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寶貝的期望值,拔高對未來的期望值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很多家庭開始優生優育。爺爺奶奶輩那樣生三四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現在每個家庭都是一個,或者二個小寶貝。

每個小寶貝的降生,對家庭來說,都是很欣喜的事情。但是隨之而來的養育問題,又成了各位爸爸媽媽頭疼的問題。

降低對寶貝的期望值,拔高對未來的期望值

這小傢伙來到這世間,沒帶說明書,餓了就哭,尿了也哭,不開心了也哭,ta們表達的方式就只會哭。作為父母,對於這樣動不動就哭的情況,很容易崩潰。

在我大寶出生以後,我初為人父,對養育嬰兒這塊可以說是二眼一抹黑,啥都不懂。好在現在網絡發達,很多育兒理論跟育兒知識都可以在互聯網平臺找到,而且很多APP也做得很好。但是,理論要結合實踐。實踐要落到實際上去,問題就來了,每個小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性格,他們的膚色,他們的一切都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理論實踐起來,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但是好在,人作為靈長類動物,學習能力是特別強的。通過慢慢的學習摸索,也學到了很多。同時也開始覺得,照顧小寶寶固然重要,可照顧小寶貝的父母們,怎麼調節自己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耐心被小傢伙消耗殆盡,然後變得煩躁易怒。煩躁易怒的父母,反過來又不能好好照顧小傢伙,容易變成惡性循環。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作為父母,需要快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畢竟小寶貝對於你生氣這件事是理解不了的。他理解不了你的煩躁,無法做出有效的回應。

父母怎麼快速調節自己的心態呢?按我的經驗就是給小寶貝設一個很低的期望值。把標準定低點,於是他愛哭,愛鬧,不聽話,愛折騰,都會被接受。有句話叫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這小傢伙哭了,你就想,小傢伙本來就愛哭啊,小寶貝哪有不愛哭的。如果小傢伙鬧騰著不睡覺,你就想,小寶寶嘛,精力太旺盛了,那就再玩會吧。總之,你要把小傢伙所有不按你意願的行為做出合理的解釋。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掌控欲。在封建時代,為什麼那麼多人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去爭一爭那九五之尊的位子?因為那位子代表著絕對的權力與掌控力。

但是小寶寶可不在你掌控的範圍內了,他們只會遵循本能,餓了找吃的,沒吃的就大聲哭鬧。你覺得小寶寶應該乖乖的,他們不。你覺得小寶寶醒了就得自己玩自己的,不哭鬧,他們不。

跟你預想的不一樣,你就會覺得為難。

比如我家大寶,每天一到晚上九點,就開始扯著嗓子哭,能哭到接不上氣的那種哭。開始我們還以為是餓了,吃了奶,還是哭。以為是尿了,拉臭臭了,換了尿褲還是哭。我們覺得可能是腸絞痛了,可是飛機抱還是哭。

這時候我們就在說,在想:別人家的孩子沒有這樣子哭的呀!為什麼我家寶寶這麼鬧的呢?別人家的孩子很乖的呀,為什麼我家的就沒那麼乖呢?

這是不是很像別人家的孩子的嬰兒版?別人家的總是比自己的好。這無形中父母就給自己寶寶樹了個很高的期望值。若是自家寶寶達標了,做父母的覺得這是達到了平均線。若是自己寶寶沒做到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乖,做父母的就開始懷疑自家的寶寶是不是不夠乖。

這就是期望值定的太高了,達不到就開始糾結。那把期望值定低點,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小傢伙最難纏的一面,你會發現自己又有動力了。

父母調節心態,除了降低對寶寶的期望值,還可以拉高對寶寶未來的期望值。

在我大寶剛剛出生的時候,她還只能抱著,頭抬不起來,這樣橫抱著特別費勁。這時候我就在想:堅持一下,等她三個月能抬頭了就好了。等到了三個月,可以豎著抱了,可是抱著還是很累,於是我又想:堅持一下,等她七個月能坐起來就能自己玩了。然後七個月又開始盼走路,走路後又開始盼著到年齡讀幼兒園......

這就是調節父母心態很重要的方法:想想未來好的一幕,拉高寶寶未來的期望值。希望最能給人力量。

未來這詞,代表著很多的未知性。但是再多的未知也是從當下出發的。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用來形容人也是一樣的。

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會經歷嬰兒這個階段,每位父母都是從小小的一個變成現在的父母的。在人類最初始的階段,吃的好不好,可能會影響她以後的身體體質。精神狀態好不好,可能會影響寶寶未來的行為性格。這都是有關聯的。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有一番作為,在嬰兒時代,就要給足充分的耐心,將她養育好。

養育孩子其實是一個很純粹的事情。餓了就給吃的,哭了就抱起來哄一鬨。但是這樣純粹的事情很多父母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心態崩了。所以調節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