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突破成長的壁壘,做好邊界控制

初中生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突破成長的壁壘,做好邊界控制

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很多家長經常非常焦慮,原因是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了。“孩子到了叛逆期”、“孩子有了逆反心理”是初中階段家長之間溝通交流中的高頻關鍵詞,很多老師也認可這樣說法。

如果你和孩子們溝通這個問題,也許他們會很反感地對你說:你才叛逆,你才逆反,你全家叛逆,你全家逆反。

其實孩子們說的對,所謂的叛逆和逆反家長們都是一種不平等、不尊重的心態和表述。在孩子成長到11-13歲這個階段,他們通過社交和互聯網非常迅速地吸收各種信息和知識,形成自己對世界初步的認知和判斷。很多家長習慣性地用自己過去成長的經驗和閱歷對孩子的行為和認知做判定,要知道現在孩子成長的速度和接觸的信息量遠超過家長當年,家長們的老經驗大多數都已經過時了。

溫室大棚內的小樹苗,人們認為它3年後高度不會超過3米,棚頂就修建3米高。結果2年半它就長到3米了,怎麼辦?它要成長,要麼突破大棚頂部繼續成長,要麼被壓制變形。你希望它如何成長?

初中生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突破成長的壁壘,做好邊界控制

在孩子的初中階段,孩子身體和智力飛速發展,孩子對兩性、社交、社會的認知通過互聯網爆炸式的增長,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這是所有人成長的必經階段。父母們在這個年齡階段基本都忙於事業並面臨生活較大壓力,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預期遠跟不上孩子成長的節奏,在孩子們表現出超過家長認知的思想和行為的時候,家長對自己認可的部分會覺得是驚喜,不認可的就判定為叛逆、逆反。其實,很多時候是孩子們的成長就像大棚裡的樹苗一樣,提前觸碰了父母溫室般的屋頂,他們要成長就只能突破壁壘,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和父母對抗。其實,家長們需要打開天窗,主動給予引導,孩子們會成長得更讓父母驚喜的。

參天大樹在幼苗的時候被壓制容易歪斜,如果出現過多枝叉橫向生長也很難長得太高,修理枝叉也是需要的。孩子們在初中階段身心高速成長的時候,家長也要明確地告訴他們行為和規範的底線和最原則的要求,這樣的邊界必須要有,並且要非常明確。

逆反心理只在孩子們身上有體現麼?家長們的在面對領導或上級的各種指示和安排的時候,是否也有會有這樣的情緒和心理?只是家長們更成熟,把一切掩飾得更好,沒有那麼明顯的表現出來罷了。老師們也請注意,不用輕易的使用這些詞語,家長和孩子們對老師的評價是非常在意的。

初中生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突破成長的壁壘,做好邊界控制

家長們在孩子初中階段需要更多地關心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在幫助他們迅速的突破成長壁壘的同時,要讓孩子們知道底線和邊界,這樣孩子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們也省心、開心,家庭會更和諧。

叛逆、逆反這樣的詞語用在孩子身上,更像貶義詞和負面標籤,不提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