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直通車和生意參謀的數據不一致?我有沒有被多扣錢?

這好像是一個世紀難題,總會有很多商家問到,生意參謀的數據和推廣工具(直通車或超級推薦)的數據對不上,雖然不願意但總有人會很腹黑地聯想是不是直通車多收了錢,是不是超級推薦的流量算多了?!先別想那麼多,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再說。

首先,最容易對不上號的就是流量。先看一看這位商家的數據,生意參謀昨天流量:

為什麼直通車和生意參謀的數據不一致?我有沒有被多扣錢?

他昨天超級推薦後臺流量數據:

為什麼直通車和生意參謀的數據不一致?我有沒有被多扣錢?

很明顯地對比,生意參謀裡面這款商品的超級推薦訪客有229個,而超級推薦這款商品的點擊量是257個,確實超級推薦後臺的數據要高於生意參謀,這是為什麼呢?

仔細看一看,生意參謀裡面統計的是訪客數,而超級推薦統計的是點擊量,訪客數是指商品被訪問的人數,而點擊量是指商品被有效點擊的數量。也就是說兩個不同的維度數據,不應該這麼直接比較。而且超級推薦或者直通車的點擊量確實是真實發生的,不存在多扣費。

其次,很多商家也反饋說,為什麼生意參謀流量縱橫裡統計的直通車來源關鍵詞,和我直通車投放的關鍵詞不一樣。

為什麼直通車和生意參謀的數據不一致?我有沒有被多扣錢?

這個區別是在於直通車的關鍵詞廣泛匹配,會匹配出更多的進店關鍵詞,而生意參謀會把每個進店關鍵詞記錄下來。這是好事情,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相關聯流量,同時可以在生意參謀挖掘出還有哪些沒有拿來推廣卻有進店流量的詞,把這些詞統計下來又可以擴大詞表了。

然後,生意參謀在成交轉化或者其他的數據上,也看起來經常出現誤差的情況。那是因為生意參謀做的是360度全域數據,存在重複統計的情況。例如有人早上點擊了直通車的商品,對商品做了收藏,下午通過收藏夾進入看過商品,然後晚上從搜索進入購買了該商品,生意參謀對上述渠道(直通車、我的淘寶、手淘搜索)都會計算流量成交,那麼就會出現生意參謀裡面流量渠道的總流量,和單個各渠道加起來是對不上,也會和直通車或超級推薦對不上的情況。

最後,建議大家不要把單個推廣工具和生意參謀的數據去做對等比較,因為他們統計的系統和邏輯都不一樣,對比出來的數據肯定不會完全一樣。生意參謀是作為單品和全店的數據參考,我們搞清楚裡面的邏輯,並運用好數據變化和詳情去對推廣做優化,這才是更重要的。


我是蛋蛋,創業十三年,如果你在開店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在評論裡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

歡迎加關注!

歡迎評論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