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抓住孩子的這點小天性,再要求他做什麼,就容易多了

兒童的天性是使得他們的心理見異思遷的。只要有了

新奇的事情就可以打動他們,無論見了什麼新奇的事情,他們立刻就急於要嘗試,嘗試過後立刻就膩了。

凡是要使兒童勤勉用心的人,他就應該儘量使得他所提議的事情顯得可悅可喜,至少,也不可使它帶來任何使人不高興的或受到驚嚇的觀念。(《教育漫話》 [英] 約翰·洛克 著 傅任敢 譯)

在生活中,做父母的都要這樣的體驗,就是想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常常不樂意。於是乎,家長就使出渾身解數,哄騙,威逼,甚至動粗,搞得彼此不快,煩惱不堪,心情糟透了。

只要抓住孩子的這點小天性,再要求他做什麼,就容易多了

其實,有智慧的家長,管教起孩子來,之所以得心應手,就在於他們善於與孩子“鬥智”。不到萬不得已,家長們萬萬不要與孩子鬥勇(鬥武)。只要牢牢抓住孩子的天性,或者說心理,再圍繞它們想方設法激勵促使孩子去做,那麼孩子就會樂意做,家長也就省心多了。

上面引文中提到孩子的兩大天性,一是充滿好奇感,二是樂意做顯得令人高興的事情,就很值得家長朋友們去琢磨,去實踐。如果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情,尤其是些對孩子來說的大事,重要的事,家長們就應該事先用心挖掘出這件事情新奇的一面來,或者精心地把它裝扮得顯得很有樂趣,然後再要求孩子去做,自然就容易多了。

當然,孩子的天性不止這兩個,還有一些,比如喜好誇獎,沒有畏懼心等等。只要家長們平時注意運用,使之符合孩子的天性和心理,並能長期堅持,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只要抓住孩子的這點小天性,再要求他做什麼,就容易多了

最後,想說的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好和壞之分。即使廣為家長們談論的“好動”,也是孩子固有的天性,一般都是正常的,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懷疑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動症”。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做父母的,也不妨把它用在管教孩子上。只有很好地瞭解孩子的天性和心理,才能更好地培養教育孩子。同時,也有利於保持一個良好的育兒心態,收穫融洽溫暖的親子關係。

(“教育經典擷粹”之《教育漫話》66)

只要抓住孩子的這點小天性,再要求他做什麼,就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