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一位“懶人”詩人,存世詩作只有兩首,卻都是千古名篇

唐代是詩歌的國度,近三百年的歷史,湧現了無數詩人,唐代有記載的詩人就不下於兩千餘名,其中有的人名垂千古,詩篇萬千,被後人所敬仰,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但是其中也有個別人,雖然名不經傳,寫的詩也就那麼幾首,但是,卻都是千古名篇。

中國歷史上一位“懶人”詩人,存世詩作只有兩首,卻都是千古名篇

今天小編和大家說的這位,僅僅有兩首詩流傳了下來,記錄在《全唐詩》中,但是都是千古名篇,其中一首更是讓同時期的文人墨客黯然失色,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都猜到了,他就是張若虛。

張若虛,唐代詩人,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僅存二首,《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閨夢還》,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下面筆者就和大家來看看到底是怎麼的兩首詩。

原文:

《代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豔,心寄管絃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中國歷史上一位“懶人”詩人,存世詩作只有兩首,卻都是千古名篇

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長律閨怨詩,共12句,全詩描寫了思婦一天內心境的變化,以景抒情,表達對邊塞之人的相思離愁,由試衫、開鏡、妝洗、入夢、掩扉等動作描寫描寫和心理活動,表達出來孤寂冷清的畫面。

詩人首句點題,為戍守關塞,年輕的丈夫與妻子離別了,場景是悽清動人的,但作者僅僅是一筆帶過,給讀者以無窮的想象空間。

上面四句借對外物描寫,來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筆鋒一轉,又轉到了女主人公本人,她幻想著丈夫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來,於是盛裝打扮,等待著遙遠的離人。

而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該回來的人卻還沒有回來,夜漸漸深了,她進入了夢鄉,但她卻陷入了“惟夢閒人不夢君”的新的苦惱中。

最後她醒了,重重的長嘆一聲,在寂靜的夜裡,這一聲長嘆竟是回聲重重,在重重的回聲中,她無奈的再次把大門關上了,但此時卻已經輾轉反側很難再入睡。

而且,作者多用側面烘托的手法,藉助帶有感情色彩的事物來抒情,另外,這首詩對於人物心理描寫的方式又可稱得起是別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繪心境,可句句寫的都是心境。

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檯。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中國歷史上一位“懶人”詩人,存世詩作只有兩首,卻都是千古名篇

賞析:

首先,此詩題目,以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

而且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這首詩也讓許多的名人大家讚不絕口,比如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清末學者王闓運謂之“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