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發現擺地攤和互聯網推廣是有多相似嗎?

擺地攤一直受到城管等各種因素的限制,有過逛夜市的朋友肯定都看過城管追著擺地攤的人跑,甚至是砸了他們的攤子;就算你沒見過,在電影裡這樣的場景應該不陌生吧?其實地攤一直由於影響市容環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的優勢,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很多人討厭地攤覺得地攤把整潔的城市弄的很髒亂,這點不可否認是部分地攤經營者缺乏某些意識導致的,但是從積極地角度觀察你會發現:地攤更多的是拉近了人和商品的距離,讓街道上多了份煙火氣,充分發揮各地城市走勢,讓地攤經濟重新復活,並且通過地攤經濟帶動當地以及老百姓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就業,這無疑是我國又一個“改革開放”!

這就像很多人討厭互聯網廣告,覺得它們很影響瀏覽體驗,覺得垃圾廣告滿屏飛,是的!對於不需要的用戶來說的確如此,但是一個事物或是一件產品的存在肯定是有意義的,正是有需求才會出現!互聯網的發展是飛速的,今天或許你再也看不見當年的垃圾廣告了;

從積極角度分析你會發現:現在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不管是各類app也好還是搜索引擎也好,推送給你的廣告都是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的;就像你用的網易雲音樂它會根據你的喜好給你推薦音樂,是不是節省了你大量的找歌時間?是不是發現這些app/搜索引擎很懂你?為什麼他們能猜透我?這就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把你的廣告精準的推送給有需求的客戶。

其實我今天想說的就是擺地攤和互聯網推廣像極了,你坐下了細細品:

共同點一、經營成本較低:

這是互聯網和擺地攤的共同特點,不用租門面,也不用支付水電費,更不用請人工,只需要一兩個人就行了,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成本,互聯網推廣不也是如此嗎?

共同點二、試錯成本低:

一般想要經營一家企業你至少要租一間辦公室或門面來經營,並且所經營的品類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固定的,水果店你不可能賣鞋子,時裝店你不可能賣電腦,而一旦這些產品沒有市場銷路,那大家就要推倒重來,這樣要付出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這麼一對比,擺地攤和互聯網推廣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首先都沒有上述的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不需要高昂的成本,即使沒達到你的預期成本也是很低的,不至於傾家蕩產。

共同點三、運作週期短:

隨著市場的競爭與日俱增,成本越來越高,為了節約昂貴的店面租金,減少庫存商品的資金佔用,這些都可以降低成本和縮短經營週期,從根本上增強了競爭力,增加盈利;

共同點四、靈活經營:

都不受地域限制,地攤選擇人流量高的地方擺=互聯網推廣把你關鍵詞做到高流量的首頁,

客流=流量

吆喝=標題黨

物品擺放=排版

cctv採訪=刷量

客戶看一眼=瀏覽網站

客戶買單=在線下單

總結:總的來說,不管是擺地攤也好還是互聯網推廣也好,其實就是商業競爭、消費者價值觀轉變等綜合因素所促成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