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很難麼?知道這幾個行為經濟學知識,減肥so easy!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在行為經濟學有突出貢獻的理查德·泰勒,

他提出很多在主流經濟學以外的思想,如稟賦效應,人們常常會“敝帚自珍”,認為擁有的物品價值大於未擁有之前的價值,換句話說,損失帶給人的痛苦要大於得到相同價值帶來的快樂;心理賬戶,人們的總資產不是簡單的將各項加總,而是無意識的將不同來源的財富劃分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並且不同的賬戶之間沒有不具有可替代性,我們經常會把用來買禮物的錢和日常消費的錢區分開來。理查德·泰勒還提出了“助推”思想,可以在不增加成本(或成本很小)的情況下,讓人們做出更有益的選擇。本文將理查德·泰勒的這些思想應用到減肥過程中,使減肥更有效。

減肥很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毋庸置疑,如果減肥很容易,社會上就不會有這麼多關於減肥的討論了。如果你去問任何一個減肥成功的人或者是減肥教練,得到的回答通常是簡單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也就是說只要“邁開腿”消耗的熱量大於“管住嘴”吸收的熱量,體重自然會下降。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過程,減肥的道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行動過程中,往往會存在禁不住誘惑和懶惰兩大心理狀態。

減肥很難麼?知道這幾個行為經濟學知識,減肥so easy!

今天我們用行為經濟學的知識解決減肥過程中的兩大攔路虎:誘惑、懶惰。


一、食物不同的擺放方式,影響我們的選擇。

在康奈爾大學關於健康食品選擇的研究中發現,商店中食品的擺放方式會對消費者的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研究者將垃圾食品放在顯眼的位置和放在難以取到的貨架上,食品的銷量差別很大;把健康食品放在方便拿到的位置,消費者將更容易購買。結合上述案例,宜家將商場設計成“迷宮式”、將啤酒和尿不溼擺放在一起,同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僅僅是改變商品的擺放方式,就可以使得結果產生很大的變化,主要是我們從哪個方向“推”。

減肥很難麼?知道這幾個行為經濟學知識,減肥so easy!

應用到我們的減肥中,我們應當主動降低受誘惑的機會,在消費時儘量選擇熱量低的食物;將垃圾食品放在難以獲取的地方;拒絕外出聚餐的活動等。這樣可以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飲食選擇,改善飲食習慣。

二、邀請第三方幫助我們增加自制力

在經濟學中,我們都是損失厭惡型的。據統計,丟失錢給我們帶來的負面情緒,需要撿到兩倍的錢才能彌補。利用這種心理,經濟學家約翰和迪恩設計了一項減肥計劃,兩人約定9月內每人要減去30磅,如達不到減肥效果,將另外一個人支付1萬美元。這項減肥計劃很有效,為了不損失這1萬美元,兩人都成功的減肥。因為在減肥中,我們通常在具體行動中會偏離原先的計劃,經濟學家約翰和迪恩的減肥計劃增加了一種外在的強制力,為避免損失增加了減肥中的自制力。

當然,這個計劃實施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外在的增加的自制力必須有效,即必須在計劃失敗時強制性的拿走懲罰款。

減肥很難麼?知道這幾個行為經濟學知識,減肥so easy!

三、心理賬戶,增加損失的頻率

行為經濟學中的心理賬戶是說,在計算資產時,不是簡單的將各項資產加總,而是無意識的將不同來源的財富劃分到不同的心理賬戶中。比如相同的工資和年終獎,我們經常會區別對待,認為工資是辛苦掙來的,而把年終獎算作額外的獎勵。當然,在消費時年終獎通常比工資用的更快,我們可能會用年終獎買一臺新電腦,但只會將工資儲蓄起來。

由於不同心理賬戶的資金是不能簡單相加的,心理賬戶的運算規則稱之為“得與失的構架”。賺得兩次1萬元多帶來的快樂大於一次賺得2萬元的快樂;同樣,兩次損失1萬元帶來的痛苦也大於一次損失2萬元的痛苦。所以,制定減肥的懲罰措施時,應儘量增加懲罰的頻率,這樣會對損失厭惡型的減肥者增加一種強制力。

通過上述三種分析,基本上可以解決減肥中美食的誘惑和自制力不足的問題。當然,減肥還需要積極的行動和持續的堅持。

減肥很難麼?知道這幾個行為經濟學知識,減肥so easy!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加關注哦,六便士財經分享,分享專業的財經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