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中小微企業體現國企擔當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熱點丨國開行:通過轉貸款方式 加大對受困中小微民營企業扶持力度。新京報“我們視頻”。

據報道,疫情之下,中央、北京市國有企業聯手為在京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為上萬家企業主積蓄復工復產“新動能”。北京市國資委主任張貴林介紹,截至目前,36家市管企業計劃減免租金金額合計約9.8億元,涉及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2.36萬餘家。據國務院國資委初步統計,一季度該委監管的中央企業駐京單位累計為北京市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2.9億元,緩收房租2.5億元。

央企及北京國企對在京中小微企業的一系列幫扶數據,其實是貫徹此前北京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16條”以及新“9條”的最新成果。這樣的“減負輸血”,可以讓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局面得以緩解,支持其將寶貴資金用於生產、銷售、人員工資等核心環節,以更快渡過難關。

揆諸其他地方,上海等地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通過國企讓利賦能,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但需看到,京滬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措施在全國並不是普遍做法。基於這一舉措對中小微企業以及“六保”、“六穩”的價值,有條件的地方不妨對此加以效仿跟進。

應當看到,目前全國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有序加速,但橫向來看,國企央企復工速度較快。財政部4月2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當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環比增長48.4%,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8%。但對中小微企業來說,不僅復工率不高,最大的考驗還在於資金,資金鍊緊張,就會導致復工復產難。也因此,各方對中小微企業採取減免房租在內的幫扶舉措關係重大。

從北京與上海等地的做法來看,各地在相關政策制定上也需推動國企向中小微企業伸出援助之手。這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要儘快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由地方國資委牽頭,聯合國企研究當地最需獲得支持的行業領域,準確把脈中小微企業遇到的最大痛點,以此為基礎精準施策。

比如在北京的政策中,相關國企將4類生活性服務業納入幫扶措施,這恰是考慮到生活性服務業以中小微企業居多,資金承壓重,因此通過重點支持生活類服務業,減輕中小微企業開支壓力,加速其重現活力。北京前門景區附近的胡大爺涮肉館,因為“房東”中石化北京石油公司將其2月、3月和4月的租金陸續減免,餐館得以存活。這是國企、央企主動幫扶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的典型縮影。

二是幫扶措施要確保快速執行力。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要及時打通國企在“輸血”中小微企業過程中的“盲點”、“堵點”與“難點”,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儘快實現資源對接、配置,及時為中小微企業“止渴”。

在這個過程中,也需注意,大型國企如果與中小微企業在採購貨物、工程、服務等方面存在交易,要及時付清款項,使中小企業儘快回籠資金,復工復產。

去年11月,中國社科院課題組在北京連續第11年發佈《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研究發現,2019年國有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54.6分,較2018年上升3.5分。由此可見,國企央企的社會責任意識在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在持續提升。

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關係千家萬戶切身利益。我們也在此期待,各地國企、央企用足用活國家給予的政策空間,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減免緩繳租金、按時結算各類合作資金、聯合開發經營新項目等幫助,幫助和賦能中小微企業攻堅克難,也為國家經濟復甦做出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