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性”,旅游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乡村旅游该如何发展?

我们认为乡村旅游发展要具备以下条件

且具备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特色农业是指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地理、资源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其一,建设多样化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体验性、 观赏性、休闲性的农业景点和看点,具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

例如:观赏当地种植的一些乡村特色性农业:如: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麦、黎麦、蔬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如:林下经济有果树、特有物种油用牡丹、文冠果等;如:养殖业有养牛、养羊、养鸡、养动物等。让游客走进乡村了解它们的故事,同时游客可在乡村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

其二,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产业,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传承农耕文明。

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以生态有机、绿色农产品为基础,结合开发休闲农业走产业发展之路,在拥有的山、田地上推行种植、养殖,然后将果品、蔬菜和畜禽鱼类产品直接提供给到农庄来休闲度假的客人,使餐桌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融合为路径,通过农业与文化的融合、产品与艺术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产业业态升华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业态。

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且具备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

创意农业是指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创意农业是综合性产业,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文化元素,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作物品种改良,采取园艺、园林手法对农场、农庄、牧场进行创意设计,将农业产业与当地的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组合,从而实现场景公园式、休闲娱乐式的目标。

农作物的科技改造,表现在科技新颖与生态健康两个层面。通过农业科技的手法,改变农作物的生态、生物学特征,一方面使农作物的花、果、枝、叶形态产生变化,另一方面,让作物的生长节令改变,这样可以形成四季性、反季节的新型农作物,能极大吸引大众猎奇的心理。

其一,打破传统农业,利用农业的特性,将体验式旅游和身心拓展相结合的产物,让人在享受自然风光、农业风情的同时娱乐、休闲。如种植具有各种奇特造型。

其二,将山区的一条沟、一个谷、甚至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各种资源,都按景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使市民的观光、休闲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其三,在产品功能的拓展上创意。做成艺术品、做成礼品、做成功能食品等。

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且具备民俗文化和民宿文化的发展模式。

其一,打造民俗文化村。村内不仅田园秀美,生态怡人,而且村内的景观可以让您感受到自然、传统和文化交织在一起的良好氛围。如实践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手工文化、村内美食文化、民间绝艺表演等。

其二,打造民宿文化。我国民宿行业发展正呈现出品质提升、个性服务、连锁经营的趋势,而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民宿集群落地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如民宅、休闲中心、农庄、农舍、牧场等。

且具备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其一,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其二,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其三,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四,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结语

总之,乡村旅游要有独特魅力,紧扣乡村文化历史根源,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和富民工程,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和美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