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昏君该做的事


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昏君该做的事


武则天在位15年之后,又把帝位让给了自己第一个当皇帝的儿子,中宗李显。武则天死后,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她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所以立了个无字碑,意思就是我不评价自己了,你们大家看着办。不管怎么说,这皇位最后还是回到了李家的手中。

或许,唐朝有造反的基因?

李显二次登基之后,由于自己的懦弱和韦后的强势,李显的权利也慢慢的落入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手中,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而安乐公主也在大肆违法卖官鬻爵。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 ,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韦后临朝称制。

没等韦后站稳脚跟,一直静观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联合起来,起兵造了反,夜袭皇宫,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韦氏核心集团人物也陆续被杀,并在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次日,李隆基让自己的父亲睿宗李旦重登皇位,李隆基自然而然的被封为了太子。

李旦重登皇位之后,太平公主觉得自己拥立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同时,她又觉得自己的侄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也不傻,你不想让我当太子,我就干脆要你的命。李隆基和自己姑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李旦一看这势头不对,先是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后来,李旦在心里说你俩玩去吧,谁赢谁说了算。干脆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直接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后定庙号为玄宗,清朝时为了避讳康熙玄烨,改称唐明皇。

太平公主这边在谋划着怎么干掉李隆基,李隆基也在谋划着怎么干掉太平公主。相比之下,还是李隆基更厉害一点,他先动手了,首先诛杀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党羽,把她逼得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后,太平公主大概觉得自己是李隆基的姑姑,毕竟要看亲情的,于是从佛寺返回。太平公主猜对了一半,自己的哥哥,太上皇李旦念及亲情,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不过,李隆基估计是知道斩草要除根这个道理,拒绝了自己的父亲,最终把自己的姑姑赐死家中。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昏君该做的事


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

李隆基大权在握之后,有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决定得做点大事情。他看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想让他来当丞相。你要放到现在,谁找你当国家总理,你还不得美的屁颠屁颠去啊,但是古代文人不一样,总是要矜持一点才显得自己有本事。于是,姚崇说,你要当我当丞相可以,那你得听我的,我说了你听,我就干,我说了你要不听,那我就不去干。李隆基想,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不成的了傻子了么。于是李隆基给姚崇说,你先说说,我看看你说的对不对,你要说的对,我就听,你要说的不对,我就不听。

姚崇于是就开说了,洋洋洒洒的说了十条,主要是废苛法、行仁政;止战事、养生息;宦官不能干政;皇亲不得任高管;宠臣犯法,依法治罪;改革税收,停收杂税;禁止建造寺观宫殿;对臣下要有礼貌;要允许大臣实话实说;禁止外戚干政。

李隆基一听就乐了,你说的不就是丞相应该说的嘛!那还说什么呀?明天就来上班吧。从姚崇开始,李隆基又陆续任用了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精简机构,裁撤了很多武则天以来的无用官职,提高效率,节省支出;确立严格考核制度,整顿吏治;重新将谏官和史官纳入宰相会议参与者,监督朝政;重视县令的任免,亲自考核他们。李隆基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所以,李隆基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昏君该做的事


除此之外,他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兴文治,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好皇帝该干的事情他全都干了。

有一年,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这事让李隆基知道了,李隆基就带人去地里实际察看灾情,结果到地里,发现铺天盖地的都是蝗虫,打都没法打,李隆基干脆直接抓了一个活的蝗虫扔到嘴里嘎嘣嘎嘣的给嚼嚼吃了,说:“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这场蝗灾发的挺大,但是由于朝廷的重视,最终给它解决了,没有带来大的次生灾害。

所以,在李隆基的前半生里,他是一个好皇帝,做了所有好皇帝该做的事,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杜甫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个小城市都能有一万多户,证明城市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了,城市化的程度可以代表居民的富裕程度。从此,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后半生做了所有昏君该做的事

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他开始喜欢人对他阿谀奉承,不喜欢听实话了起来。这个时候,李林甫上位当了丞相,李林甫善于捉摸李隆基的心意,表面和善,言语动听,却喜欢在暗中阴谋陷害他人。李林甫上任之后,采用各种手段排除异己,独断专权,世人都称他是“口有蜜,腹有剑”,唐朝的吏治从此开始了乌烟瘴气时代。

李隆基沉迷女色,先是沉迷武惠妃,武惠妃病死之后,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直到有一天听人说自己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她招来宫中,一看果然漂亮!于是便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恰逢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

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昏君该做的事


李隆基特别喜欢杨玉环,为了能讨她的欢心,专门组织了七百多人的队伍来给她做衣服;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来给她送荔枝;长居华清池,不理政事。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 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特别是她的族兄,杨国忠,更是平步青云,最后做上了唐朝宰相,继李林甫之后,又一位一手遮天的权臣。

李隆基好大喜功,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边镇的将领们一看李隆基如此好战,勾起了他们贪功求官的欲望,他们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以便在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由此导致了唐朝与吐蕃、唐朝与南诏的大战,导致唐朝战损高达二十多万。而李隆基对此并没有得到教训,反而屡屡对这些将领加官进爵,这其中有一个边镇节度使,是个胡人,叫做安禄山。安禄山既能打仗,又能揣摩李隆基的心意,专门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铦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由于安禄山深得李隆基的信任,便身兼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随后趁着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从此开始,唐朝由此走向衰败。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这个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该做的事,后半生又做了所有昏君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