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調查記者給出的13條採訪建議

資深調查記者給出的13條採訪建議

實務

採訪|調查報道

作者:Brenna Daldorph

“採訪需要技巧,也要碰一點兒運氣。有時候要很多運氣,”美國公共廣播(NPR)調查記者 Cheryl W. Thompson 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這樣分享道,“不過更重要的,還是要在正確的時間提出正確的問題。”

而這一切都是需要花時間準備的。

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Thompson 和另一位講者、CNBC 資深調查報道製作人 Scott Zamost 分享了他們是如何能夠出色地完成那些艱鉅的採訪任務。

資深調查記者給出的13條採訪建議

2019年9月26日,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在德國漢堡舉行

建立採訪策略

“這就意味著每一次的採訪你都要做到有備而來,”Thompson 說:“意思就是說,你需要明白你的受訪人在回答你談話的時候有什麼顧慮,而你又應該怎麼打消這些顧慮。當受訪者詢問你報道是關於什麼的時候,你需要實話實說,不要為了調查而給出模糊甚至虛假的答案。”

成為相關問題的專家

在2018年,Thompson 發表了一篇調查報道,是關於一宗發生在1970年美國華盛頓、至今尚未破案的兇殺案,受害人是六名黑人少女。

“在採訪任何人以前,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我可能地去了解那起案件,以及那六名少女中的每一個人。”Thompson 說。她閱讀當時的新聞報道、目擊者的證詞,甚至打給線人以獲取背景信息。

一切我認為我能做的我都做了

,直到我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準備好去見那些遇害者的家人、並請求他們重揭舊傷疤,來完成這些艱難的採訪為止。”她說。“為了寫出好報道,我必須要問到切中要點並且令人痛苦的問題,瞭解到關於謀殺案的所有細節。”

資深調查記者給出的13條採訪建議

Thompson報道的1970年兇殺案

提前起草你的提問,並將問題寫下來

“因為你很可能有很多問題要問。一邊聽受訪者回答、一邊構思下個問題是很難的。”Thompson 說。“將問題寫下來能夠幫助你能夠全神貫注地去聽受訪者給出的回答,而不至於在中途因為分心而忽略重要的信息。”

不要把最難答的問題放在第一個

即便如此,“如果你只有一次提問的機會的話,那你還是需要問什麼就問什麼吧。”

堅持不懈

拒絕對於我來說毫無意義,我反正會改天再來的。”Thompson 說。

保持禮貌與尊重

Zamost 給出建議:“比如你可以說,‘我只是認真地想講一個完整的故事。’”

該沉默時就沉默

“Bob Woodward(揭穿水門事件醜聞的兩名《華盛頓郵報》記者之一)有一句口頭禪,‘沉默能逼出真相。’” Thompson 說。

“沒有人喜歡尷尬的沉默。”,你的受訪者會傾向一直說下去。

資深調查記者給出的13條採訪建議

水門事件報道者Bob Woodward和Carl Bernstein

問開放性問題

“比如提出‘說說那天發生了什麼……’、‘告訴我那人怎麼樣……’這樣的問題。”Thompson 說。“要想打開你與受訪者的對話,這是很好的方法。”

確保你的提問指向清晰

“曖昧的提問只能得到曖昧的回答。”Thompson 說。

裝傻是有用的

“人們總是樂於向你展示他們有多聰明的。”Thompson 說:“如果你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人們會非常情願地將他們所知道的告訴你。”

對你的採訪對象保持誠實

“人們是可以感受得到的,”Thompson說:“你必須要保持真誠。”

讓你的採訪對象把話說完

“並記得問他們有沒有想補充,或者忘了告訴你的事情。”Thompson 說。

記下清晰的筆記,使用錄音筆並在採訪結束後立即轉寫

“隨著時間流逝,你會忘掉很多東西,”Thompson說。“如果你的筆記記得像我一樣糟糕,一個星期後你保證一個字都讀不懂了。”

(本文轉載自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gijn.org/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