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解海龍:用鏡頭改變“世界”

還記照片中的“大眼睛”姑娘嗎?1991年,作為希望工程的標誌,國人都記住了這個8歲的安徽女孩蘇明娟,但少有人知道這張照片背後的攝影師,一個在中國公益攝影和紀實攝影界如雷貫耳、備受敬重的男人。26年前,正是他的眼睛發現了“大眼睛”,作為希望工程背後的攝影師,他改變的何止是一個女孩的命運,更是553.6萬中國孩子的命運,他的名字叫——解海龍,是河北景縣人!


他也曾說“我想上學”!

活法|解海龍:用鏡頭改變“世界”

解海龍。

解海龍拍攝“希望工程”作品的時候,常常會想起小時在老家讀書的那個鄉村小學,“有種親切感”。他人生的起點,是在河北衡水景縣。

“我1951年5月出生,老家是景縣西周莊。我爸爸13歲從老家來到北京,在前門附近一家首飾行當學徒。”

解海龍是家中長子,在老家出生。解海龍4歲,跟著奶奶姥姥在村裡上學。在解海龍的印象裡,學校的房子破破的,窗戶沒有玻璃,都是那種窗戶紙。地上是磚頭,上面用木板一搭就是桌子凳子。

解海龍6歲回到北京,真正上小學是7歲半。“家裡跟我說得很清楚,到16歲必須自立,早點兒上班掙錢減輕家裡負擔。我上初二時15歲,爸爸就給我找工作,我嚷嚷說,為啥讓我去上班?我還想上學!”抗爭的結果是解海龍又回到了教室。

然而,1966年6月,那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到來,還是讓他告別了學校。1968年2月,解海龍報名當了兵。

人生的第一部相機

解海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個非常相信照片的人。當語言在空中越飄越遠,文字在記憶深處逐漸發黃時,照片以它沉默和固執的方式停住,供我一千遍、一萬遍地默唸、撫摸和懷想。”

17歲參軍,他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18歲,他第一次接觸相機。20歲,他分配回北京工作。1984年,他進入當時的北京崇文區文化館宣傳部工作……

解海龍真正迷上攝影是因為看了一次影展,第一次被紀實攝影的力量震撼到了。回家後,他幾天睡不著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都要買個相機,我也要拍這麼好的照片!

那之後,他就天天尋思著攢錢買相機。1979年,第一次漲了工資,每個月漲7塊錢,一次性發下來一年的錢,突然有了一筆80元的“鉅款”。他“連哄帶騙”地說動妻子,人生第一臺相機到手了——海鷗牌的,87塊5毛錢。

獲獎專業戶

相機有了,解海龍又買回來一堆教攝影的書學習,並且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個月至少要發表3張作品!

到1984年,他已經拿下了三個全國攝影大賽的一等獎,到1989年,獲獎作品就有400多幅了,其中100多幅還是國家級的。

那幾年,因為得獎多,解海龍聽到的都是溢美之詞,直到遇見一位部隊轉業的攝影老師劉加瑞。老師看了他的作品後,直言不諱地說:你拍的片子有點淺,即便是讚揚,你也不要膚淺地去表現,藏則深,露則淺。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攝影有歌頌的,但它更大的作用是傳播、記錄,更多是傳遞一種信息,給人一種感染,一種思考。

一席話徹底擊中瞭解海龍。事後,他翻閱了世界上經典的戰爭攝影,再反觀自己拍的,只想說兩個字:甜俗。解海龍迷茫了,“攝影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他要去尋找一個答案。

“什麼是攝影?”

“什麼是攝影?”1987年,這個答案浮現了。這一年,解海龍去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廣西融水,他本來是去拍少數民族過節的,偶然聽說那裡的基礎教育非常薄弱,解海龍一下子敏感了起來,於是走了80多公里,去了一個寨子。進到寨子的學校裡,聽到一個教室傳來琅琅的書聲,看到一個女老師,揹著一個孩子正在上課,解海龍一下子激動了,立刻換了個廣角鏡頭抓拍下這一幕。

後來,解海龍打聽到,女老師名叫戴紅英,28歲,有兩個孩子,大的2歲,拿繩子拴在家裡不讓跑遠,小的5個月,就揹著上課。

另一張照片是在唐山拍的,1987年,唐山大地震恢復後,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傷殘運動會。解海龍在入場式上看到一個沒有腿的小夥子,用膝蓋在走路,還揮動著帽子向看臺上的人致意,那種精氣神一下子抓住了他。解海龍拍下這一幕,為之命名為“雄壯的入場式”。

廣西女老師和唐山運動員的照片後來都拿了全國的一等獎,但是這一次大家對解海龍的評價不太一樣了,“有深度了!”朋友們都說。他總結了很久,終於明白了老師對他說的話——攝影的本質就是記錄,好的攝影作品會提出問題,會推動社會去解決問題。那一刻,解海龍開始嚮往當一名記者。

一邊拍一邊哭

活法|解海龍:用鏡頭改變“世界”

20世紀90年代,北京的發展正轟轟烈烈,解海龍卻做了一個決定:要去拍中國農村!課題都想好了:中國農村20世紀末葉基礎教育現狀調查。1991年4月,解海龍上路了。

太行山、大別山、沂蒙山、雲貴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哪裡窮就往哪裡鑽。吃飯買一毛錢的餅,一毛錢的雞蛋湯,一頓飯兩毛錢搞定,晚上就找老鄉家寄宿。一年下來,他跑了12個省28個國家級貧困縣,去尋訪那些最渴望知識最需要幫助的孩子。

解海龍為自己拍的一系列照片定了個主題——“我要上學”。每到一個地方,他就跟著當地的小孩一起去他們的教室上學。很多照片解海龍都是一邊拍一邊哭的,沖洗出來的時候,還要再看哭一遍。

1991年4月,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小學,解海龍來到一年級教室,想拍一張“上課聚精會神”的孩子。抬頭,一雙大眼睛陡然映入眼簾,一下子讓他的心揪了一下,解海龍毫不猶豫按下了快門,這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大眼睛”。

1992年,解海龍把這一系列“我要上學”的照片交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希望工程”項目,“大眼睛”那直勾勾盯著人看的眼神,幾乎打動了青基會所有人,被一致選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這組照片擴大了“希望工程”的影響,照片發表後第8個月捐款已達到一個億。

1994年,希望工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大型義演,解海龍的56張照片同一天在人民大會堂展出,他也因此成為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紀實攝影展的第一人。

2006年,在中國第一個影像藝術拍賣專場上,“大眼睛”以30.8萬元創下專場的最高成交價格。這筆錢,解海龍全部捐出,在西藏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截至2016年底,希望工程總計接受捐款129.5億元,資助學生553.6萬名。

他們的緣分

活法|解海龍:用鏡頭改變“世界”

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和解海龍在北京久別重逢。

1992年,解海龍進入《中國青年報》,如願成為了一名攝影記者。做記者的10年裡,張家口地震、阿爾山大火、98抗洪他都第一時間衝到第一線,更被評為“全國十大青年攝影記者”。

他一直沒有停止希望工程的拍攝,每隔5年,都會回訪一次曾經拍過的孩子。1996年,他回訪一所河南的小學時,看到一個家裡沒錢面臨輟學的女孩。回到北京後,他立刻聯繫人幫助這個女孩。女孩名叫範明珠,後來一直讀到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後。

當年,和大眼睛一起作為希望工程第一批公益宣傳照片的,還有兩個男孩“小光頭”和“大鼻涕”。“小光頭”名叫張天義,後來從鹽城工學院自動化專業畢業,成為一名企業的技術骨幹,“大鼻涕”胡善輝後來成為了一名軍人。

2005年5月,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在北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解海龍久別重逢了。

26年來,解海龍和許多孩子都保持著聯繫,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在解海龍心中,如果不是大眼睛和這些孩子,他可能不會走上紀實攝影的道路。20多年過去了,他慶幸他拍下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說:紀實就是紀實。

用影像去記錄一個時代,用影像去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他作為一個紀實攝影師最崇高的使命!

20年,他用自己的照片和足跡,改變中國553萬孩子的命運,也讓更多的中國人參與到“希望工程”這一公益事業中。今天,我們要為這個了不起的河北老鄉,點贊!

(燕趙都市報 特約撰稿 益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