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句經典名言

《論語》十句經典名言,大智慧成就好人生。

  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聰明而又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

  2. 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風,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風從草上刮過,草必然倒下。這是孔子在回答魯國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國問題時所發表的導作用。

  

《論語》十句經典名言

  3.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君子的過錯,就像是日食、月食。有了過錯,大家都看得見;改正了,大家都仰望他。這是孔子學生子貢的話,是頌揚君子知過能改、光明磊落的態度。

  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不要去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要去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這句話告誡我們要多去了解別人,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論語》十句經典名言

  5.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篇第三》。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役使大臣,臣子侍奉君主,各自應當如何才好呢?”孔子回答說:“君主對大臣應該以禮相待,臣子應該忠誠地侍奉君主。”

  6.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

  見到善行,就唯恐自己不能做到。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像將手深入熱水中一樣,迅速拿開。這句話常用來告誡人們,要常思貪慾之害,常懷敬畏之心。

  

《論語》十句經典名言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不如將學習作為樂趣的人。

  8.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第二》。

  將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將邪惡的人放置一邊,這樣人民便會服從。將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將正直無私的人放置一旁,人民就不會服從。

  

《論語》十句經典名言

  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君子出於正道而團結他人,而不願同流合汙以結私黨;小人則不然,他們是出於私利而互相勾結,全然不顧道義。這是孔子對君子與小人所作的界定,一針見血,非常有概括性。

  1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的這句箴言值得當今的人們,尤其是那些處於一定高位的人,認真思考,細心體會。

各位看官的關注、點贊、分享是小編前進的動力,看完本篇文章,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想法,如果你對本篇文章或者小編的寫作能力有什麼看法,可以在文章下方說出你的看法,謝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