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真實,才能讓咪蒙及其陰魂徹絕於人間

最早還是從朋友圈的招聘上得知咪蒙被全網封殺,之後陸陸續續看到很多報道,大體意思是咪蒙完了。

它是怎麼完的?鳳凰網和今日頭條給出的解釋是咪蒙及旗下賬號傳播汙文化、喪文化,販賣焦慮,騙取流量。事件的導火索則是咪蒙旗下“才華有限青年”公眾號1月29日發佈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被指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引起公憤。四個字概括一下:影響惡劣

為什麼會造成惡劣影響?前面講了——操縱大眾情緒,把大眾往汙、喪、焦慮等負面方向帶。那麼,“大眾”具體指的是哪些人?顯然,“公憤”的這群人不屬於這“大眾”裡頭,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咪蒙這1400萬+的粉絲裡找。

關注咪蒙的人大體分為兩撥,一撥是認為它“寫得好”,值得借鑑;另一撥則是認為它“寫的對”,寫到心坎裡了。這操縱大眾情緒裡的“大眾”應該指的是後面這一撥人了。

要想文章紅,標題學咪蒙

”,在談論對與錯之前,不妨先來看看咪蒙文章的標題。

《世界上只有一種男人,絕對不會出軌》;《“孩子小,你不能讓著點麼?”“不能”》 ;《三圍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我們的愛情,是睡出來的》;《“你有錢了不起啊?”“了不起”》;《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調,而是你玻璃心》;《失敗是成功之母,這種話你也信?》……

通過網引的這些標題不難看出,咪蒙標題是走“絕對”或者說“偏激”路子的。世間之大,無奇不有。作為普通讀者,其實沒有必要懷疑咪蒙文章內所舉例子的真實性(媒體較真是有必要的)。

存在即合理,但合理≠正確。認為“寫的對”的這撥人其實是暫時走進了“存在即正確”的誤區,但要說他們也都是偏激的,非黑即白的,那就有點矯枉過正了。

至於他們是怎麼暫時性地走進誤區,受到咪蒙的矇蔽或者說操縱的。我想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兩點:

  1. 當時受了點刺激,變得不那麼理性了
  2. 雞湯喝太多有點反胃/噁心/逆反

也正是利用這兩點,咪蒙才能大行其道。尤其這第二點,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談到雞湯,不知道你們想到什麼,我腦海裡立刻浮出兩句話來:

“努力就有收穫,人人都能成功”“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聽著多鼓舞人心,但真相是怎樣呢?努力不一定有物質上的收穫,對天才而言,百分之一的靈感卻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隱藏真相、斷章取義、為了勵志而勵志,從某種角度而言也為毒雞湯、喪文化、焦慮感等這幾年的盛行埋下了伏筆。


唯有真實,才能讓咪蒙及其陰魂徹絕於人間

寫到這,忽然想起電影《無問西東》裡關於“真實”的描寫:

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

我想,也唯有真實,教育的真實,全社會的真實,才能讓咪蒙及其陰魂徹底絕於人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