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很难么?知道这几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减肥so easy!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在行为经济学有突出贡献的理查德·泰勒,

他提出很多在主流经济学以外的思想,如禀赋效应,人们常常会“敝帚自珍”,认为拥有的物品价值大于未拥有之前的价值,换句话说,损失带给人的痛苦要大于得到相同价值带来的快乐;心理账户,人们的总资产不是简单的将各项加总,而是无意识的将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并且不同的账户之间没有不具有可替代性,我们经常会把用来买礼物的钱和日常消费的钱区分开来。理查德·泰勒还提出了“助推”思想,可以在不增加成本(或成本很小)的情况下,让人们做出更有益的选择。本文将理查德·泰勒的这些思想应用到减肥过程中,使减肥更有效。

减肥很难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如果减肥很容易,社会上就不会有这么多关于减肥的讨论了。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减肥成功的人或者是减肥教练,得到的回答通常是简单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说只要“迈开腿”消耗的热量大于“管住嘴”吸收的热量,体重自然会下降。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减肥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禁不住诱惑和懒惰两大心理状态。

减肥很难么?知道这几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减肥so easy!

今天我们用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减肥过程中的两大拦路虎:诱惑、懒惰。


一、食物不同的摆放方式,影响我们的选择。

在康奈尔大学关于健康食品选择的研究中发现,商店中食品的摆放方式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者将垃圾食品放在显眼的位置和放在难以取到的货架上,食品的销量差别很大;把健康食品放在方便拿到的位置,消费者将更容易购买。结合上述案例,宜家将商场设计成“迷宫式”、将啤酒和尿不湿摆放在一起,同样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仅仅是改变商品的摆放方式,就可以使得结果产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我们从哪个方向“推”。

减肥很难么?知道这几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减肥so easy!

应用到我们的减肥中,我们应当主动降低受诱惑的机会,在消费时尽量选择热量低的食物;将垃圾食品放在难以获取的地方;拒绝外出聚餐的活动等。这样可以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改善饮食习惯。

二、邀请第三方帮助我们增加自制力

在经济学中,我们都是损失厌恶型的。据统计,丢失钱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情绪,需要捡到两倍的钱才能弥补。利用这种心理,经济学家约翰和迪恩设计了一项减肥计划,两人约定9月内每人要减去30磅,如达不到减肥效果,将另外一个人支付1万美元。这项减肥计划很有效,为了不损失这1万美元,两人都成功的减肥。因为在减肥中,我们通常在具体行动中会偏离原先的计划,经济学家约翰和迪恩的减肥计划增加了一种外在的强制力,为避免损失增加了减肥中的自制力。

当然,这个计划实施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外在的增加的自制力必须有效,即必须在计划失败时强制性的拿走惩罚款。

减肥很难么?知道这几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减肥so easy!

三、心理账户,增加损失的频率

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是说,在计算资产时,不是简单的将各项资产加总,而是无意识的将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比如相同的工资和年终奖,我们经常会区别对待,认为工资是辛苦挣来的,而把年终奖算作额外的奖励。当然,在消费时年终奖通常比工资用的更快,我们可能会用年终奖买一台新电脑,但只会将工资储蓄起来。

由于不同心理账户的资金是不能简单相加的,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称之为“得与失的构架”。赚得两次1万元多带来的快乐大于一次赚得2万元的快乐;同样,两次损失1万元带来的痛苦也大于一次损失2万元的痛苦。所以,制定减肥的惩罚措施时,应尽量增加惩罚的频率,这样会对损失厌恶型的减肥者增加一种强制力。

通过上述三种分析,基本上可以解决减肥中美食的诱惑和自制力不足的问题。当然,减肥还需要积极的行动和持续的坚持。

减肥很难么?知道这几个行为经济学知识,减肥so easy!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加关注哦,六便士财经分享,分享专业的财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