擇正是設計裡的最高價值,也是最應該花心思的事。

6、 現在我們把前面三個標題的前半句話連在一起,就成了你常常聽到的傳統的職業規劃思路——“專注初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做出決定並且把事情做成。”

而把後面這三句話連在一起,則是人生設計的思路——“重新定義問題,找到儘可能多的選擇,選擇一個進行快速嘗試,直到成功。”

7、 人生設計的好處是做出更加有趣、沒有痛苦的決策,探索過程本身就是個快樂的創作過程,更加適應變化,更容易活出獨特的人生。人生設計更適合希望從頭開始,或者決心轉換人生方向的人。

8、 思維誤區:你的學位決定你的職業生涯。

重新定義:3/4的大學畢業生最後從事的工作都與他們所學的專業無關。

9、思維誤區:獲得成功就會感到幸福。

重新定義:真正的幸福源於設計有意義的人生。

10、 思維誤區:太晚了。

重新定義:設計一種自己熱愛的生活,何時都不晚。

11、 美學與人類情感相關——我們發現,當設計思維和設計者的情感相關聯時,它就會成為最佳的問題解決工具。

12、 眼下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時,這就需要你開動腦筋,進行各種瘋狂的嘗試和即興創作,不斷地朝著目標努力,直到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

13、 精心設計的人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具有持久的創造力和生產力,而且能夠在不斷髮展中,為你帶來各種驚喜。在精心設計的人生中,你得到的將遠超你的付出;在精心設計的人生中,你不會感到每天都像被複制一樣,枯燥乏味、千篇一律。

14、 設計師喜歡提問,實際上,他們喜歡的是“重新定義問題”。

15、 在人生設計中,我們經常會進行重新定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生不可能被設計得很完美,你的人生不可能只有一種活法。這是好事!你可以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多次設計,而所有設計的目的都是為了打造一種充滿創造性,具有無限希望和意義的生活。生活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種體驗,設計並享受這種體驗會帶給你無限的樂趣。

16、在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問題不停地出現,人們所需要的是一個過程——一個人生設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擁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17、 當你像一個設計師一樣思考時,當你願意提問題時,當你意識到生活就是設計以前並不存在的事物時,那麼你的生活就會變得超乎想象、絢爛多彩。也就是說,如果你喜歡魅力四射的精彩生活,這便是了。畢竟,這是你自己的人生設計。

18、 這5種基本心態分別是:好奇心,努力實踐,重新定義,專注和深度合作。它們如同5個設計工具,你可以用它們建造一切,包括你熱愛的生活。

19、 人生設計猶如一段旅途,不要糾結哪裡是最終的目的地,而是專注於過程,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20、 你的生活更像是一項偉大的設計,而不是一件藝術品,因此你無法獨自創造它。你無須獨自想出一個精彩的人生設計方案,設計是一個過程,需要與他人合作,最出色的想法大多源於很多人思維的碰撞。你需要做的,就是去問,但一定要知道自己應該問什麼。

21、 我們對能夠讓你充滿激情的事情並不感興趣,你真正需要的是花時間培養一種激情。研究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講,當他們嘗試了某件事後,他們便會對這件事產生興趣,進而去掌握它、精通它。由此可見,激情是一種美好人生設計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22、精心設計的人生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它可以讓你的信仰以及你的行為實現和諧統一。

23、 我們必須向你說明,有時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遠離你的“舒適區”。我們將會讓你做一些讓你感覺違背常理的事情,或者與你過去的認知不一致的事情。

24、 保持好奇

不斷嘗試重新定義問題專注深度合作

當你意識到人生設計是一個過程,那麼在前進的途中,你將擁有無限樂趣。

第1章 分析測評你目前的生活

25、 如果一個問題不能被解決,那麼它就不是一個問題。它只是一種情況,一種環境,一種生活現實;它像重力一樣,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26、人生設計的起點不是你希望到達的地方,更不是你認為自己應該在的地方,而是你當下所處的真實位置

27、 思維誤區:我應該已經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了。

重新定義:只有你瞭解了自己現在的位置,你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28、人生設計是一個不停歇的實驗、一個原型迭代的過程,那麼一路走來,你將會面對無數出入口。如果你能夠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你就會知道,工作永遠做不完,娛樂會永遠繼續下去,愛不會消失,健康也遠未達標。

第2章 創建人生的指南針

29、 創建指南針,你需要兩樣東西——一是工作觀,一是人生觀。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工作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你工作的原因是什麼?是什麼讓工作變得有趣?如果你能清楚地闡述你的工作觀(工作的目的和原因),你就不會讓其他人為你設計人生。建立自己的工作觀是創建指南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生觀。

人生觀聽起來似乎很高深,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人生觀是你對世界以及世界如何運行的看法。是什麼賦予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讓你的生活充滿了價值?你是如何和你的家人,你所在的社區以及整個世界建立起聯結的?為什麼金錢、名譽和個人成就會提高你的生活滿意度?在你的人生中,閱歷、成長和成就感重要嗎?這些方面有多重要?

一旦寫下了你的工作觀和人生觀,並且完成了隨後的一個簡單練習,那麼你就會擁有自己的指南針,從此踏上人生設計的大道。

30、 在這個世界上以及我們的大腦裡,總有各種強有力的聲音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有很多人給你樹立了“應該如何生活”的榜樣,你也可能像帕克一樣,一不小心就跟隨他人的指南針,複製著他人的生活。若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清楚地闡述你自己的工作觀和人生觀,為自己創建一個獨一無二的指南針。

31、 我們的目標非常簡單:你的人生應具備一致性。在具有一致性的人生中,你才能清楚地把下面這三件事相互關聯起來:

· 你是誰?· 你的信仰是什麼?· 你正在做什麼?

32、 工作觀應該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工作是什麼”以及“工作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你不僅要列舉你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還要闡述你對工作的整體看法。你的工作觀記錄的是你心目中對“好工作”的定義。一份有關工作觀的概述可以解決如下問題:

· 為什麼工作?· 工作為了什麼?· 工作意味著什麼?· 工作與個人、他人以及社會有什麼關聯?· 好工作或者所謂有價值的工作,是什麼?· 工作和金錢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的經歷、成長、成就感和工作有什麼關係?

33、 當工作觀和人生觀達到和諧一致後,你就會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從此擁有和諧的、有意義的生活,在“你是誰”、“你信仰什麼”以及“你在做什麼”三個方面保持一致性。當你得到了一個精準的指南針,你就永遠不會偏離正確的航線了。

34、 思維誤區:我應該知道前進的目標。

重新定義: 我不可能一直知道自己前進的目標,但是我會清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

第3章 尋路

35、 思維誤區:工作不應該有樂趣,因此它才被稱為“工作”。

重新定義:樂趣會指引你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36、 心流”體驗是指全身心投入的一種心理狀態,心流產生的同時伴有興奮感。當你在某項活動中處於心流狀態中時,你會感到時間彷彿靜止了,你會全身心投入其中,這項活動的難度與你的技能相適應——你既不會感到無聊,也不會因為困難而感到緊張。

37、 只有當你在工作中真正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時,你才能從工作中感受到樂趣。

38、一定要認真評估自己的工作是否和你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保持一致——看看你的工作、你的自我認知以及你的信仰是否一致。

第4章 擺脫困境

39、 思維誤區:我陷入了困境。

重新定義:我從來不會被困住,因為我總是能想出很多點子。

40、 思維誤區:我必須找到一個正確的想法。

重新定義:我需要很多想法,這樣就可以為我的未來探索出盡可能多的機會。

41、 打開思路,拒絕自我設限

現在我們請你跳出現實的約束,勇敢地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我可能想要什麼”的世界。

42、 構思能力,說白了就是想出很多點子的能力,包括異想天開的想法、瘋狂的主意。有些人會死揪著最初的想法不放,有些人則一味地追求完美,認為不論他們處於何種境地,都能找到一種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擺脫困境。實際上,如果你堅信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種,那麼就會導致壓力和猶豫不決。

43、 設計師有很多狂野的想法,是因為他們知道創造力最大的敵人是評判。我們的大腦最善於評論、挑毛病,然後迅速做出評判。所以,若想得到更多的想法,你就不要急於做出評判,也不要在內心進行批評。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一些不錯的想法就會被無聲地屏蔽在“評判”這堵牆之外。如果你們允許瘋狂的想法出現,你就不應過早地做出評判。你可能不會選擇瘋狂的想法(事實上很少有人會這麼選擇),但是,通常在產生了這些瘋狂想法後,你才會進入創造性的空間,很多全新的、創新的、有用的機會才會出現。

44、 記住,我們的座右銘是“你在這裡”,不管你覺得自己的個人創造力達到了什麼水平,你都要做好準備,行動起來。任何水平都可以作為你行動的起點,我們的目標是激發你的活力,拓展你的能力。在幫助你設計人生時,我們會和你一起想出無數的解決方法。

45、 作為一名人生設計師,你需要接受下面兩種觀點:

1.只有好點子足夠多,你才能從中選擇出更好的。

2.對於任何問題,都不要選擇第一個解決方案。

46、 社會規範取代了成年人的指責,我們學會了隱藏自己的不同之處,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因此,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的創造力也越來越稀少了。

47、 不要固執地堅守一種無用的解決方法,不要把一個可解決的問題變成一個“錨問題”。重新定義解決方案,尋找其他的可能性,以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進行徒步)為原型進行設計,從而擺脫困境。

第5章 制訂你的“奧德賽計劃”

48、 生活更像一幅抽象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49、思維誤區:我需要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然後制訂計劃,實現它。

重新定義: 有無數美好的生活(和計劃)等著我,我可以自主做出選擇,打造我的人生路。

第6章 原型設計

50、思維誤區:如果我全面研究了有關計劃的所有數據,那麼我就一定會成功。

重新定義:我應該進行原型設計,從中發現可選計劃中存在的問題

51、因此,原型設計包括提出有難度的問題、創造體驗、提出假設、快速失敗,並且在失敗中前進,悄悄走近你的未來。

52、頭腦風暴:通常有4~6人聚集在一起,選出一個焦點問題,然後大家集思廣益,花20~60分鐘的時間,針對該問題提出儘可能多的解決方案。頭腦風暴的最終目的,是找到可以進行原型設計並且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嘗試的想法。

頭腦風暴規則

1.重量不重質。2.不要對他人提出的想法立即做出評判,也不要進行修改。3.在其他人的想法上進行創新。4.鼓勵大家說出大膽瘋狂的想法。

53、我們經常使用的類別名稱如下:

· 最令人激動的· 如果不考慮金錢,我們渴望做的事情· “黑馬”· 最可能帶來美好生活的· 如果我們能夠無視物理定律,那麼……

投票完成後,你再對投票結果進行討論,討論過後有可能導致你對這些想法進行重新分類和設計,最後才會決定首先對哪個想法進行原型設計。

第7章 成功求職的秘密

54、除了能夠提出完美且激動人心的解決方案之外,和同事分析討論策略時,你還需要有洞察力和說服力。

第8章 好工作是設計出來的

55、 思維誤區:我理想中的工作就在那裡等著我。

重新定義:你需要通過積極尋找和再創造,設計你的理想工作。

56、以開放的心態和十足的好奇心面對一切可能性。我們把它稱為“追逐潛在的精彩”。

57、偉大的、接近夢想”的工作設計和人生設計沒什麼區別,它們都需要你像設計師一樣思考,找到正確的方式,通過原型設計,做出最佳選擇

第9章 主動選擇幸福

58、 要想和一個選項達到“神交”的程度,你就不能單純地思考它——你要和它融為一體,成為它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以你已經擁有的3個選項為例,做進一步解釋。從3個選項中選取一個,不要對它進行思考。然後在接下來的1~3天裡,假設自己最終確定了這個選項,我們把它稱為選項A,選項A的情境就是你現在的真實生活,讓自己真實地體驗這種情境——從早上刷牙開始就讓自己生活在選項A的情境中,比如在路邊等紅燈時,你就正向著與選項A相關的目的地前進。

你心裡一定要清楚:在頭腦中把自己認定為正生活在選項A的現實情境中。不要從真正的現實角度去考慮選項A,也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個苦苦掙扎的選擇者,你就當自己已經選擇了選項A,並在這種情境中平靜地生活著。在選項A的生活中體驗1~3天(時間長短取決於你)後,休息1~2天,迴歸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中,然後重新開始。和選項A一樣,依次把選項B和選項C當作現實生活去體驗,兩次體驗之間同樣要休息一下,最後對這些體驗進行反思,看看你最想成為哪種人、最喜歡哪種體驗。這個方法不能保證你會成功,但是通過這些體驗,你將明白情感、精神、社交以及直覺等各類知覺方式在選擇中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它們彌補認知知覺在評估上的不足。

如果感覺上面的內容理解困難請反覆閱讀3遍更加容易理解

59、 研究結果表明,可更換性並不利於增加人們對某個選擇的滿意度。顯然,反覆考慮或保留選擇權會讓我們心生懷疑,降低我們已做選擇的價值。

60、 思維誤區:幸福就是擁有一切。

重新定義:幸福是斷舍離。

61、 在接下來的60秒內,請不要想象一匹藍色的馬。

好了,你做得怎麼樣?如果你和其他人一樣,那麼你會發現大腦中全是藍色的馬。這就是讓你放手時會產生的問題——越刻意不去想什麼,就越是想個不停。因此,放手的關鍵在於專注於某件事——而不是遠離某件事。

第10章 你可以對失敗免疫

62、 一個人成功的潛力時,堅毅的品格比智商、情商更關鍵。而且,失敗免疫可以提高你的堅毅指數。

63、 一旦你能夠堅持對生活進行創造性的設計,你就不會失敗,你會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人數設計都可以為你提供不同的體驗,讓你從中受益。

64、 設計人生本身就是一種人生,因為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其他就都不是問題了。

思維誤區:我們以結果評判我們的人生。

重新定義: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65、 生活中的所有篇章——不管是精彩的、勝利的,還是痛苦的、艱難的、令人失望的,都會帶動你不斷前進。通過這種方法瞭解並體驗生活,那麼在探索世界、積極參與社會的無限遊戲中,你就會一直成功。

這種心態是失敗免疫疫苗中極其重要的一劑藥。

思維誤區:人生是一個有限遊戲,有贏家,也有失敗者。

重新定義:人生是一個無限遊戲,無所謂輸贏。

第11章 創建團隊

66、思維誤區:這是我的生活,我可以獨立完成設計。

重新定義:要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對人生進行設計,就需要與他人進行合作。

67、共同創造是人生設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設計思維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你的人生設計中不可能只有你,還包括周圍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你和其他人一起創造著你的生活

68、 只要你多花一點兒時間,多付出一些努力,生活就會更美好。你應多多運用設計思維,不要思慮過度,不要糾結,不要悔恨,不要總是哀嘆“我原本能夠……”這樣才會擁有更多幸福。

69、 思維誤區:我完成了人生設計,艱難的部分已經完成,從此將一切順利。

重新定義: 人生設計是沒有盡頭的——生活是一個有趣且不間斷的設計項目,我永遠在前行,永不停歇。

70、 釋放每個人最優秀的、一直存在的、等待被發現和釋放的那一面。人生設計是一種創新方法,它能幫助你構想你想要的生活,它同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71、 我們曾要求你做5件簡單的事情,並由此介紹了人生設計的概念,這5件事情是:

(1)保持好奇;(2)不斷嘗試;(3)重新定義問題;(4)專注(瞭解人生設計是一個過程);(5)深度合作(尋求幫助)

72、 從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你的問題:你的問題實際非常小,很容易解決,機會大於困難。有些事情你可以完全忽略,有些事情其實你並不明白,或許這根本不是你的問題。想想看,一年後這個問題又會怎樣?

瞭解人生設計是一個過程。意識到人生設計是一個過程,就意味著你不會洩氣、不會困惑,也永遠不會放棄。

73、 即“公司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東西,吸引我日復一日來這裡”?帶著這個問題,他採訪了一些同事,尋找一些熱愛工作的人,想弄清楚他們的情況。當他把他人的心得和“美好生活日誌”中的內容放到一起時,情況便顯而易見——重新恢復活力的方法是換個角度關注周圍的人,他發現自己並沒有選錯位置,錯的是他的心態。他過去一直過於沉浸在如何獲得事業成功、承擔家庭責任上,完全忽略了“為什麼”和“為了誰”。

74、人生設計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會改變你如何看待生活,以及如何生活的方法。精心設計美好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你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不虛度此生。

只要你多花一點兒時間,多付出一些努力,生活就會更美好。你應多多運用設計思維,不要思慮過度,不要糾結,不要悔恨,不要總是哀嘆“我原本能夠……”這樣才會擁有更多幸福。

人生設計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會改變你如何看待生活,以及如何生活的方法。精心設計美好人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你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不虛度此生。

共勉

您的鼓勵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