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康威定律」談信創行業雲計算落地思路

IT行業因為技術更迭的頻繁性,根據一些趨勢和規律創造的新概念和理論,往往在新技術還沒普及的時候,新的概念就被炒起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概念和理論都成為明日黃花,淹沒在IT發展的歷史中,只有那些久經考驗的概念和理論會沉澱下來,成為IT行業廣泛認可的定律。

最近信息技術的國產化概念似乎越來越沒那麼敏感了,更多人開始關注信創領域,這點從朋友圈的各種信創公開課就能感受到。信創領域,是一個基於國產軟硬件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行業,對於PC終端、傳統物理IT架構的國產化替換,都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如果談到信創雲的建設,很多用戶甚至一些從業者都會陷入一些誤區。

康威定律

任何試圖設計一個系統的組織將會衍生出一種設計,其結構正是該組織的通信結構的復刻。

從「康威定律」談信創行業雲計算落地思路

康威定律實際上是微服務架構的指導思想,它指明瞭系統設計和組織結構的關係。從廣義上講,信創雲也是一個系統,當然也遵循康威定律。很多用戶以及信創行業從業者根據PC終端以及操作系統的國產化替換的成功經驗,在思考信創雲建設時會產生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認為單純借鑑x86環境下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思路,用一個大而全的“萬金油”式雲計算解決方案能應對信創行業所有的雲計算需求。

從「康威定律」談信創行業雲計算落地思路

從「康威定律」談信創行業雲計算落地思路

​信創行業雲計算落地

事實上,每個信創用戶所在組織架構都是不同的,信息化進程也各不相同,隨之而來的信創雲需求也各有差異。特別是由於信創行業的一些獨特性,和X86生態的雲計算需求有很大的差異性,如果僅僅是將X86那一套簡單地重新編譯到國產異構芯片上,項目是很難落地的。所以,對於信創雲建設,一定是需要根據不同的組織架構,設計一個符合組織實際需求的雲平臺。目前行業裡公認的最佳實踐是採用一個分層、解耦、多產品組合的信創雲解決方案。

信創行業比較認可的解耦方案是將雲計算產品分為四部分,分別為服務器虛擬化軟件、虛擬資源調度管理軟件、容器平臺軟件、雲管理軟件。

其中,服務器虛擬化是信創雲解決方案的核心,支持用戶將物理機上的應用遷移到虛擬機上實現業務上雲。信創業務大部分都是傳統三層架構,部署在物理裸機上,屬於典型的煙囪式架構。

此類業務在進行雲化遷移時,需要一個能完全模擬物理環境的服務器虛擬化軟件,提供包括I/O驅動、內存管理、虛擬機全生命週期管理等基本功能,並且需要資源動態管理、智能電源管理、多維度高可用、快照備份等虛擬化高級功能;服務器虛擬化軟件適用於30臺服務器規模以下以及傳統業務遷移上雲的使用場景。虛擬資源調度管理軟件是在服務器虛擬化軟件上層的調度管理軟件,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等物理和虛擬資源調度和控制,提供多租戶服務,當信創雲規模在30臺服務器以上時比較適用。

容器平臺軟件是應對信創行業雲原生業務場景的產品,支持用戶對原有業務系統進行輕量化改造並實現快速部署上雲和靈活調度需求。當信創雲項目規模超過100臺量級,或者使用了多種雲計算資源池時,就需要雲管理軟件了。雲管理軟件幫助用戶實現多資源池管理,並可提供計量計費、流程審批、服務編排等運營支撐功能。

信創行業上雲,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場景:服務器虛擬化場景、傳統應用上雲場景、創新應用上雲場景、穩態/敏態多雲場景,對應的產品組合是服務器虛擬化軟件、雲操作系統軟件、容器雲平臺軟件和雲管理平臺軟件,在核心產品之外還需要諸如雲安全軟件、雲備份軟件、分佈式存儲軟件、網絡虛擬化軟件、桌面雲、超融合軟件等配合產品來強化上雲體驗。

華為、中國系統、易捷行雲、雲宏、神州控股等國產廠商基於以上思路,為信創行業上雲打造了對應的產品矩陣進行項目實踐,已落地多個信創雲項目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