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業績穩步增長,碧桂園展現藍籌實力

大浪淘沙,滄海橫流,2019年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讓中國房企經歷又一場洗禮,唯有步履穩健、內功紮實者,才在市場的風雨如晦中保存住了實力與定力。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百強房企1~11月的累計權益銷售金額同比增長6.5%。作為其中的龍頭企業,碧桂園前11個月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額突破5000億,達5398.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01億元,增長幅度為10.23%。

作為恆生指數中少有的民營地產成份股,碧桂園在2019年仍舊錄得高於同行平均水平的增長幅度,成功打破“規模越大增長越難”的魔咒,這一點實屬難能可貴。回顧該公司過去十來年的發展脈絡,其穩健的增長曲線,總體向上趨勢未變,並未跟隨市場的波動而出現轉折,充分展現了藍籌地產股應有的硬核實力。

7月22日,2019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揭曉,碧桂園集團第三年上榜,排名177,較上年度的353位提升176名,為入選企業中排名飆漲最多的一家,也是該集團自2018年排名提升114名之後,再一次實現的大幅度跨越。

十年業績穩步增長,碧桂園展現藍籌實力

碧桂園集團總部大樓

經營績效再攀新高

2019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週期性波谷,調控從嚴、融資收緊等宏觀政策讓房企的經營面臨重重挑戰。碧桂園早在2018年便對市場變化提前預判,順應市場節奏,採取防禦性發展策略,提質控速、行穩致遠,果斷採取更為穩健的策略,依舊錄得極佳的經營績效。

上半年碧桂園總收入為2020.1億元,同比增長53.2%。銷售規模的連年攀升,集團不含增值稅的已售未結轉收入達7352億元,預計於未來1~2年內逐漸釋放,較好鎖定將來較長時間內的營收增長空間。

報告期內,集團進一步提升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整體盈利能力和收益質量表現不俗,毛利率在2018年中期26.5%的基礎上提升0.7個百分點至27.2%,淨利潤率達11.4%。

銷售規模和毛利率的雙雙提升下,碧桂園去年合計錄得毛利潤約548.6億元,同比增長56.9%;淨利潤約為230.6億元,同比增長41.3%。

2019年上半年,國內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緊,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均有所提升,碧桂園對此早有預案,憑藉在資本市場上較高的信用等級,完成多筆低息債券發行,以替代現有債務,確保公司現金流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公司一如既往保持銷售去化優勢,積極回籠現金。上半年房地產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人民幣2659.4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4.3%;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淨額18.1億;截至6月30日,公司賬面擁有現金餘額2228.4億,佔總資產比例12.8%,另有未使用授信額度達人民幣3133.0億元。

截至目前,碧桂園已經連續四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正,在行業整體資金趨緊的背景下呈現極佳的財務彈性。

另外,公司截至6月末之有息負債總額約為3318.89億(含銀行及其他借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和可轉股債券)。債務結構中,需於一年以內償還的短期有息債務為1139.2億,佔總有息負債之34.3%,公司現金餘額對於短期有息債務的覆蓋比例達2倍,擁有厚實的財務安全護城河。

緊貼未來20年中國城鎮化

眾所周知,2018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處於寒冬階段,但在碧桂園這裡,這個冬天並不寒冷,甚至逆勢突圍,再創佳績。一邊是中小房企的破產清盤,一邊是實力房企屢攀新高,碧桂園依靠的是多年來修煉的深厚內功和積累的殷實家底。

今年以來,數百家房企因資金鍊崩塌而破產倒閉,其中不乏昔日之百強房企,這一現象給行業敲響警鐘,一定要高度重視公司的財務狀況,謹慎放大槓桿。

作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碧桂園始終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管控,放在與規模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自上市以來,歷經行業發展幾輪週期,其間縱使行業槓桿整體提升,但碧桂園始終堅守著既定安全紅線,採取穩健高效的財務制度。

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碧桂園淨借貸比率僅為58.5%,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總債務覆蓋EBITDA倍數為3.5倍,同比下降1.2倍;EBITDA覆蓋利息倍數為4.4倍,同比提升0.4倍。

截至目前,碧桂園已連續多年保持了淨借貸比率低於70%,這在國內地產一線軍團中極為罕見。Wind數據顯示,2018年A股30家樣本房企平均淨負債率達148.16%, H股30家樣本房企平均淨負債率達115.32%。碧桂園作為龍頭房企,在市場規模不斷提升的同時,淨負債比率始終保持低位,顯示出該公司優異的財務管控能力。

嚴控槓桿水平,讓碧桂園在行業週期面前雲淡風輕,而在全國範圍內完善的佈局,則為公司提供穿越週期的實力。

截至目前,碧桂園是國內規模最大之房地產企業,於2018年完成全國所有省份的全佈局。截至2019年中期,碧桂園的項目分佈於中國內地31個省份、279個市、1235個區和縣,項目總數達到2381個。完善而廣泛的佈局,是碧桂園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以及城鎮化進程長線看好的戰略性判斷。

正如該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所說:“我的職業生涯歷經數次地產行業週期,波動才是這個行業的常態,但中國城鎮化是一股不可逆的時代大潮,地產市場未來規模將仍然龐大。當前經濟形勢複雜,但碧桂園始終對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增長、長期向好抱有堅定信心,對十四億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們有堅定信心。”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58%,離發達國家80%左右的城鎮化率還存在差距,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近1400萬人從農村轉入城鎮,不僅增加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也會釋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費需求。

從碧桂園的項目分佈來看,公司對於經濟發展潛力較強的區域仍有側重,土地資源儲備符合人口流動趨勢,已獲取的項目絕大多數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城市或人口淨流入區域。

截至2019年6月底,集團已獲取及潛在權益可售資源合計2.78萬億。其中98%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城市),94%位於人口流入區域(城市),75%位於經濟發展潛力較強的五大區域(即長三角/江浙滬皖、廣東省、環渤海/京津冀遼晉魯蒙、長江中游/湘鄂、川渝),以聚焦中國經濟命脈發展的城市群作為主要優化佈局的邏輯。

尤其是長三角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中報顯示,碧桂園在長三角(江浙滬皖)已獲取貨值達到3589億元,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獲取貨值達到3467億元;深圳目標市場已獲得權益貨值1993億。

碧桂園均衡且有重點的項目分佈,可以更好平衡樓市的區域性風險,抓住城市輪動的機會,從而抵禦週期性風險,減少經營績效的波動,更好體現公司穩健經營之風格。

資本市場收穫好評

2019年6月17日,公司入選香港恆生國企指數,這是繼香港恆生指數、富時中國50指數等之後再度入選重要指數,意味著碧桂園不但屬於行業內部的龍頭企業,更是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中的佼佼者,充分顯示出投資界對公司市場影響力的高度肯定。

贏得資本市場肯定的,是碧桂園業績在過往十來年的穩定發揮。穩定,也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根基。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碧桂園每一年營業收入均錄得同比正增長,其中,最大增幅近70%,最小增幅也超過20%。

鑑於碧桂園歷年來的穩定表現,穆迪於今年第三季度將對碧桂園的展望由“穩定”調升至“正面”。穆迪分析師表示,將展望調升為正面,反映了穆迪對碧桂園的預期,即未來12~18個月內,信貸指標將提升到比當前評級更加強勁的水平。穆迪認為,鑑於碧桂園非常充裕的土地儲備、較為明確的推盤計劃,以及強勁的銷售執行力,預計碧桂園將持續受益於中國的城鎮化浪潮,這將支撐碧桂園低線城市產品在未來一兩年中的需求。

摩根大通給予碧桂園“增持”評級,目標價16港元。摩根大通認為,碧桂園正在從一個高增長的開發商向一個平穩增長的開發商轉變。展望未來,隨著利潤率進一步穩定,銷售增長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加快,再融資需求也有望減少。摩根大通認為市場會對碧桂園在低線城市的持續盈利能力越來越有信心。

高盛給予碧桂園“買入”評級,目標價15港元。高盛認為,碧桂園在較長期內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其廣泛的地理位置可滿足中國的住房升級需求以及城鎮化下的人口遷移趨勢。同時,碧桂園的流動性風險很低。碧桂園一直在優化其地理分佈,充分利用中國正在進行的城鎮化,從而使當前可售資源的分佈符合人口遷移趨勢。這為碧桂園長期贏得全國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第一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