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萬事隨緣,這本是常提起的話語,在人生的道路中,耳熟能詳。緣分一詞,起於佛法。因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的回首,註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便有了古往今來多少痴男怨女的緣分故提。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畫面,老來靜默的下午,陽光透過玻璃窗,折灑在攤開的書上,照著沙發裡蜷縮的你。透過那溫柔的窗,瞳孔陷進陽光裡,你遙遙想去,人世浮沉幾十年,回首紅塵,春歸去,幾縷風華,訴不盡年少時。緣分寥寥,如今老卻,方恨知少。

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許是讀過了太多緣分欺艾的詞句,想起在那最美的年華里,碰見了多少份緣分,無人可知。也許只是青春少不經事時,忽而回首的擦肩一笑,亦或是,長成經事時轟轟烈烈的繾綣糾纏。一句到底,左不過,曲終人散,悲清而已。

提及緣分,忽而想起戲子唱戲。在那亂世之中,唱盡世事悲歡,脊骨風涼。演盡九曲離合,水袖微輒。人說戲子無風骨,伶官能誤國。在我看來,也只是戲子生不逢時,牆倒眾人推,遂了緣分而已。

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現世裡,人皆說,萬事隨緣。可是又有誰人能在時所不逮時,坦然出口一句:“也罷,緣分未到”。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緣分未到,卻強求緣分。緣分來時,卻避之不及。如此反反覆覆的矛盾,就成了人。人的存在,本身,也是種緣分。

你我相遇,相識,相知,到最後分別種種,都不過是緣分在這之中攪攪纏纏,最後化作繞指柔,纏進心扉,終不得脫。

只是,自陷緣分的泥潭,在時光的末尾,又能獲得什麼?

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佛說:緣起即滅,緣生即空。所要告慰世人的,是莫強求。緣分是何?是因果循環,是亙古輪迴。緣分的出生即是緣分的毀滅。若要不生,不滅,不喜,不悲,便要臥一顆雲水禪心,聽一世空山鳥鳴,遠觀紅塵繁華似錦。但這世間,能做到此等份上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我知道,世人皆信緣分,卻無法萬事隨緣,萬事不糾結。在這渾濁的人間,又有幾人能珍視一顆純潔的心靈。超然物外,比之常人,本就是紙筆空談。要想萬事隨緣,首要是萬事隨心。但我們的生活,感情,工作,想要做到萬事隨心,談何容易。

世事悲歡有人聽,離合相通皆隨緣

但,是否萬事隨緣從此與芸芸眾生關係全無呢?話無需講絕。古語有云:“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雖人在鬧市,心卻可處之泰然。做事為人,只需要隨著緣分走,緣分若來,不推就,緣分若走,不強留。

世間感情,亦是如此,既已無緣,何必久戀。分別時,雙方的各自寬慰,所謂的一別兩寬,各自安好。也不過是,緣分抵不過日久,人心輸給了現實。與萬事隨緣背道而馳,這不是隨緣,而是心有糾結假隨緣罷了。

若是感到強求,就將眼光觸及可視之物,可愛之人。萬事心寬,萬事不將就,隨著緣分走,方可步步安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