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癖好”是病!

自從南風窗的《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兒三年,揭開這位總裁父親的“畫皮”》爆出後,圍繞“鮑毓明性侵養女案”所展開的相關報道,很快便刷爆全網。

有些“癖好”是病!

文內所講述的內容,超出常人接受範圍,刷新了道德下限。讓人看得不寒而慄,寒毛直豎。一想到受害人還是一個孩子,就要遭受如此“酷刑”,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我記得在去年,在我生活的地方發生過一起幼兒園男老師猥褻男童事件,雖然當事人已被法律制裁,但是事件卻讓我這個新晉寶媽增強了“危機意識”。

有些“癖好”是病!

在這裡,我要再次向各位家長強調一種常被冠以“愛”之名的“病”--戀童癖。

戀童癖是一種大部分為男性熟人犯案,一生會多次作案,無特效藥的病。在普通人群中,戀童癖的比例為1%到5%。不要小瞧這個數字,這個比例其實很高,想想100個人裡就有1-5個人是戀童癖,那就說明在我們所認識的同學朋友中,很可能潛伏著若干位!戀童癖主要是男性,女性比較少見,而他們下手的對象一般是10-17歲的兒童,當然也有3歲以下的案例,所以對於未成年過年的孩子,家長都不能小覷。

有些“癖好”是病!

還有一點與人們所想的不一樣,戀童癖受害男女比例為7:3,這點非常重要,請各位父母再牢記,不要因為你的孩子是男孩就輕易讓別人帶,再熟悉的親人都不行。在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中顯示,兒童侵害案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達87%!

他們剛開始會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想方設法的討孩子喜歡,表現的就好像是一個很喜歡孩子的人。等孩子逐漸對他們信任之後,他們就會先使用一些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做身體接觸,假如孩子還沒抗拒,他們便會一步步揭開面皮、露出魔鬼真實的面目。

有些“癖好”是病!

瞭解了戀童癖之後,相信各位家長會和我一樣有著不安情緒,是的,請時刻保持清醒,其實在這個階段,唯一能幫助到孩子的就是父母,還有提前做好的教育。所以,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後他們就什麼都知道了,有些教育其實是成長必不可少的,它不應該只是在惡性事件發生時才被提起,它應該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中。

有些“癖好”是病!

紀錄片《印度的女兒》2015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總有要學習的部分,家長、孩子、老師、社會都不該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