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北京人愛貓,這事兒您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那老北京人愛貓,怎麼個愛法?


據說舊時的京城,上到顯貴下到平民,很多人都有養貓的習慣,人物認為養貓是一種情趣。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明熹宗(天啟皇帝)也愛貓。《明代社會生活史》記載,熹宗專門在宮中設立了貓房,這些貓三五成群,有些貓還會被加封職銜,被稱為“某老爺”,還有俸祿和賞賜。


清朝慈禧太后也喜歡養貓,宮人們它可是一點都不敢怠慢:衛生大掃除這樣的日子,掌事兒的會特別派“眼尖、腿靈、手快的小娟子”專門伺候貓。可千萬得把它看好了!什麼時候貓“在方凳的紅絨毛墊上睡著,打著輕輕的均勻的呼嚕。老太后點點頭,大夥兒總算放下心了……


不僅僅是皇室貴族,一般的士大夫家庭也喜歡養貓。明清時候,貓是富裕家庭才能擁有的寵物。人們喜歡貓,一來它象徵富貴吉祥;二來能體現閒情逸致,彰顯品位。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養貓,是人們生活的樂趣之事,且由來已久,《禮記》中就有記載。老北京養貓講究品種,大多以毛長者為貴,“柔毛有四五寸者為珍”。這種貓尤顯頭大威武,且披肩長毛下垂,類似雄獅之相,故稱為獅子貓。在這個品種內,還要以毛色的好壞來區別貓的高下。一般認為白者、黃者為上品,黑者、雜色者次之。又按皮毛花紋賦予不同的雅稱,如白貓黑尾者,稱為“雪中送炭”;上半身黑而下半身白者,謂之“烏雲蓋雪”;白貓頭尾具黑者為“鞭打繡球”。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據說,貓的花色變幻有百餘種,但絕佳的並不多見。此外,貓眼必以兩色者為貴,名曰“雌雄眼”。俗說“爹一隻,媽一隻”,此為“波斯種”。但老北京人不喜歡養白尾貓,以為不祥。


早年富戶養貓者以羊肝煮熟、剁碎拌以白米飯,以燻苦腸拌飯者次之,貧戶則從油鹽店買來無鹽乾魚,謂之“貓魚兒”,用溫水發開剁碎,摻在揉碎的窩頭渣子裡,屬於窮喂。


北京人認為養貓乃高尚之情趣,其來源多系親朋間互相贈送,以為禮品。那時的老北京人不賣貓,還把賣貓、賣狗視為破產的象徵,決不肯賣。


很多知名人士都養貓。比如,著名畫家豐子愷養貓、畫貓;冰心老人家的咪咪在貓譜上名“雪裡送炭”;老舍先生養貓,端木蕻良先生也養貓。作家養的貓有一種“優越”,它們常是名家筆下的生花文章。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一些愛貓者還賦予某個品種的貓以特殊的意義———貓王。據說“貓王”的條件是:體重須達八斤以上,謂“八斤貓能逼千斤鼠”;其膚色只限於純黃或純狸,且有虎紋,頭扁圓,耳小而薄;眼睛須是所謂“金眼夜明燈”者。其臉譜須是白嘴盔子、紅鼻頭,嘴旁各有手指肚大小的一塊黃點,俗稱“蝴蝶斑”,觸鬚堅如鋼針。不論黃、狸毛色,肚皮須純白色。尾巴由長毛組成,狀如“火焰”,謂之“麒麟尾”,不認識的往往稱為“禿尾巴根子”。總起來即是獅頭、虎身、麒麟尾。另外,貓王都是雄性的,雌性一律不上譜。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帶您感受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北京城文化歷史

老北京人到底有多愛貓,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是貓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