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二年級,每天讓他學習兩小時以內,然後都在玩!這樣好嗎?

帝國之花008


學習兩小時,是怎麼個學法?都在玩,是怎麼個玩法?作為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學”和“怎麼玩”,正確地處理好學和玩之間的關係,也是一門藝術。

1

孩子二年級了,是應該教一教他如何學習。孩子的專注力維持時間比較短,大概在15分鐘左右,孩子的形象思維佔主要優勢,這時讓孩子學習,以興趣為主、感性認識為輔。比如教孩子學習2✖️3=?,直接背口訣會導致他只知道口訣,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可以創設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爸爸到麵包店買了3個麵包,每個麵包2元,爸爸一共花了多少錢?擺出學具,讓孩子“看見”麵包,這“麵包”可以是3本書、3支筆、3個橡皮擦。這時孩子就會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列出算式:2+2+2=6,家長可以引導孩子:3個2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比較方便……以上只是舉例子,孩子的學習不是機械的學習,需要層層引導,增加興趣,提供感性認識,提高孩子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習效率。如果孩子有興趣,可以繼續,不能以“學習兩小時”為標準。

2

孩子怎麼玩才能更好地玩呢?我曾讀過繪本《我是考古學家》給孩子,孩子非常感興趣,問了許多問題。於是我抓住孩子的這股勁,在網上買了一套考古小套裝,是金字塔的考古套裝,有點迷你型,考古學家所用的工具一一俱全。孩子很興奮,模仿書上考古學家的方法進行考古,經過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考出了“人面獅身像”。題主說“然後都在玩”,關鍵看怎麼玩,每一次玩孩子都收穫了什麼,父母如何用心經營孩子的玩,這都尤為重要。

生活無小事,處處是教育。

父母多用心,孩子就有多幸福。


亮晶晶的貝殼


小孩應該快樂生活才能在發育時期更好地成長,如果讓他們學習過長不利小孩成長,只有讓他們玩好,給他們適當的學習時間,他們才能用,心地學習。


囍283842386


第一種情況的“讓孩子學習兩個小時以內”,是指孩子每天的全部學習時間,包括校內和校外。那麼,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個兩個小時雖然夠用,但真的不多。

第二種情況的“兩個小時”,是指每天孩子除了校內上學時間以外的校外課餘時間。這個“每天讓孩子學兩個小時以內”,對於二年級的小孩來說,筆者以為就有點太多了。當然,這要因人而異,其實對小孩子來說,玩的過程往往也是學習的過程,孩子的許多知識都是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會的。記得我女兒在上小學的時候,幾乎很少回家寫作業,問她都說在學校就寫完了,回家頂多就是讓我幫她聽寫下生字,檢查下背課文。每天放學後,除了玩幾乎都是在學她感興趣的課外知識。那時,她讓我幫她報了很多校外興趣班,有手風琴、有書法、有繪畫、有聲樂、還有舞蹈,這些都是她自己要求的。我的感覺,對小時候的她來說,學這些東西好像就是在玩呢!而且,當時她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排在前面的。

因此,我覺得,對於二年級的小孩來說,不在於孩子每天學習時間的長短,重要的是要培養他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