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昏君該做的事


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昏君該做的事


武則天在位15年之後,又把帝位讓給了自己第一個當皇帝的兒子,中宗李顯。武則天死後,給自己立了一塊無字碑,她知道自己是一個有爭議的人,所以立了個無字碑,意思就是我不評價自己了,你們大家看著辦。不管怎麼說,這皇位最後還是回到了李家的手中。

或許,唐朝有造反的基因?

李顯二次登基之後,由於自己的懦弱和韋后的強勢,李顯的權利也慢慢的落入了韋后和安樂公主的手中,韋皇后效仿原來武則天的做法,讓自己的兄長韋溫掌握大權,而安樂公主也在大肆違法賣官鬻爵。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和李裹兒合謀下毒暴斃身亡 ,中宗幼子溫王重茂被立為帝,韋后臨朝稱制。

沒等韋后站穩腳跟,一直靜觀其變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聯合起來,起兵造了反,夜襲皇宮,韋后逃入飛騎營反被斬首,韋氏核心集團人物也陸續被殺,並在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凡身高高於馬鞭的男性皆處死。次日,李隆基讓自己的父親睿宗李旦重登皇位,李隆基自然而然的被封為了太子。

李旦重登皇位之後,太平公主覺得自己擁立有功,經常干預政事。同時,她又覺得自己的侄子李隆基精明能幹,妨礙自己參政,總想另易太子。李隆基也不傻,你不想讓我當太子,我就乾脆要你的命。李隆基和自己姑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李旦一看這勢頭不對,先是頒下詔書,命太子監國。後來,李旦在心裡說你倆玩去吧,誰贏誰說了算。乾脆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直接把帝位讓給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後定廟號為玄宗,清朝時為了避諱康熙玄燁,改稱唐明皇。

太平公主這邊在謀劃著怎麼幹掉李隆基,李隆基也在謀劃著怎麼幹掉太平公主。相比之下,還是李隆基更厲害一點,他先動手了,首先誅殺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黨羽,把她逼得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後,太平公主大概覺得自己是李隆基的姑姑,畢竟要看親情的,於是從佛寺返回。太平公主猜對了一半,自己的哥哥,太上皇李旦念及親情,出面請李隆基恕其死罪。不過,李隆基估計是知道斬草要除根這個道理,拒絕了自己的父親,最終把自己的姑姑賜死家中。自此以後,唐玄宗終於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這一年,李隆基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昏君該做的事


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

李隆基大權在握之後,有了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決定得做點大事情。他看中了多謀善斷的姚崇,想讓他來當丞相。你要放到現在,誰找你當國家總理,你還不得美的屁顛屁顛去啊,但是古代文人不一樣,總是要矜持一點才顯得自己有本事。於是,姚崇說,你要當我當丞相可以,那你得聽我的,我說了你聽,我就幹,我說了你要不聽,那我就不去幹。李隆基想,你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我不成的了傻子了麼。於是李隆基給姚崇說,你先說說,我看看你說的對不對,你要說的對,我就聽,你要說的不對,我就不聽。

姚崇於是就開說了,洋洋灑灑的說了十條,主要是廢苛法、行仁政;止戰事、養生息;宦官不能幹政;皇親不得任高管;寵臣犯法,依法治罪;改革稅收,停收雜稅;禁止建造寺觀宮殿;對臣下要有禮貌;要允許大臣實話實說;禁止外戚干政。

李隆基一聽就樂了,你說的不就是丞相應該說的嘛!那還說什麼呀?明天就來上班吧。從姚崇開始,李隆基又陸續任用了宋璟、張說、張九齡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精簡機構,裁撤了很多武則天以來的無用官職,提高效率,節省支出;確立嚴格考核制度,整頓吏治;重新將諫官和史官納入宰相會議參與者,監督朝政;重視縣令的任免,親自考核他們。李隆基認為郡縣的官員是國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國家形象。所以,李隆基經常對縣官親自出題考核他們,確切地瞭解這些縣官是不是真正地稱職。如果考試優秀,可以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實,也會馬上遭到罷黜。

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昏君該做的事


除此之外,他發展生產、限制佛教、實行募兵制、大興文治,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辦事幹練果斷,好皇帝該乾的事情他全都幹了。

有一年,黃河的南北地區都發生了嚴重蝗災,對莊稼的破壞異常嚴重。這事讓李隆基知道了,李隆基就帶人去地裡實際察看災情,結果到地裡,發現鋪天蓋地的都是蝗蟲,打都沒法打,李隆基幹脆直接抓了一個活的蝗蟲扔到嘴裡嘎嘣嘎嘣的給嚼嚼吃了,說:“爾食朕百姓五穀,如食朕之肺腑。”這場蝗災發的挺大,但是由於朝廷的重視,最終給它解決了,沒有帶來大的次生災害。

所以,在李隆基的前半生裡,他是一個好皇帝,做了所有好皇帝該做的事,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經濟繁榮。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一個小城市都能有一萬多戶,證明城市化程度是比較高的了,城市化的程度可以代表居民的富裕程度。從此,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併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後半生做了所有昏君該做的事

開創了盛世之後,李隆基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於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了。他開始喜歡人對他阿諛奉承,不喜歡聽實話了起來。這個時候,李林甫上位當了丞相,李林甫善於捉摸李隆基的心意,表面和善,言語動聽,卻喜歡在暗中陰謀陷害他人。李林甫上任之後,採用各種手段排除異己,獨斷專權,世人都稱他是“口有蜜,腹有劍”,唐朝的吏治從此開始了烏煙瘴氣時代。

李隆基沉迷女色,先是沉迷武惠妃,武惠妃病死之後,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後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直到有一天聽人說自己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豔麗無雙,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她招來宮中,一看果然漂亮!於是便不顧什麼禮節,就將她招進宮裡,恰逢楊玉環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

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昏君該做的事


李隆基特別喜歡楊玉環,為了能討她的歡心,專門組織了七百多人的隊伍來給她做衣服;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來給她送荔枝;長居華清池,不理政事。楊貴妃的姐姐們也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 其他的兄長也有封賞,做了朝中的高官。特別是她的族兄,楊國忠,更是平步青雲,最後做上了唐朝宰相,繼李林甫之後,又一位一手遮天的權臣。

李隆基好大喜功,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邊鎮的將領們一看李隆基如此好戰,勾起了他們貪功求官的慾望,他們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以便在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由此導致了唐朝與吐蕃、唐朝與南詔的大戰,導致唐朝戰損高達二十多萬。而李隆基對此並沒有得到教訓,反而屢屢對這些將領加官進爵,這其中有一個邊鎮節度使,是個胡人,叫做安祿山。安祿山既能打仗,又能揣摩李隆基的心意,專門請求當了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都先拜望楊貴妃,唐玄宗覺得奇怪就問原因,安祿山回答說:"臣是胡人,胡人把母親放在前頭而把父親放在後頭。"唐玄宗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命令楊銛以下的楊家兄妹們一起同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由於安祿山深得李隆基的信任,便身兼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隨後趁著唐朝內部政治腐敗兵力空虛之際,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安史之亂從此開始,唐朝由此走向衰敗。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他在位的後期,沉湎酒色,荒淫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轉衰。所以說,這個皇帝前半生做了所有明君該做的事,後半生又做了所有昏君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