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雖是本能,卻也需要學習,過來人告訴你需要這三步

很多人將愛視作人的一種本能,但即使是本能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就好比一個運動天分極好的運動員,如果只靠天賦也往往會泯然眾人,愛也是需要學習的。

第一步,從自愛做起

中國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經過千年的薰陶,儒家思想已經烙印在我們的血脈基因當中,影響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自由做好自己,才有資格其影響別人,進而從家庭到國家。

愛雖是本能,卻也需要學習,過來人告訴你需要這三步

愛也是如此,我們只有先將自己愛好,才有資格,更為重要的是有能力去愛別人,試問一個連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都搞不清,又或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卻對另一個人說為了愛可以放棄一切,並要照顧對方一輩子,豈不是很搞笑?也很不負責任。

所以我們只有先珍惜好自己,從與生俱來的天性,到父精母血賜予的身體,再到日常朝九晚五的生活,將這些一一做好,活出生活的一片陽光精彩,才會被別人所珍惜。只可惜很多人往往跳過了這一步,想要直接摘下愛的蘋果,到最後卻痛苦的發現自己已經遍體鱗傷,哀嘆命運不公的同時,又悄悄找了個“老實人”嫁了。

過來人告訴你,自愛之至,進而愛她(他),這是學會愛的第一步。

第二步,理清愛的順序

俗話說得好,人有遠近親疏。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必須學會理清自己愛的順序,前文說過,自愛是學會愛的第一步,那麼理清愛的順序就是愛的第二步。

愛雖是本能,卻也需要學習,過來人告訴你需要這三步

我很難想象一位連父母都沒照顧好的人,會成熟的去愛另外一個人,即使出於一時的衝動,義無反顧或者不計代價,這種愛也是短暫且不穩定的,是不成熟的愛。我們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就要根據遠近親疏的關係來分配自己的精力,首先是至親父母,再之後可能是兄弟姐妹,或者是知交好友,順序切忌不要顛倒,不然你這個人將會讓人看起來恨不協調。

比如父母都已年邁老弱,你卻不花時間多多陪伴,而是整天和所謂的朋友花天酒地,這樣的人正常人都會逐漸遠離,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下,最終留在身邊的將都是有些“渣”的朋友。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對不同的人區別對待,懂得捨棄,懂得放手,不然等到最後你會發現失去了更加寶貴的東西。

只有學會了這點,當你遇到真愛後,才會坦然的面對接下來的誘惑,守得住指的守護的人和感情。

第三步,明白愛是不求回報的

在生活中很多直男癌都喜歡用對一個女生好的方式,試圖獲得對方的傾心,但事實上這種單方面的付出最後的結果往往都很“悽慘”,因此很多直男便開始吐槽如今的女人如何如何物質,但事實上,這類事件本質原因是直男癌們的初心就不對。

愛雖是本能,卻也需要學習,過來人告訴你需要這三步

直男們在付出時是想要獲得回報的,從這點看直男們的行為就並非是偉大的愛情,而更像是一場斤斤計較的生意。所以在戀愛中,如果做不到不求回報,索性就不要輕易付出,先嚐試面對人性,再逐漸嘗試提高難度,直到可以為了愛不計回報的付出。

以上便是學會如何愛的三個步驟,層層遞進,逐漸升級,千萬不調好高騖遠跳著來。

【關於情感,答案早已深藏於心間,我是問心一箋】

作者:問心一箋

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