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旅遊所具備的條件?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遊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鄉村旅遊的本質特徵是“鄉村性”,旅遊產品具有多樣性和發展性。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強化規劃引導,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

發展鄉村旅遊所具備的條件?

鄉村旅遊該如何發展?

我們認為鄉村旅遊發展要具備以下條件

且具備特色農業的發展模式

特色農業是指充分合理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地理、資源等條件,根據市場需求建立起來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的高效農業發展模式。

其一,建設多樣化特色農業示範基地,作為體驗性、 觀賞性、休閒性的農業景點和看點,具備鄉村旅遊發展的基本條件。

例如:觀賞當地種植的一些鄉村特色性農業:如: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麥、黎麥、蔬菜、花卉、中藥材、食用菌等;如:林下經濟有果樹、特有物種油用牡丹、文冠果等;如:養殖業有養牛、養羊、養雞、養動物等。讓遊客走進鄉村瞭解它們的故事,同時遊客可在鄉村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

其二,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產業,汲取傳統農業精華,傳承農耕文明。

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為核心的種、養、加功能複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採用清潔生產方式,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加工增值和副產品綜合利用。以生態有機、綠色農產品為基礎,結合開發休閒農業走產業發展之路,在擁有的山、田地上推行種植、養殖,然後將果品、蔬菜和畜禽魚類產品直接提供給到農莊來休閒度假的客人,使餐桌經濟充滿生機和活力。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手段,以產業融合為路徑,通過農業與文化的融合、產品與藝術的結合、生產與生活的結合,將傳統農業的第一產業業態昇華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

發展鄉村旅遊所具備的條件?

且具備創意農業的發展模式

創意農業是指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

創意農業是綜合性產業,是以自然景觀為載體,結合文化元素,運用科技手段實現作物品種改良,採取園藝、園林手法對農場、農莊、牧場進行創意設計,將農業產業與當地的文化、自然、生態、旅遊資源進行創意性組合,從而實現場景公園式、休閒娛樂式的目標。

農作物的科技改造,表現在科技新穎與生態健康兩個層面。通過農業科技的手法,改變農作物的生態、生物學特徵,一方面使農作物的花、果、枝、葉形態產生變化,另一方面,讓作物的生長節令改變,這樣可以形成四季性、反季節的新型農作物,能極大吸引大眾獵奇的心理。

其一,打破傳統農業,利用農業的特性,將體驗式旅遊和身心拓展相結合的產物,讓人在享受自然風光、農業風情的同時娛樂、休閒。如種植具有各種奇特造型。

其二,將山區的一條溝、一個谷、甚至一個村莊、一個鄉鎮的各種資源,都按景區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使市民的觀光、休閒和農民的生產、生活緊密結合。

其三,在產品功能的拓展上創意。做成藝術品、做成禮品、做成功能食品等。

發展鄉村旅遊所具備的條件?

且具備民俗文化和民宿文化的發展模式。

其一,打造民俗文化村。村內不僅田園秀美,生態怡人,而且村內的景觀可以讓您感受到自然、傳統和文化交織在一起的良好氛圍。如實踐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文化、農耕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手工文化、村內美食文化、民間絕藝表演等。

其二,打造民宿文化。我國民宿行業發展正呈現出品質提升、個性服務、連鎖經營的趨勢,而全域旅遊模式下的民宿集群落地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抓手。如民宅、休閒中心、農莊、農舍、牧場等。

且具備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

美麗鄉村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規劃科學、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宜居、宜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建設美麗鄉村,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幸福農村的重大舉措,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抓手。

其一,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快速發展,精緻高效農業更加突出。

其二,農村垃圾、汙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綠化美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處處是公園,居住環境明顯優化。

其三,農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讀、醫療衛生、交通條件、居住環境得到改善,農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其四,農村特色生態文化得到有效發掘、保護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發展鄉村旅遊所具備的條件?

結語

總之,鄉村旅遊要有獨特魅力,緊扣鄉村文化歷史根源,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鄉村旅遊作為一項朝陽產業和富民工程,對於促進農民增收、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產業融合和美好鄉村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發展鄉村旅遊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保護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維護鄉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規範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一體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旅遊產業化的基本目標,最終實現鄉村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