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装下900颗地球的超级行星被发现:它还有两个小兄弟垂死挣扎中

编者按:开普勒88 d的发现说明开普勒88 系统正在经历蜕变。根据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数据,开普勒88 d行星公转周期为4年,轨道为椭圆形,在开普勒88 d前面,还有开普勒88 c和开普勒88 b两颗行星。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1221期 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发现又有了新的进展,天文学家在开普勒88恒星系统中取得了重大发现,一颗质量是木星3倍的行星被发现!这意味着开普勒88 系统中最大的行星易主,原来是开普勒88 c行星,现在变成了开普勒88 d行星。在太阳系中,木星的质量已经是最大的,相当于土星的2倍,地球的300倍,那么开普勒88 d质量就相当于900个地球。因此从木星的角度看,地球是相当渺小的。


能装下900颗地球的超级行星被发现:它还有两个小兄弟垂死挣扎中

根据行星形成学的角度看,木星对太阳系内各大行星的形成、演化有较大的影响,比如木星的存在让太阳系内侧轨道更加安全,木星的强大引力会阻挡一些飞往地球、火星、金星等天体的小行星、彗星,比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因为木星引力的拉拽而坠入木星表面。其次,太阳系其他行星或多或少都受到木星引力的干扰,导致轨道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第三,火星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直径仅为6794公里 ,而地球的直径为12.7万公里,主要原因是木星引力所致,把原本属于火星的质量给“偷”走了。第四,小行星带之所以存在,也与木星有关,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小行星带无法形成一个行星,只能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第五,一些彗星撞击地球,也与木星有关,在木星引力的干扰下,一些彗星撞击地球,为地球带来了水资源。

能装下900颗地球的超级行星被发现:它还有两个小兄弟垂死挣扎中

由此可以看出,一颗大质量气态行星在一个恒星系统中有多么重要,开普勒88 d的发现说明开普勒88 系统正在经历蜕变。根据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数据,开普勒88 d行星公转周期为4年,轨道为椭圆形,在开普勒88 d前面,还有开普勒88 c和开普勒88 b两颗行星。开普勒88 c和开普勒88 b轨道相互之间有影响,存在运动共振,开普勒88 b公转周围仅为11天,而开普勒88 c的公转周期正好是22天,是前者的2倍,这就是运功共振的影响。开普勒88 c的质量相当于一颗木星,同时质量是开普勒88 b的20倍,正是由于质量差距较大,且轨道距离又近,导致了公转周期的变化。开普勒88 c和开普勒88 b由于距离恒星太近,物质正在被蒸发、丢失,处于垂死挣扎中。


能装下900颗地球的超级行星被发现:它还有两个小兄弟垂死挣扎中


开普勒88 d的发现是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公转周期为4年的轨道上,有一颗质量为3倍木星大小的行星,目前还是首次发现。之前我们发现的大部分气态行星都具有短周期轨道的特点,公转周期仅为数天至数十天,显然开普勒88 d的公转周期4年是非常另类的。下一步,随着观测精度的提升,我们有可能观测到公转周期与太阳系木星相当的行星,大约为11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发现与太阳系相当的恒星系统,寻找地球2.0,进而找到第一个地外生命。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