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

今天的廣告所談論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兒童性侵。

從林奕含到李星星,這個話題一次次被推向公眾的視野,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夢魘侵蝕著純真的靈魂。

兒童性侵問題有多嚴重?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6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犯罪案件8332件;其中近三成的加害者是利用網絡聊天工具結識兒童後實施。這僅僅是法院審結的數字——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冰山一角。兒童性侵問題,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得多。

我們所說的兒童性侵,並不是單指真正發生了接觸性性關係的行為,還包括猥褻、在兒童面前暴露身體以及製作兒童色情讀物影片等,比起直接的性接觸,這更加難以發覺和管控。在如今,互聯網已經完全滲入了我們的生活,人們離不開網絡,性犯罪的加害者也轉移了陣地,在這個看起來跟難追蹤、更加隱蔽的地方實施自己丑惡的行為。

結合之前的韓國N號房事件涉及26萬用戶,這讓人心驚膽戰,是否有難以計數的人,在網絡的遮掩之下會暴露出和現實截然不同的陰暗面?

這支廣告來自蘇格蘭警方。將一個人在網絡上勾引未成年兒童的行為代入了現實,赤裸裸地告訴這些人:

你們這樣做和現實中這樣猥瑣的人是完全一樣的行為,請親眼看看自己在說這些話時,有多麼面目可憎。

也許是感覺自己躲在屏幕背後的安全感,也許是由於在潛意識裡認為網絡上的行為無需負責,很多施害者都具有雙面人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只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普通人,溫和、低調,你完全不會把他和犯罪分子聯繫在一起。

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
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

但是隨著一個12歲小女孩出現在他的面前,他的眼神逐漸變得晦暗,表情也變得扭曲,語言也昭示著不純的動機。

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

一個令無數父母恐懼的人格就此顯現。他們說著輕佻的話語,看到他們敲打在屏幕上的文字,這些話看似並未直接談論性愛,卻充滿了成人的性暗示,你幾乎可以腦補出說出這些話的人猥瑣的臉。

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網上的話看似無關痛癢,對應現實中是惡魔的笑

蘇格蘭警方推薦的這個網站由一個曾經遭遇過兒童性侵的倖存者Fran Henry創立,她曾親身經歷曾經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的標準方法,並不能應對大多數的複雜情況。 於是她創辦了這個組織,希望兒童性侵能夠成為可預防的問題,並幫助成年人預防和制止對兒童的性犯罪。

這支廣告首先是對孩子的警示,它向單純的孩子們展現出,在網絡上說出看似無害話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是什麼模樣,提醒他們主動遠離說這些話的人,哪怕是在網絡上。

其次,隔著屏幕,很多說出這些話的人也許真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沒有發覺自己與現實中誘騙兒童的人並無區別。如果他們一旦察覺自己心理問題,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尋求幫助。

這個舉措真的有效。2019年,有6,010個人聯繫了StopItNow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困惑和恐懼。

網絡的隱蔽性和私密性,都是犯罪滋生的土壤。通過網絡實施的兒童性侵併非一個公益廣告可以解決,但它值得分享。我們希望全世界像StopItNow這樣的組織能夠逐漸壯大,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力量。父母的精力有限,一味讓父母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是遠遠不夠的,StopItNow多少讓我們感到一絲欣慰和希望。

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快樂的童年,不正是我們所有人盼望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