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20合勝徐晃,文丑60合平趙雲,均被關羽秒,兩人武力如何定位?

sunny__小點


顏良、文丑的武藝在演義中屬於超一流武將,大致是介於五虎上將和許褚之間。

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一個很嚴格的武將排行榜,所以只能從武將們的平時表現來大致衡量他們處於哪個水平。不過在演義中大概因為個人發揮或者劇情需要,所以武將們在歷次戰鬥的表現有一定波動,所以衡量他們的水平要看綜合表現,而不是一次戰鬥,戰鬥越多越準確。

顏良、文丑在演義中出場時間不多,這戰鬥機會自然也少了:

顏良嚴格說只有三次單挑記錄,三合殺死宋憲,一合殺死魏續,二十合擊敗徐晃,最後遇到關羽被突襲所殺,並沒有來得及交手。

文丑的單挑記錄則是十餘合擊敗公孫瓚,和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和徐晃戰不明回合數後,徐晃自知不敵敗走,和關羽戰三合以後心怯敗走,被關羽追上所殺。

顏良可以二十合擊敗徐晃,這個戰績非常駭人。徐晃還在楊奉手下時曾經和許褚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敗,其武藝比許褚也只是略差一線。單從此戰表現看,顏良的武藝還在馬超等人之上,甚至呂布都未必能做到。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一次戰鬥的表現並不能作為充分證據。

文丑不僅和顏良齊名,而且在顏良死後敢去為他報仇,顯然他的武藝至少不在顏良之下。而文丑和趙雲戰平時,趙雲不過是一個少年,武藝還沒到巔峰期。可見文丑應該比趙雲巔峰時期稍遜一籌。此外文丑和關羽交手時心怯而走,顯然他對關羽也沒有把握。

所以綜合看,文丑的武藝相較趙雲、關羽應該是差著一些,當然也足以躋身超一流之列了。


不沉的經遠



與花結緣118


按照我的觀點,顏良和文丑都屬於超級猛將的行列。顏良屬於超級猛將中武力強的,而文丑則屬於超級猛將中武力較弱的。

我把《三國演義》中的猛將按照戰績分成幾個檔次:

第一檔次――無敵猛將(1人):

呂布⭐️⭐️⭐️⭐️⭐️🌟️

第二檔次――超級猛將:

(強⭐️⭐️⭐️⭐️⭐️2人):張飛、顏良

(中⭐️⭐️⭐️⭐️🌟️3人):關羽、趙雲、馬超

(弱⭐️⭐️⭐️🌟️🌟️4人):許禇、典韋、黃忠、文丑

第三檔次―― 一流猛將

(強⭐️⭐️⭐️⭐️):龐德、徐晃、夏侯惇、曹彰、李嚴…………

(中⭐️⭐️⭐️✨️):孫策、關平、太史慈、張郃、甘寧、張遼…………


一、先說說顏良。

為什麼要把顏良列入超級猛將的行列中呢?大家看一下顏良遇關羽之前的戰績:

1.冀州速斬耿武;

2.白馬坡三合斬宋憲;

3.白馬坡一合斬魏續;

4.白馬坡二十合擊敗徐晃。

顏良4戰4勝,斬殺敵將3人。尤其是二十合打跑徐晃,可見其武力之強悍程度。大家都知道,徐晃是能與許禇硬磕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猛將,在顏良馬前,居然二十合敗北,至少可以確定,顏良的武藝要比許禇高一大截子,也應當高於二百餘合戰平許禇的馬超。


二十合擊敗徐晃以後,曹軍陣營是什麼反應呢?原著中說“諸將慄然”,居然無人敢於應戰了,這個震懾效果是很驚人的。

像顏良這樣的武藝,難道在關羽馬前撐不住一個回合?所以說,顏良之死,確實是個意外。咱們來分析一下顏良的死因。

原著中說,曹操請來關羽,在山坡上觀敵瞭陣,顏良正在“麾蓋之下”,關羽貶低了一番後,“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居高臨下衝過去了。

而顏良的士兵們“如波開浪裂”,沒有激烈抵抗和阻攔,這就導致關羽“徑奔顏良”。

顏良當時還在麾蓋下,看到關羽衝過來,“方欲問時”,還打算要問話,不知道顏良想問些什麼,也許是想問“你吃了嗎?”或者“尚能飯否?”

不得而知,但顏良確實犯了個巨大的錯誤,“關羽赤兔馬快”,已經來到面前了,而顏良“措手不及”,沒有來得及做任何抵抗動作就被關羽“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刺”,這絕不是個正常動作,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說“砍”、“劈”、“斬”都可以,但要說“刺”,太古怪了。也許,這個“刺”另有含意:行刺、刺殺。

幾個關鍵詞:方欲問時,赤兔馬快,措手不及,刺。

關羽以一個正面的,不像是偷襲的偷襲解決掉了顏良。

二、再來說說文丑。

文丑之死是在延津渡一戰中,而在此之前,文丑的戰績:

1.冀州速斬關純;

2.磐河十數合擊敗公孫瓚;


3.磐河獨戰公孫瓚四健將,一死三逃;

4.磐河戰趙雲,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5.延津渡獨戰張遼、徐晃,射倒張遼戰馬,擊退徐晃。

共5次戰鬥,4勝1平,斬將2名,這樣的武力值相當厲害了。尤其是與初出道的趙雲五六十合打成了平手,完全有實力進入超級猛將的行列。

再來看看文丑的死因。

文丑奉袁紹之命來戰曹軍,率兵抵達延津渡,曹操命令將士“皆解衣卸甲少歇,盡放其馬”,將軍械扔下滿地。文丑大軍來到,“既得糧草車仗,又來搶馬”。這就導致他麾下的軍士們“不依隊伍,自相雜亂”。


這時候,曹操下令出擊,“文丑軍大亂”,曹軍趁機圍裹過來,面對這種情況,文丑“挺身獨戰”。這說明文丑已經有廝殺戰鬥了。

文丑軍伍混亂中,“止遏不住,只得撥馬回走”,曹操麾下戰將徐晃和張遼雙雙出馬,向文丑追來。

文丑第一箭射中張遼盔纓,再一箭又射倒其戰馬,張遼栽落塵埃,文丑回馬來殺,“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

徐晃的兵器是一柄開山巨斧,他的力氣是相當大的,文丑和徐晃對戰,是非常消耗體力的。這時候,文丑的後軍趕到,徐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開始追擊。這時候,關羽來了。

關羽舉青龍偃月刀大戰文丑,他比徐晃力氣還要大,文丑本來就體力有很大消耗,再遇到關羽這個勁敵,“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

文丑為什麼要繞河而走呢?文丑的箭術是很不錯的,繞河而走,就是想通過迂迴,拉開一段距離,然後再以箭術取勝。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關公馬快”,他被追上了,“腦後一刀”被斬落馬下。

所以說,以文丑的真實武力值,能與趙雲硬扛五六十合,豈能也連三個回合都頂不住關羽?文丑主要是輸在心態和錯誤的判斷。

以兩人的戰績分析,我將顏良定位於較強的超級猛將,而文丑則定位於較弱的超級猛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